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90-100(第14/16页)
!”
“纵使灶神发怒,那也该冲着我来,炳烛何必忧虑?”
郭嘉已啃了几口糖瓜,对炳烛的怒火不以为意。
但他低估了厨子对灶神的尊敬,不管他怎么跑,怎么绕道,炳烛都始终跟在他的身后,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半刻钟后,糖瓜不仅黏住了郭嘉的牙根,更黏住了他的脚步——
他跑不动了。
郭嘉的体能着实称不上好,尽管身手敏捷,将炳烛遛得团团转,却远比不上他的耐力。
眼见局势不妙,瞅见炳烛在他身后狞笑,郭嘉当机立断,将剩下的半个糖瓜往后一丢,转身跑向长廊。
他跨过各种障碍物,翻跃围栏,嗖的一下躲到顾至与荀彧的身后,弯腰躲藏。
“郭士子!”
炳烛接住半个糖瓜,看着上面坑坑洼洼的齿痕,气得怒发上翘。
郭嘉从两片云袖中间探头:“好炳烛,你看我啃都啃了,要不就这么算了吧……”
话未说完,郭嘉忽然感到胸前的触感有些不对。
低头一看,云袖之间,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处,十指相扣。
郭嘉:“……”
一口齁实的狗粮,猝不及防地闯入口中,比刚才的糖瓜还要黏腻。
炳烛也停下了怒骂。
因为郭嘉的挤入,原本宽大厚实、遮挡了一切异常的袖子被迫向两侧拉开,露出底下的暗流。
前一刻还怒不可遏的炳烛,因为郭嘉的这一行动,看到了隐隐交握的两只手,顿时红了脸。
不知是被郭嘉气的,还是另有缘故。
顾至青筋直跳,抽出自己的手。
与他交握的那只手并无放开之意,但在察觉到他的去意后,顺从地放手,任他收回。
“奉孝若饿了,屋内还有糕点,何须在灶上取?”
担心顾至窘迫,荀彧率先转身,询问郭嘉。
郭嘉回过神,嗅到了空气中的异常气味,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
“唉,这现成的哪有抢来的好吃。”
眼见炳烛又要发火,郭嘉唯恐天下不乱地补充了一句:
“就好比光明正大的牵手,远没有偷偷牵来得兴奋。”
这句话让炳烛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不敢看家主与顾郎的神色。
然而荀彧神色泰然,没有任何局促之意。
他看向郭嘉:“听闻民间有一句关于祭灶的俗语——糖瓜黏着灶神嘴,不叫灶神妄言。想来这黏嘴的糖瓜不仅对灶神有用,对奉孝也是不可或缺之物?”
郭嘉从这温和之声中听出了几丝警告,在心中摇着头。
他的打趣从来就没惹恼过荀文若,这位好友就像是一座澄净的湖,坦然接受所有,并不会因为他的逗弄而在意。
然而……对外界评价毫不在意的荀文若,却会因为顾及另一人的心情,屡屡向他传达警告,还真让他感慨“儿大不中留”。
瞅着顾至转到一旁的脸,郭嘉见好就收:“还真别说,不愧是供给灶神的糖瓜,真的特别黏。”
黏得他牙齿都快分不开了,这要是再熬成汁,不得把他的嘴黏上?
炳烛上前,将那半个糖瓜塞到郭嘉怀里:
“就该让你吃,把这破嘴黏住才好。”
“黏住谁的破嘴?”
浑厚的男声自拱门后方响起,炳烛神色一变,不安而局促地退到墙角。
郭嘉笑嘻嘻地跨过围栏,来到来人身前:“主公来得正好,这糖瓜黏嘴又齁甜,我着实啃不下去。等祭完灶,还请主公帮着分担一些。”
把难吃的东西献给主公,整个曹营大概也就郭嘉这一份……或许还要加上那边的顾至。
曹操如此腹诽着,倒是没有生气。
他看着郭嘉,故意拉下脸,做出一副不悦的神态:“往日要奉孝分我一口美酒,奉孝怎么也不肯,这黏嘴齁甜的东西倒是第一个想到我了?”
郭嘉没有被曹操的脸色唬住,仍然挂着笑:“哪能啊,这糖瓜虽然黏嘴齁甜,却是灶神最喜欢的糕点。灶神喜欢之物,自然福泽深厚,再怎么黏嘴,也该奉于主公,让主公品尝。”
明知道郭嘉这是在胡说八道,随便描补,曹操仍乐得哈哈大笑:
“那这‘福泽深厚’之物,奉孝要多吃一些。”
曹昂跟在曹操身后,缀着笑意,听着郭嘉与曹操的谈话。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转过回廊,看到回廊下的顾至与荀彧。
未等他颔首致意,曹操亦注意到廊下并肩的两人,不禁感慨:
“顾郎与文若,两人的性子迥然不同,却能和睦相处,倒是让人纳罕。”
想起两人时常同进同出,在一处用食,曹操又补充了一句,
“孤说错了。不止和睦相处,他二人关系甚好,有伯牙、子期之谊。”
郭嘉面色古怪地听着,险些没忍住心中的嘀咕。
岂止是好?这也太“好”了,好得让主公你难以想象。
一股强烈的倾诉欲望即将破土而出,又被郭嘉的理智压下。
罢了。
郭嘉并不想将好友的感情讲给曹操听,然而曹操是何许人,他久经风月,见过千帆,虽然已经接近知天命之年,但眼神还算好使,能看得清几丈之内的情景。
看着廊下的曹操还想感慨几句,倏然,他的目光定在荀彧脸上,脸上的玩笑之意凝固,化作几分惊异。
莫非是风雪太大,他看岔了?
文若看向顾郎的眼神……怎会含着情意?
注意到曹操停留在荀彧面上的目光,顾至不明其中缘由,但在本能的驱使下迈了一步,借着行礼的动作挡住曹操对荀彧的审视。
“主公。”
顾至难得主动朝他行礼,曹操即便惦记着方才的那一幕,也还是笑着压下心头的疑问。
“顾郎近日可好?”
“托主公的福,尚可。”顾至垂着视线,看着地上的皑皑白雪。
自从阅览了竹简上的记载,他对曹操的感观愈加复杂。
即使层层线索表明,荀彧在原著中亡故的主要原因与他自身的心结有关,不全是曹操的缘故,顾至也仍然压制不住心中的恼意。
顾至如此客气的言语行止,反倒让曹操不习惯。
“今日是祭灶之日,我过来不过是求一个热闹,何必多礼。”
曹操走上前,拍去顾至肩上的雪霰,
“听闻文若家仆熬煮的咕咚锅一绝,我姑且厚颜,过来尝尝。”
第100章 宽慰 他只是遵循本心,回应着这片温柔……
曹操心心念念的咕咚锅, 到底没能吃上。
他刚坐到锅炉前,就有仆从急急忙忙地赶来,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