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50-60(第24/31页)
来就非常高大壮阔,请问你投身于这样的行业,身处其中是什么感受?”
林巧枝想了想:“其实高大这样的词汇,都是成功之后,以后人视角总结出来的感受。其实在做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些行业内很正常的工作,一步一个坎,不仅没有高大,反而有点灰头土脸的感觉。”
她想到自己在做分体研制方案时的不断受挫,还有推动落地时各种不一样的问题,天天不一样的麻烦。
回忆起来都仍觉得艰难。
记者在本子上速记,同时忙说:“筚路蓝缕这个词,或许能表达这份感受,是吗?”
林巧枝顿了顿:“是的。”
***
报纸很快刊登。
传遍了江城的大街小巷,还向江城四周蔓延。
许多人都还记得林巧枝这个名字,从第一次听说她八个月毕业以来,隔段时间就能再次听到她的名字。
“我滴个乖乖,这是省里的领导吧?领导都站她旁边跟她合照啊!!”
“这女同志真是出息,又上报纸了。标兵,这是号召所有人向她学习的意思啊!”
“部队里做得最好的才叫标兵,年纪轻轻就当标兵,不得了哦!”
……
报纸自然也传入了水湾村。
水湾村的村支书看到报纸上的照片时,还有点不敢相信。
村里过年那阵才消停,又来了??
揉了揉眼睛。
再看,发现还真没看错,又是林巧枝!
“老林,你看看!”他连忙起身,把报纸举到林村长面前,“又是三叔爷家的那个出息孙女。”
他手指用力指了指照片里给林巧枝颁奖的人,吸着气说:“这可都是省里的领导班子!”
别说省里了,他们村最多就是去大队公社开会,连县里的领导都难得见到。
村长忙接过来,定眼去看报纸上的内容,数百万元的外汇,各种想都不敢想的超大钢铁锻件,突出贡献,省里授予的奖章……看得他胸腔震动,久久不能回神。
“这,这是咱林家这山窝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啊。”
她才多大?
以后还指不定要飞多高,干出一番多惊人的大事业。
想到这些,村长林大勇心里滋味更是难言,这是他们族里难得祖坟冒青烟啊。
怎么就闹得两年乡都不回了?
而且,“你说,女娃娃咋就能做这么大的事?”
十几米的钢铁锻件,那不是比好几个拖拉机连起来还长?没有照片,都能想到那有多大!女娃娃连拖拉机都不敢开,怎么造得了这么大的东西?
村支书:“要不我们还是去三叔爷家一趟?”
林大勇把报纸一收,抬腿就往外走,“走!我们得去找三叔爷,有些事还是得问问清楚。”
他们族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
林巧枝在“图书馆”里,她面前摆着两份资料。
一份来自游总工,关于传动系统的。
一份来自计剑锋,关于船舶制造的。
外面的激动和热切,不怎么能影响到林巧枝。
在窗户外照射进来的阳光下,林巧枝静静地看着传动系统的技术资料。
她心绪平静,像是一片深湖,偶尔起一些波澜,也是被扔下了名叫难题的石块。
路锋也走进来,瞧见她在研究东西,时而苦恼的抓抓头发,咬咬笔头。
他笑呵呵的坐下。
当初那个会因为挫败,又委屈又气,恨不得想咬人的小丫头,现在看起来会排解情绪多了。
旁边是一张张图纸,摞起来跟座小山一样。
这还算是少的。
像是他们的拖拉机随随便便一千多个零件,真的把所有的图纸全堆一起,要摆满几张桌子。
林巧枝是在翻工作笔记的时候,才发现斜对面坐了路锋。
“路工。”她打招呼道。
“年轻人就是精神头好,你晚上是不是还有一节思想政治课来着?”路锋笑着找了个话头。
林巧枝点头笑笑:“我这不是准备入党吗?”
她最近确实有点忙。
白天工作都是有点难度的,还接了一个锻炼手艺的模具,做好了上流水线一个月可以多8块钱工资。
8块工资现在对她来说都是其次了,主要她还是想锻炼手艺。
然后下了班就来“图书馆”这边,然后每周有两三晚上有思想政治课。
“游总工跟我提过,关于你想做的这个传动系统……”路锋关切了两句,然后转达了一些他去北京时,从游丛溪那里得到的一些私人经验。
就好像是林巧枝自己曾经分体研制图纸,即使是分享经验,也是不会把自己失败那么多次的过程,怎么从每一次失败中重新思考,得到最后结论全都写进去的。
并不是藏私。
而是那些失败的经验确实不好写,可能连技术本人都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次失败,哪一次修改,最后将结果推向成功,而且每一步都写下来,那就不是经验分享了,那是又臭又长的流水账。
有些失败得到的经验,甚至有点唯心主义,就是突然想那么试一试,也没有任何道理。
私人的这些经验和体会,是技术资料难以全面传达的。
“咱们原来的机械系统怕磨损,精度不够就容易出故障。电子系统则是怕干扰,受到干扰之后也容易让信号出现问题,高温、震动、强磁……”
“这确实都要仔细斟酌。”
除此之外,还有电子传动系统因为速度、扭矩上的优势,而带来的一些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林巧枝边记录,边说道:“它一定会更灵活,电子传动系统在扭矩上的优势,可以让整个拖拉机瞬间爆发出更大的动力,我是考虑,在这里不沿用我们传统拖拉机的设计,而是想办法最大程度利用好这个动力。”
同时体积还会更小,相比传动变速箱里的上百个齿轮、轴、轴承,电子传动系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体积变小,也是对技术的挑战。
很多东西,林巧枝得考虑,做不做得到。
她做不到,那王工,翁工这批技艺更精湛的高工做不做得到?能不能找到实现办法?
……
林巧枝现在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路工,我感觉这台拖拉机造出来,可能成本会有点高。”
“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咱们工业产能还跟不上。”路锋摇摇头,又笑说:“要是咱们自己人真买不起,就先往外销,先赚外人的钱,再用外人的钱来补贴咱们自己人,低价卖,不就行了?”
高技术水平的东西,不就是要这样用吗?
总之,能把好东西造出来,就不愁没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