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160-170(第8/24页)
去登州,不打扰京城官员过年。
他是皇帝他说了算,散了散了,都散了吧。
两位大人对视一眼,知道官家这是要找别人商量,再次表明他们的态度,然後一路火花带闪电的离开。
赵顼扭头,“爹,要喊谁过来?”
“谁都不喊。”官家啧了一声,看刑部和大理寺的反应就知道除非他只喊一个人不然这案子不管喊谁都得吵起来,“登州县衙判处阿云斩刑,知州许遵的意思是免死流放。你看何尚书的奏疏,上面已经给了意见,在县衙的初审和许遵的复审之间取折中判绞刑,但是阿云伤人情有可原,所以建议从轻发落。”
“也就是说,何尚书其实是同意免死流放的。”赵顼点点头,又问道,“所以这案子要怎麽判?”
赵曙拍拍儿子的脑袋,意味深长的说道,“今儿爹就教教你什麽叫皇权高于一切。”
不管刑部和大理寺有没有达成共识,只要他这个皇帝开口,案子就能按照他的意思来判。
判决文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送去登州,速度快的登州州衙都没反应过来。
苏景殊以为京城那边最快最快也得等到明年开工才有空讨论案子,万万没想到年还没过京城的回信就送来了,邮差是一路飞回来的吗?
许遵也没想到京城的消息能那麽快送回来,结果出来的那麽快,想必京城的同僚们没怎麽争执,让他看看复审的结果是什麽样。
再然後,许知州就笑不出来了。
京城复审不同意他的判决,就算认定阿云和韦大的夫妻关系不合法也要判阿云绞刑,官家觉得阿云可怜不忍心处死于是敕贷其死,也就是说阿云可以花钱来免除死刑。
什麽鬼?阿云要是有钱来免除死刑还会被亲叔叔卖给老光棍?官家年纪轻轻怎麽就糊涂了?
县衙的判决简单粗暴,他的判决有理有据,这件案子不需要官家法外开恩也能让阿云免于死刑,判刑的依据他写的清清楚楚,大不了就翻《刑统》一条一条的查,京城凭什麽不认?
不行,这个复审结果他不同意!
苏景殊找过来的时候,许大人正气势汹汹的奋笔疾书,挥笔愣是挥出了大刀的架势,“大人,什麽情况?”
京城那边执意要判阿云死刑还是怎麽?怎麽气成这样?
许遵将文书递过去,咬牙切齿的说道,“案卷上的判决依据写的明明白白,官家这时候弄出来个法外开恩是什麽意思?说我许遵的本事不能服衆,只能靠官家来用皇权压人?”
他堂堂明法科出身的进士受不了这个委屈!
不行!绝对不行!
第164章
*
许知州很生气,他为官多年判过不知道多少案子,从来都是有理有据,任谁来查都找不出毛病,现在可好,官家用皇权帮他判案,这让他的脸往哪儿隔?
他是明法科出身,在朝中立足靠的就是熟练掌握律法,连案子都判不成还要他干什麽?
官家先别急着下定论,这案子还没完。
他今天就把话撂这儿,就算是官家来也得按律法来判。
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让阿云免死流放还要什麽法外开恩敕贷其死?当他在大理寺这麽多年是白干的啊?
许遵咬死了不肯用官家的法外开恩,他在登州任期结束後极有可能回京任职,这时候闹出来法外开恩他还怎麽回大理寺?
不是所有官员都是包青天。
连包拯判案都不敢轻易法外开恩,他一个小小的知州判个案子还得官家亲自开口法外开恩可还行?他以後还要不要当官了?
许大人越说越气,只恨他们现在不在京城没法直接去找官家吵架。
苏景殊看看火气上头力透纸背的许遵,再看看京城加急送回登州的文书,他觉得吧,官家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大过年的见血不吉利,官家想的可能是赶紧结束好过年。
不过看现在这情况,年是过安心了,年後却没法安心。
幸好许大人不在京城,不然官家就难受大发了。
啧,难办。
小小苏大人看完文书後第一反应是就坡下驴,阿云没有钱他们可以凑钱,总之先把命保住。
但是看许大人的态度,他还是太嫩了。
当官要有原则,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法外开恩还要律法干什麽?
官家这样不行。
指指点点.jpg
所以现在怎麽办?大老远的从登州到京城送信吵架?这得吵到猴年马月才能吵出结果?
大人,他们任期内还能等到结案的那天吗?
苏通判有点怀疑,这次邮差的速度快不代表邮差的速度一直这麽快,公文书信一来一回要花上大半个月,再加上京城那边讨论案子的时间,按照一个回合一个月的速度来算,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吵完。
实在不行的话,许大人请个假回京城和官家吵吧。
登州已经稳定下来,之前许大人没上任的时候他自己在登州也没出乱子,他们俩留一个在州衙就行,许大人尽管放心回京城。
“您看公文上写的,刑部何尚书其实是认同您的判决的,只是大理寺和审刑院不同意,他以一敌二这才稍落下风。”苏景殊很认真的分析道,“等您回到京城和何尚书一起引经据典,定能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
登州这边有他足矣,知州大人放心便是。
要是不小心没吵过被关进大牢,他也会写信给京城的亲朋好友让亲朋好友帮忙捞一下。
大人放心飞,有事自己背。
许遵:……
这唯恐天下不乱的语气是认真的吗?
许大人本来火气上头甚至想不过年也要回京找官家要个说法,让这小子这麽一撺掇忽然又没那麽生气了。
天塌下来还有官家顶着,左右现在阿云已经有官家的法外开恩,他过完年再去找官家吵架。
跟谁在京城没有人脉似的。
再然後,小小苏大人就被轰了出去。
苏景殊:摇头.jpg
他又没说错,不用得着这麽气急败坏。
远在京城的官家还不知道即将迎来什麽,不管怎麽说,这个年算是安安稳稳的过去了。
不去想登州会不会有幺蛾子在等着的话,倒也算得上安稳,琢磨登州又藏了什麽坏水儿的话就算了,别说皇帝,刑部大理寺审刑院哪边都不安稳。
这个年过的安稳又不安稳,和不太了解许遵为人的刑部审刑院相比,大理寺过的是尤其不安稳。
人是他们大理寺出去的,他还能不知道那人是什麽德性?
过年没作妖,肯定是等着年後闹一波大的。
大理寺卿彭延年彭大人很是忧心,直到年後开工都没有安下心来,特意去刑部找何尚书说登州有消息立刻到大理寺通知他,生怕登州悄无声息再弄出什麽大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