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养大的反派疯魔了》 30-40(第17/20页)
后来,弘文帝下旨,命姬雄武随同锦衣卫查抄白家。
这一查,竟在白家书房,翻找出了白斩霍亲笔所写的几封书信。
姬雄武与白斩霍乃多年至交,两人早已兄弟互称,白斩霍是他敬重无比的大哥。
因此姬雄武震惊,他怎么也不信,白斩霍暗地与大陇勾结,意图通敌叛国!
陛下滔天大怒,白斩霍犯下叛国重罪,白家全族男丁听候问斩。
白家受押,白斩霍被转送至刑部,姬雄武疏通关系,终是入牢狱见了白斩霍一面。
那时的白斩霍不知已受过多少刑,他浑身是血,气息微弱,大都督沦落至此,他无心为自己鸣冤,只是白斩霍还有心事未了。
白家已是遭难,他哀求姬雄武,求姬雄武一定要护住他的妹妹白流。
白流是未嫁嫡女,被下旨流放,白斩霍将遗愿告知,姬雄武当即去追流放人马。
可他还是晚了一步,白流竟在半路跳了江,生死不明。
姬雄武不信白流殒命,这些年一直暗中派人在寻找她的踪迹。
却一无所获。
就在姬雄武真以为白流已葬身于那条滚滚江流之中。
没成想,白流没找到,自己的小女儿竟歪打正着,将白流的儿子捡回了府中。
多年无尽的悔恨,与愧对大哥白斩霍的情意,令姬雄武这个九尺男儿痛哭流涕。
姬时语心口难受极了。
她见过父亲两回痛哭。
一回是在老太爷的棺木前,姬雄武无声默默落着泪。
第二回便是听说白将军死前遗言还能实现,他此生还能了白大哥的愿,好好对待江曜。
那一刻,姬雄武莫大激动的痛哭。
但很快,姬雄武便用大掌抹了眼泪,恢复了一身刚毅的大将军模样,他抬头睇眼姬时语。
姬雄武说道:“阿锁,你先出去,我有话同江池生说。”
“好。”
姬时语也不打搅,退出书房时为两人体贴地带上了屋门。
墨书堂当真是无聊透顶,这里连一只鸟也见不着。
院中绿树成荫,高耸入云,笼罩暗影之大,静得姬时语心口发慌发堵。
转念姬时语便想到,父亲定会将江曜的身世盘查清楚,他早晚知晓江曜是白流与楚王爷所生的。
楚王府的公子。
江曜迟早要回楚王府认祖归宗。
可如今楚王不止一个儿子,王府还有楚王妃和江子墨虎视眈眈,江曜又该怎么办?
再者,那般之下,江曜便真要离开她身边了,她是怎么也留不住他的。
不舍之情如同野草疯长,许是近来事多杂乱,姬时语心绪也是乱糟糟的,越想越烦。
脚下踢了个小石子,咕噜咕噜滚落。
姬时语双手环在嘴边,又不敢放肆,只能压抑着“啊”地喊了一声。
身后屋门却在此刻被推开了,江曜可全看见了,少年轻轻一笑。
“阿锁。”
姬时语僵着身子,不敢回头,她只感丢脸尴尬。
不过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来不及想别的了,姬时语左看右看,凝望着江曜清冷的脸,睨了许久。
江曜被她的猫瞳盯着瞧,也不恼,狐狸眼沉沉落了下来。
“你会留在这里吧?”她问。
如今在孝期,姬时语身披白衣似雪,乌黑发亮的长发没做髻,只以白色缎带系在脑后。
一张白玉的脸当真素净雅致。
江曜定定凝着她,作缄默。
姬时语等得惴惴不安,又化为忐忑,“你,你真的要离了忠义侯府吗?”
看她真心着了急,少年得逞,薄唇勾起笑道:“不走。”
“真的,太好啦!”
小姑娘发自内心的灿笑。
“在侯府能享荣华富贵,我走什么?”
“哼哼。”
姬时语知道他又在逗她好玩,不过她真心喜悦江曜还会留下,她去牵他的手,软声撒娇:“你说过的,你会给我做哥哥,你可不能抛下我走了啊!”
“嗯。”
江曜一双狐狸眼阴郁了几分,冷冷的,他很快又笑了。
“怎么,我们阿锁这是给自己找了个兄长?”
屋门内很快响起一道笑声,是姬雄武出来了,“看来府上疼你的不够多啊,爹爹、娘还有姐姐三个人还不够吗?”
“爹爹!”
姬时语被笑得只感觉耳朵滚烫烫的。
姬雄武却欣慰点头:“阿锁不怕,江池生给你做兄长也好,往后为父更安心些,他习武天分极高,是个人才啊!”
姬时语不解:“爹爹,你什么意思?”
“我让江池生往后随我习武,他比早年的斩霍还要出类拔萃,这样的好苗子断不可废了。”
姬雄武看江池生的眼那叫一个满意。
谁能想到白流的孩子,竟继承了将门白家世代的英勇杰出。
都说侄子肖舅舅,若白家不覆灭,江池生定会是下一个英勇杀敌的白斩霍,日后未必不能当上五军都督府的大都
督。
只可惜白家,太功高盖主,陛下还是太忌惮了。
姬雄武眼中划过一抹哀痛。
姬时语却抓着江曜好奇问:“你真要跟随我爹爹?”
江曜应:“是。”
他已下定决心,他要变得更强,问鼎到可以护住自己想要之物,强到可以拼杀抢夺任何,无所畏惧。
忠义侯府,便是他为自己所选的路。
就这样,姬雄武收江池生为徒一事,便敲定了下来。
……
岭西战事短暂平定,因姬老太爷不幸身殒,姬雄武被准许归京休整。
岭西交由副将掌管,姬雄武难得留府休养。
在府的日子,姬雄武每日便是带带徒儿江曜,鞭策他几回,再锻炼锻炼姬合英,过几轮招,看姬合英可有变手生。
而舒氏还在为另一事发愁。
她告诉了姬雄武:“老夫人得知老太爷过世,一时扛不住,气急攻心,在老宅病倒了。”
“等母亲病好,再让三房的启程。”姬雄武做了决断。
舒氏应了好,她此次去信给三房,亦是这个打算。
她想让三房陪同老夫人归京,一家子坐齐了,也就好商量忠义侯世子之位,定给哪一位子辈。
一晃三个月过去,时至夏末初秋,院外枝叶微微透了黄。
三房给舒氏写了信,说老夫人身子已大好,吵着闹着不待老宅了,决意即刻启程回京。
忠义侯府早已做全准备,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