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第18/27页)
居庸关的守将紧闭关门,说什么都不放朱厚照通行,朱厚照不得不暂时返回了北京。】
【但他并没有放弃亲征的计划,这次他谁都不通知,跟着钦差大臣的队伍微服出行,悄悄通过居庸关,经宣府,抵达阳和!】
朱棣:“这小子若是把跟群臣斗智斗勇的这份心力都用在朝政上,早就破局而出了!”
【正德十二年九月,大同总兵王勋收到一封奇怪的信,信上要他好好守城,安心练兵。落款更奇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大明从未有过这样的官职,王勋搞不明白,最后多方打探才得知,这是朱厚照给自己封的官职。】
【朱厚照来到阳和后,就以此为基地,向各个关口发号施令。但发命令得有个名正言顺的头衔,若是以皇帝的头衔颁布,他们可能不会听,还会不断劝谏自己回京。所以,朱厚照就给自己弄了个封号,还有相应的等级、俸禄、府邸,可以说,这是史上最真实的造假了!】
朱棣觉得挺有趣:“朕这个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是假的,但朱厚照这可是真的!”
第554章 艰难中兴
【先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取得辉煌战果的故事,在少年朱厚照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要御驾亲征并不是为了玩闹,但显然百官无法理解也不想去揣摩皇帝的心思,后世的史官将这件事写成了朱厚照荒废朝政,不务正业,劳民伤财的又一项佐证!】
【那么朱厚照这次御驾亲征真的毫无用处吗?】
【九月二十五日,小王子率五万大军自玉林卫入塞,十月三日于应州城北的五里寨与大同总兵王勋的军队的遭遇。】
【面对小王子五万精骑的进犯,大同守将王勋建议朱厚照坚守城池,但朱厚照却命令王勋集结军队,北上主动迎敌!】
朱元璋:“好小子!北元残兵算什么,就是要迎难而上,这才是咱老朱家的儿孙!”
【皇帝亲自下的命令,由不得王勋拒绝,他虽百般不愿还是带着大军出发了。】
【事实证明,朱厚照并不是鲁莽冒进,而是心有成算,他调动了辽东、宣府、延绥等地的大军,移防驻守阳和、平虏、武威,严令各部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弘治、正德两朝的君臣都在紧张的盯着天幕,大明王朝可经不起第二次土木堡了!
然而,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此时那个嬉戏玩闹的少年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大将军!
【小王子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探知明军的最新调动,立刻转道向南,迎着王勋的军队而去,这是明军最薄弱的一环。】
【朱厚照得知这一情况,立刻做出调整:大军兵分三路,一路支援王勋,一路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作战,一路驻守阳和,不得出战!】
【这一日,王勋与小王子的大军在应州城外迎面遭遇,应州之战就此打响!】
【王勋兵力不足,但明军支援来的很及时,为明军增加了不少生力军。为了迷惑敌军,王勋猛冲猛打,小王子被他误导,以为这就是明军的精锐主力。所以,他不敢跟王勋拼命,一味以守代攻,这就给了王勋等待大部队到位的时间。】
【双方激战一天后,小王子才猛然发现他被骗了,可惜此时已经夜幕降临,大军交战只能等到第二日。】
【第二天一早又起了大雾,五米之外不见人影,王勋趁机退入应州城中。谁知负责跟踪小王子的那一路明军也在大雾中迷失方向,来到了应州城。】
【这下子,明军实力大增,小王子只能速战速决,下令攻城!】
【明军在朱厚照的亲自调动下,支援军队源源不断的赶往应州,但他们的人数依旧不及小王子的五万精锐,小王子抓住最后的时机,想要将王勋所部一口吃掉。】
【王勋所部被分割包围,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明军上下抱着必死之心在做着殊死搏斗……】
朱棣:“看别人打仗比朕亲自上战场还紧张!”
朱佑樘:“也不知吾儿能做到何等地步?”
朱厚照:“不要担心,朕不会放弃你们任何一个人!”
【就在明军心生绝望,准备以死报国之时,朱厚照亲自率领援军赶到了!】
【原来,他早已命令张永等人率军前来支援。皇帝在前线守着,援军哪里敢拖延,明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边疆。】
朱元璋:“好小子!此举可尽收人心矣!”
【皇帝亲自带着大军增援,这对王勋等明军将士是莫大的鼓励。】
【朱厚照没有任何耽搁,当机立断命令大军向蒙古人冲锋,蒙军猝不及防,全线撤退,明军顺利回合。】
【小王子并不知道对面的统帅就是大明的皇帝,但他能看出对方的不凡,他集合全部兵力,准备与这位“威武大将军”殊死一战!】
【第三天,依旧是大雾弥漫,然而等到大雾消散,小王子惊恐的发现,明军早已列队整齐,正虎视眈眈的等待着他的进攻。】
【只见,朱厚照拔出自己的佩剑,一马当先便冲了出去,明军纷纷跟着他冲向敌人!】
【两军近十万人在应州城外殊死一战,朱厚照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他不仅冲锋在前,直接与敌人厮杀,还来回奔走为部下打气。】
【在这样的将军的统帅下,明军始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明军越战越勇,蒙古人却坚持不下去了,到了下午,小王子无奈退兵,应州之战就此结束!】
天幕下无数人在为朱厚照叫好!
尤其是明初的君臣,他们为大明又迎来一位英武的帝王而欢欣!
但明朝中后期的君臣就有些心思复杂了,他们不由得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明武宗……
正巧,天幕也讲到了此处。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大战,在史书中却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史书记载:朱厚照回京后迫不及待的向老师杨廷和分享自己的喜悦,说他亲自斩杀了一个蒙古军官。】
【然而不过几日,京城便流传着皇帝吹牛,应州之战明军大败的谣言。】
天幕下的观众都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明明是己方的胜利,却有人非要涨他人的志气!
只是为了与皇帝对着干么?
始皇不悦道:“明朝的朝臣正在规训他们的帝王!”
刘彻怒道:“朱厚照杀的人还是少了,让他们胆敢如此喋喋不休!”
朱元璋拍案而起:“这是朱家的大明,还是你们的大明!”
朱佑樘也罕见的生气了,他只有这一个儿子,居然有人如此明目张胆的欺负他!
朱厚照似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对此,他嘲讽的扯了扯唇角。杨廷和等人却惊诧的发现,他们的陛下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变得让他们有些恐惧……
【朱厚照清楚的知道,这是文官集团对他不听话的反击,他心灰意冷,只能用消极怠工的方式报复这些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