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耽佳句》 60-70(第10/19页)
真如此。”
“王爷,可以确定了,这些书信确实乃伪造而成。”
薛适移动着放大镜,“你看,书信上的字迹运笔缓慢,笔画抖动,甚至有不适当的停顿和重描。虽然表面上看自然流畅,但模仿者再怎么大量练习,这些细小笔画上仍会无法避免地反映出问题。
再看笔迹的力量起伏,正常书写的笔迹应有轻重缓急的变化,一般起笔时和书写主要笔画时压力较重,细小笔画及连笔动作压力较轻。但整篇书信的笔迹却是十分平缓,没有轻重变化……”[1]
薛适又从笔迹的形态、大小、间隔、布局以及笔画的转折、连笔动作上[2]依次进行了阐明,一边说一边执笔将要点写在纸上,线条勾勾画画间,辨别笔迹真伪的全部思路已清晰跃然纸上。
方方面面如此确凿,也不用担心贸然揭发会打草惊蛇,薛适满意地晃晃笔杆,“到时候多寻几名对书法研究精深的人入宫解释、彼此印证,真相定会大白,许皇后便能洗刷冤屈了!”
话音才落,江执撑在桌案的手一动,俯身将人拥入了怀中。
“谢谢你……薛适。”
感受到江执忽然波动的情绪,薛适伸手回抱住他,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温声开口:“不用谢。这本就是我擅长的事,竭尽所能是应当的,而且许皇后本就清白。
何况我们不是在一起了嘛,会一起走很长很长的路。”
“不止这样……”
江执另一手慢慢移上她的背,一点点收紧怀抱,认真对她道,“是谢谢你出现在我身边,惊醒我囿于长夜的路途。”
从此,朝暮与共,行至天光。
【作者有话要说】
[1][2]参考文献:《浅谈如何鉴别模仿笔迹》文/王贵容
*朝暮与共,行至天光:化用“朝暮与年岁并往,一同与你行至天光。”——河唐先生《天光》
第66章 陈罪
日光将寒冷慢慢消解, 风也渐渐柔和,转眼还有几日便是春分。
江抒遣礼部筹办好春分祭祖的事宜,具体至当日的流程安排、祭品摆放、线香数量等, 只差祭文的书写还没有着落。
其实翰林院的人这段时间早已写了不少祭文给江抒过目,但江抒都不甚满意。翰林院众人不由得想起那年他们为离宫拟定宫名,却屡被先帝驳回的时候, 皆是叹起气来。
有人提议道:“京中有位姑娘极擅代笔, 且文采斐然。对了, 就是前段日子帮着平襄王言明瑾王一事的薛姑娘。皇上是否需臣将人带来, 试上一试?”
说话的正是先前江执分析江措一案的证据时,一次次扬言或有“万一”情况的年轻朝臣。
江执皱了皱眉,抬眸扫了那人一眼。
倒是刘掌院因为深知薛适的才能, 没想到有人先一步替他说出了心中所想, 立马激动应道:“是啊,薛姑娘曾时任翰林书待诏,她的能力我们都有目共睹。”
但也有人并不赞同:“薛姑娘如今已不在朝中任职,书写祭文这般重要之事, 怎可由一介平民书写?”
“平民又怎样?虽未居庙堂,但若能为皇上分忧, 便是大事。”
……
江抒静静听着, 视线却是扫向明文昌和江执, 两人皆未说话。
江执倒好, 凡事若非江抒主动问询他的意见, 江执一般并不参与。但明文昌不同, 以往像这样遇到两派朝臣争吵, 总会出声言明自己的看法。江抒凝眉移开目光, 许是先前明修之事带来的打击过大, 他在避嫌吧。
“好,祭文之事就交由薛姑娘来办。”江抒环视众人道,“刘掌院说的不错,薛姑娘从前任书待诏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由她来写祭文,朕再放心不过。”
江抒登基以来,春分祭祖的习俗也渐传至民间,这几日不少人来摊上请求薛适代笔书写祭文。
忙了一上午,快到午饭时才得空歇息一会儿。
沈盈袖拂了拂袖子坐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薛适,双手拄着下巴笑融融道:“阿适的衣裳样式越来越多了,每天来请求代笔的姑娘,十个里面有七个都在问衣裳是哪做的,还有三个问的是耳坠。”
薛适笑着点了点她的额间:“你不也是?我可都告诉你了。”
“可是也太贵了……而且衣裳和耳坠的样式大都为平襄王亲自设计。”沈盈袖吃着薛适给她的蜜煎,叹道,“不得不说平襄王的眼光竟这么好!一直在北朔守城,竟还对京中女子的衣裳首饰如此了解。”
两人正说着,薛适远远瞧见一道身影向她们走来,临近一看,是江抒身边的贴身宦官严公公。
“薛姑娘,圣上口谕,五日后的春分将于太庙祭拜历任帝王,烦请您届时随奴婢前去书写祭文。”
薛适立即接旨。
想到前些日子入宫看望明茵的时候,她说江抒对祭祖一事很上心,薛适明白,江抒应是思念先帝了。
严公公走后,沈盈袖惊喜地牵着薛适的胳膊:“阿适,连皇上都知你代笔的能力了!没准用不了多久,皇上会将你召入宫中封个一官半职呢。”
薛适看着沈盈袖满脸为她开心的神色,有些愧疚地敛了敛眸,凑近她轻声道:“盈袖,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
“嗯?什么事呀。”
“当年那个女扮男装入朝为官的书待诏,就是我。”
“所以,我是做过官的……”
“啊??”
不是,那阿适和平襄王……
沈盈袖忽然觉得脑子混乱得厉害。
当初她和徐砚一起在薛适面前批判“奸佞书待诏”的言论瞬间浮现,但她怎么也无法将那些话与眼前的薛适相对照。
她定定看着薛适,没一会就再次出声道:“阿适,你当年伪造和亲遗诏,一定是有苦衷吧。”笃定十足的模样,与初见时的义愤填膺截然不同,“不说平襄王那么喜欢你,就单说你这个人,我还是更相信这段时间我眼中的你。”
薛适心中一暖。
她其实很担心沈盈袖会因此疏远她,但是看着沈盈袖为她有做官的可能那般开心,她不想眼睁睁看着朋友一直被蒙在鼓里。
“谢谢你盈袖,虽然与我相识不久,但仍愿意相信我。只是……这事背后牵扯种种太过复杂,就不告诉你真正的原因了。”
“相识不久也足够了,反正我们以后会常常一起的。”沈盈袖粲然一笑,“阿适,我决定了,以后就拜你为师。这段时间我跟着你学到了不少代笔上的本事,以前我只爱待在家里看看话本子,现在觉得,女子还是要有自己的本领,自己赚银子自己花,逍遥又自在。”
薛适眸光微闪,不由得想起某个也拜她为师的人。
不知阿雅现在怎么样了……
薛适回过神,看着沈盈袖笑道:“等以后我攒的银子多了,就开一家代笔铺子,我们一起经营,还能和徐兄的纸砚铺子形成链条。”
沈盈袖连连点头:“好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