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40-150(第6/16页)

的作风与训诲。

    荀悦由是出言制止:“休若。你若有此闲心,不妨谈谈自己的看法?”

    荀衍垂眸应是,正要赔礼,坐在对面的顾至先一步开口。

    “一动不如一静。”

    顾至没有直接回答荀衍的问题,反而讲起了曹操与青州的纠葛。

    “曹司空早年出任济南相,禁断淫祀,奏免贪枉之人,于青州有功。”

    所谓的淫祀并不是指私生活混乱的祀礼,而是指不合礼制的一切祭祀。

    青州胡乱祭祀的现象极为严重,埋藏在祭祀底下的利益链错综繁复,几百年来,弄得青州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可以说,青州这几百年藏着无数个笮融,每一个笮融都趴在这片土地上,吸着老百姓的鲜血,透支着这片地脉的生命。

    正因为数百年被吸髓敲骨,当黄巾之乱爆发的时候,并不是黄巾势力起源地的青州,反倒在后期成为最浩大的一支力量。

    “担任济南相,禁绝淫祀一事,虽已过了二十年,但,破处百年弊病之举,好似割破脓血的利刃,即使不能彻底清除痈肿,也已在腐肉上留下一道深刻的刀痕。”

    二十年前,年少气盛的曹操担任青州济南相,极力杜绝淫祀、打击豪强。

    这是曹操履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不惮威胁,积极为青州民众谋划的经历,也正是他在落魄的时候,仍被士族称赞,并获得荀彧投效的根源。

    在兖州放肆作乱的青州兵,最终归降曹操,愿意为曹操所用,除了情势所迫,大约也有曹操昔日在青州为民除害的往事在下方托举。

    “正所谓‘堵不如疏’。倘使真的有人认为青州是宜居之所,那便让他们去投奔袁谭,无需阻拦。”

    青州那一处局势复杂,利益纠葛的地界,在袁绍活着的时候,袁谭尚不能完全收拢。如今袁绍驾鹤西去,袁谭更没了拾掇青州的可能。

    连辛苦渡海,废了一番苦功夫占领青州东莱的公孙度,都在审视过当地势力后,利落地拍屁股走人,青州之繁乱,可见一斑。

    这时候还觉得青州是个好去处,觉得袁谭值得投奔的,多半是昏了头,缺少战略眼光的人。要么就是不甘现状,想要搏一搏的赌徒。

    这样的人,跑了也就跑了吧,管他们做什么?

    按照曹操的话来说,“孤虽求才若渴,求的并非蠢材”,那些看不清局势,总想投机取巧的人,就算全都跑光了,曹操也不心疼。

    “至于青州本身……待司空安稳幽、冀二州,攻占徐州的另外两座郡城,青州不战自降。”

    等曹操包圆了徐州,到那个时侯,青州就被曹操的势力包裹在中间。就算他不投降,也坚持不了多久。

    而青州的东、北两侧挨着海域,袁谭若想逃,只能坐船出海,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南下,到江东寻求帮助。

    曹操也是这般作想,他完全没把袁谭放在眼里。

    比起助力尽失,已到强弩之末的袁谭,还是南边的孙氏与刘氏更加让他防备。

    关于局势的剖析,顾至只挑了最重要的几句说,并未面面俱到、洋洋洒洒地说一大堆。

    可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不需要他剖析得太过清楚,只需要点出这几句,便已足够。

    荀衍缓缓颔首,举起案上的水杯,以水代酒,遥遥一敬。

    隔着一块空地与两方桌案,顾至回以一礼,同样一口饮尽杯中的汤水。

    郭嘉瞧着在座之人“你一杯清水”,我一杯“桂皮汤”,还能喝得津津有味,格外起劲的模样,不免有些牙疼。

    “当案对饮,岂能见不到酒水?”

    作宾客,郭嘉本不该主动提出此事。但他坐了许久,酒瘾早就犯了,满口苦涩辛辣的陈年桂皮喝得他喉咙发紧,只想来一杯薄酒清一清嘴里的味。

    一旁的枣衹虽然不敢在荀氏德高望重的君子面前造次,但在饮酒这件事上,他与郭嘉有着一致的共同语言。

    “正是。不知仲豫家中可有酒水?不拘好坏,搬一坛就行。”

    荀悦露出些许歉意之色,正待说“行途匆忙,又忙着安顿,未曾筹备酒水”,倏然,屋外再次传来动静。

    耳力极好的顾至听到一句低语,辨出熟悉的音色,立即看向门口。

    不多时,一人轻叩门扉。

    “主家,荀侍中回来了。”

    门边的仆从当即拉开房门,一人褪下皂履,迈入屋中,正是荀彧。

    “仲豫兄长,阿兄。”

    荀彧并袖作礼,目光在顾至所在的席位短暂停顿了片刻,又转向郭嘉、戏志才等人。

    只是简单地择一席坐下,这么一件小事,竟让他难得地有些踟蹰。

    “文若,坐这边。”

    荀谌从沉思中回神,朝着荀彧招呼。

    似不易觉察地舒了一口气,荀彧在兄长荀谌的身边坐下,便有侍从搬来一座木案,为他添水。

    “……”

    虽然荀彧没有坐在顾至的正对面,稍稍偏了一个席位,但也和正对面并不差多少。

    这么一副“两家人分坐桌子两侧”的局面,本来就让顾至觉得不自在。

    如今,最关键的一人也入了席,还与荀氏的兄长、堂兄一起坐在他的对面……顾至已经不能再正视这场平平无奇的会见。

    他只能一个劲地低头饮水,却又怕喝得太多,想上厕所,只能一滴一滴地抿,几乎能把手中苦中微甜的桂皮水喝上三天三夜。

    有意或是无意的一个抬眼,顾至与对面的荀彧撞上目光。

    捕捉到荀彧眼中几乎满溢的笑意,顾至举杯的手微微一顿。

    第145章 纷争 “阿父今日做下此举,不怕袁世叔……

    明明他们已经在一起很多年, 像这样的对视早已持续了千百次,可当顾至在这个场合对上荀彧的视线,迎面对上满溢的温柔笑意, 他还是感到心跳停摆了一瞬。

    手上的水杯莫名变得碍手,顾至下意识地转开目光,正对上郭嘉满是调侃的脸。

    “……”

    顾至将视线转向另一侧,不期然地撞上戏志才的凝视。

    再抬头,发现堂中绝大多数人的视线都在此汇聚, 只有枣衹一无所觉地饮着桂皮水,试图从中咂摸出一点虚假的酒味。

    顾至:“…………”

    荀彧略敛笑意,询问荀悦:

    “听闻兄长前段时日受了风寒, 如今身子可好了一些?”

    荀悦道了句“已大好”, 亦关切地询问荀彧的近况。

    众人闲谈了许久, 直到时日不早, 枣衹忍耐不住,起身请辞,才算告一段落。

    荀彧就此起身:“兄长, 你且坐着,由我来送这几位贵客。”

    荀悦缓缓颔首, 转向顾至:

    “今日, 我与顾郎一见如故。不知顾郎可否在闲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