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10-120(第5/15页)
顾至怕他翻动旧账,连忙问出自己刚才一直在意纠结的问题:
“文若莫非身子不适?为何口中会有药草的味道?”
“……”荀彧微顿,“秋日燥热,饮一些青茶降火。”
嗯?
不知想到了什么,顾至正想直起身,去看荀彧的神情,就被一只手按着,紧紧贴着他的颈间,动弹不得。
不等顾至挣扎,那只手已顺势放开。
再看荀彧的神色,也早已恢复如常,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异样。
“阿漻这般行走,怕是会觉得不适,不若我背你离开。”
顾至差点被口水呛了一记,蓦然看向荀彧,反复确认,发现他并不是在玩笑。
若在其他时刻,顾至早已应下,可要让荀彧背着他走过一整条街,让城内所有的人都看到这一幕……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还……还是算了。”顾至直起身,清了清嗓,
“‘因为用了药而好转了许多’,这也在常理之中,我自己走回去便是。”
话虽这么说,顾至心中却有一种古怪的失落感。
他打消了这个奇怪的念头,在药垆领了医工提前备好的药,与荀彧一同离开药舍。
当他们即将抵达住处的时候,对面的巷口走来两个熟悉的人影。前方的那人加快脚步,赶到顾至身边。
“听说我错过了一场好戏?”
郭嘉已换了一身常服,戴着一条崭新的青帻,目光在顾至与荀彧之间来回挪移,像是现代最灵敏的探照灯,捕捉着每一处细小的异动,
“你们在药舍,未免也待的太久了些……”
“前段时间太过疲累,不慎在药舍睡着。”
顾至面不改色地解释,没有丝毫妨碍。不管怎么说,他的这句话也不算完全撒谎,因此解释得格外顺畅。
稍微离得远一些的戏志才亦在此刻走近,关心询问:
“可觉得不适?”
“并无。”顾至转而道,“阿兄与奉孝怎么在此处?”
“我来寻你,正巧遇上郭奉孝。”
郭嘉闻言,不由扬眉:“我也来寻明远。”
屋内的炳烛听到声响,为几人打开院门。
“先进屋坐坐。”察觉到其他方向传来的视线,顾至不想留在外头被人围观,于是顺势提议。
众人进入院落,郭嘉靠到顾至身侧,啧啧称奇:
“你确实也是这里的主人,由你开口相邀,没有任何问题。”
打趣的话刚刚落下,郭嘉忽然感到左边肩膀一沉,仿佛有一只铁锤压在他的肩上,让他举步维艰。
不用想,郭嘉都知道对他落下铁掌的是哪一个人。
他不由僵着背,在心中暗道失策。
在南阳郡的这一年里,他无拘无束地胡诌惯了,竟忘了这里是豫州,有一个不可招惹的大舅兄存在。
“咦,我这个嘴刚刚怎么自己说话了,莫非我在梦中?”
戏志才按着他的肩,眉眼沉冷:“听闻主公‘好梦中杀人’,你可与他一会。”
“……志才兄,你我一年未见,应当更友善一些。”
“我也想友善,怎奈某人的嘴并不想让我友善。”
……
顾至听着耳旁的口角之争,只觉得这一幕既熟悉,又有几分怀念。
炳烛已备好丰盛的接风宴,因着郭嘉与戏志才的到来,他从后堂多搬了两块桌案,摆在前堂的两侧。
不多时,院门响起敲门声。
来的是荀攸,他见郭嘉与戏志才也在,只稍稍一怔,便收了面上的惊讶,抬步进入堂中。
顾至倒是没想到一向离群而居的荀攸会主动登门,不由多看了两眼。
荀彧低声解释:“公达往日忙于公事,时常忘了饮食之事,我便让他每日饭点到我这儿……”
似乎想到了什么,荀彧又补充了一句,
“他虽比我们年长,但论辈分,当是我们的子侄。”
顾至原本并没有多想,直到听到这句解释,他才后知后觉地回神。
像是出于某种直觉,又像是出于某种本能,顾至蓦地看向郭嘉。
郭嘉正提着青铜酒壶,准备斟酒,壶口的酒液却迟迟没有落下。他安然就坐,两耳却仿佛不经意地竖起,在打探两旁的动静。
“……”他就知道。
“这次南阳之行,倒是有一件趣事,正与奉孝有关。”
顾至刻意压低声音,甚是神秘地与荀彧耳语。
他还未说完“趣事”,就听边上传来一声轻咳。
第114章 五人论事 “如此‘奇异之才’,合该进……
见顾至停下耳语, 将视线投向他的所在,郭嘉再次清了清嗓,煞有其事地开口:
“听闻明日, 陛下与主公会宴请群臣,庆贺大军平定叛乱。”
听到刘协和“平定叛乱”这几个字放在一块,顾至忍不住生出少许微妙的感觉。
虽然按照彼此的立场,张杨、韩暹对曹操来说确实属于叛军,但以张杨、韩暹在原著中保护刘协的立场来看, 至少,在刘协那,这些“奉迎帝王东归”的势力怎么也称不上是逆贼。
微妙的感觉只持续了片刻, 就被顾至抛到脑后。
这些弯弯绕绕, 是帝王与政治家们的权力游戏, 与他无关。
“我还在‘病’中, 明日的晚宴,自然得缺席。”
郭嘉原本只是随意转移焦点,没想到竟被顾至的回答勾出了几分好奇。
“此等大事, 明远一向不会错过,怎么这次……”
用词再委婉, 也掩饰不住“你怎么能不去吃席”的惊诧。
作为与郭嘉同行一路, 寻遍南阳小吃的发烧级“吃友”, 顾至与郭嘉加深了关于吃的友谊。然而这次,他不想为了一顿饭去应对刘协,也不能向郭嘉透露他对刘协的反感。
好在, 郭嘉对城外发生的事略有听闻,见顾至没有解释的意愿,不再多问。
“许久没吃到炳烛做的饭菜, 如今嗅到香味,便已垂涎三尺,恨不得吞下三大碗。”
袅袅菜香中,荀彧往郭嘉的方向扫了一眼。
他早猜到顾至提起郭嘉的用意,对所谓的“趣事”本没有太大的兴趣。但郭嘉几次三番地另起话题,倒让他感到了几分探究之心。
等菜肴上齐,五人中的四人保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余下的郭嘉独自一人也无甚好说,这顿饭用得格外安静。
在酒足饭饱,撤下桌案后,郭嘉饮着清酒,忽然谈起另一件“趣事”。
“数月前,北海相孔融弃了吕布,来豫州投奔主公。因着主公领兵前往南阳,迟迟未归,他与门客在谯县住下……此乃前因。”
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