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70-80(第7/16页)
还来得比他早!
芮县令哪能不知道他的小算盘?无非是想要成为第一个给裴太守道贺之人,可笑,问过他了没有?
先前几个县合开窑场的时候,他就被那两个小人算计过一回,没能跟裴大人处好关系,这一必,他才决心主动出击,势必要成为裴太守最忠心、最好使唤的下属!
到那时,什么和县、槐县、安平县,统统要给他让位!
芮县令眼中燃起熊熊烈火,张县令也暗自咬牙,嫌对方坏了自己的打算。
这两人还在别苗头,那边杨夫人已经跟裴杼聊起了生意经。虽说这几个男人跟裴杼在公务上往来更多,但私下里,杨夫人同裴杼还有永宁县的关系却更亲厚几分。
张县令见状,不由得挺直脊背。
如何呢,他有夫人撑腰!
芮县令磨了磨牙,心中怒斥张县令跟那两个狗东西都是一丘之貉,靠着女人有什么出息?
呵,他明儿也想法子让夫人跟永宁县这边打好关系,谁不会似的?
待听到裴杼中午还要留他们吃饭,杨夫人立马笑着道:“可是巧了,我们来时也想过要厚着脸皮讨顿饭吃,这不,连菜都备上了。”
杨夫人叫丫鬟将食盒递上来:“这是我亲手做的糟鹅,用的是老家的手艺,滋味不俗,乃是冬令佳品。只是家里做多了,怕放着容易坏,索性多拿过来几只,好让大伙儿尝尝鲜,也算是个添头了,诸位可千万不要嫌弃。”
杨夫人说话极为自然,只说是添一道菜,让人听来根本拒绝不了。
裴杼又一次被杨夫人的为人处世所折服,都说郑大人在待人接物上没得挑,但要裴杼说,杨夫人的本事不比郑兴成低。倘若这世道对女眷宽容一些,杨夫人还能更厉害些。
那边芮县令也是恍然大悟。
原来送东西还能这么送啊……学到了。
两位县令都留在书房,同裴杼深聊了起来,裴杼打听得甚是细致,赋税、土地、人口乃至路况、百姓营生、文教情况各个方面都问了许多,郑兴成就守在一旁给裴杼做记录,期间魏平过来准备替他时,还被郑兴成给撅回去了。
谁都别想抢他的风头,魏平不行,王绰几个更别想!
裴杼见微知著,郑兴成事事留心,面对这两位,张、芮二人也一点不敢隐瞒,生怕给对方比下去,全程回得甚是谨慎,等答完了还时不时给挖个坑,想给对方跳进去。
双方刀光剑影,暗流涌动,一上午过去两个简直精疲力尽,像是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一般。
永宁县的午膳比照平常是丰盛了不少,衙门众人吃得格外满足,但在见多识广的芮县令跟张县令看来,这饭菜真不算什么。他们每回赴宴或者宴请不是尽善尽美、怎么贵怎么来?对比今日太守大人的宴,实在是奢侈到了极点。
不过太守大人吃得挺高兴的,期间还频频给他身边的几个师爷布菜。杨夫人送的那几只糟鹅味道不错,被裴杼都分出去了,他自己反而没吃几块。
芮县令见此,心中便有了数,这位新太守性情颇为质朴,不喜欢搞那些虚的,从前为了应付刘岱而学的那一套,今后得尽数改去才是。
午膳也算宾主尽欢,裴杼在招待两位县令,江舟也在招待张茂行等人。张茂行伤还没好,但上午江舟已经带他去城外的营帐里转了一圈。
这几百来人本就有一技之长,经江舟调.教后更是脱胎换骨一般。拳交、箭法、力量、骑射均不差,近来更学了字,江舟还准备教他们兵法。这些人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能在军营中独当一面。
张茂行上午看他们对练便心痒痒,吃完午膳听到江舟再次询问是否留下时,张茂行终于慎重了起来:“可否给我些时间?容我跟镖局那边商议好。”
江舟了然一笑,这话说出来便等于是同意了。只要张茂行留下,剩下那些镖师多半也会追随,将来再把他们的家里人接过来,便彻底成了永宁县的人了。
他如今正缺人手,张茂行若是能来,将来定会成为他手下一员猛将。
两位县令在裴杼这儿待了足足一整日,等到傍晚时分才启程离开。得知此事的文县令跟吴县令大呼无耻,这两个什么时候这般有心眼了?独自去看裴大人也不通知他们!
二人再不敢耽误,等到了第二日也屁颠屁颠地跑去了永宁县。他们心里本来还有些想法的,如今有了更识时务的人比照着,哪里还敢拿乔?
照旧在裴杼这儿待了一日,把能交代的都交代了,顺带还汇报了一下窑场的事。
在裴杼离开的这段时间,窑场不仅顺利招了工,甚至这些工人都已经能上手了,只要裴杼一声令下,他们随时能够生产。
裴杼也没含糊:“既然都已经准备妥当,那就明日正式开工吧。”
文县令脑瓜子转得也快:“开工是大事儿,还得太守大人亲自见证才好。”
裴杼想着,自己反正闲的也是闲着,于是便答应了。
吴县令又说:“窑场还没有名字,请大人赐名。”
裴杼哪里有这个文化?
他还不至于让底下几个人拍拍马屁就拍傻了,在燕王府丢的脸印象过于深刻,裴杼可不敢再装才子了,他连忙摆手:“我可取不来什么好名字。”
还好吴县令准备齐全:“我们二人事先倒是想了几个,也不知合不合适。不如大人先看一看,若是不好,再请人重拟。”
裴杼于是全心全意地跟他们讨论起名字来,让人颇有文采,想出来的名字也是极好的,但是裴杼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地点来命名,这样日后别人听闻,便能对产地一目了然。
他将这想法一说,二人立马附和,溢美之词滔滔不绝。
裴杼心生警惕。
他这才回来多久,拍马屁的话倒是听了一箩筐。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可奉承的话听多了,还能听得进去实话吗?
裴杼给自己狠狠敲响警钟,他必须得时时提防,可不能听两句夸赞就忘乎所以,真觉得自己多了不得。
他算什么排面上的人物,不过侥幸升官而已。当然,拍他马屁的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于是等文县令跟吴县令再拍马屁时,便忽然被裴大人瞪了一下。
二人被瞪得莫名其妙。
送走了二人,裴杼又想起了别的。窑场之事已经定下,且他昨儿听华老先生说,书院也建好了,只等招到了先生跟学生便能步入正轨。
学生都是现成的,唯独先生难招,他们县衙里头的正经先生如今只有两个,一个华观复,一个丁鲤,至今没有新人愿意来永宁县授课。
说来说去还是地方太偏,读书人并不愿意屈就,即便提高待遇,也未必有人真心愿意过来。
裴杼正想得入神,冷不防被一道熟悉的声音给吓到。
“天呐,你什么时候成的太守?”
裴杼茫然,随即迅速反应过来,幽幽地望着对方:“你还知道回来?”
系统讪笑了两声,不敢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