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60-70(第8/23页)

面多,那是钳工经常遇到的传统问题。

    能走到省级别一流的水平,即使是年轻人,总该有抗住这些压力的能力,选择怎么做,就看个人能力,还有作为团队大脑的队长怎么分配了。

    尽管如此,这么多麻烦全都堆到一起,也是有点恐怖的。就好像洪水、山崩、大瘟疫一起出现,拥有神力的土地翁也要脑壳起大包。

    “这六个为一组,小齿轮组做力线方向上的调整。”

    “以我画的这条中心轴线为绝对基准,每加工一组零件前用量尺复刻,确保全局一致性。”

    “每30分钟做一次齿轮啮合测试、凸轮角度校准、保证齿轮组啮合间隙与凸轮角度联动精度同时达标。”

    林巧枝也没有解释太多,直接抛出了一条条具体的解决方法,她边做边思考,处理这个考题的思路就慢慢展现到队员的面前。

    原本有些紧张的队员们逐渐镇定下来,并不是说一下全懂了,都能总览全局了,但听到林巧枝一步步清晰的指令,一声声简单明确的要求。

    明显就能感觉到那种笃定,让人心安。

    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好手中工作就好。

    而且随着手中步骤一点点推进,越做越能逐渐感受到破开迷雾的清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林巧枝这个队长,胸有成竹。

    意识到这一点,所有队员一时间都精神无比,越干越有劲。

    而本场比赛的裁判,还有场外围观的江城与周边各厂的厂长和高工,目光都不免被红旗厂这一组吸引。

    无他,进度太快了。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明显领先,几乎到了一骑绝尘的程度。

    即使是所有人给予厚望的仪器仪表厂,进度也是明显落后的,这让期待两厂龙争虎斗画面的人都错愕不已,不敢置信。

    “怎么这么快?”

    “这可是比技术,总不能是搞噱头吧?”

    “刚刚最开始,别人都还在讨论方案,我看红旗厂的队伍就开始了。”

    “老温,你们不会提前练过这个题目吧?”

    温东鸣就不爱听了:“说的好像我们提前给厂子弟透题一样,说这话之前,你先好好打听打听,我们红旗厂带队的队长林巧枝是谁?”

    这话一出,脸色黑得堪比王柏强的霍丰,脸色陡然一失色:“温东鸣!”

    这只老狐狸,一开始就是奔着团体赛和总分来的!

    他肯定早就预料到这个情况了。

    特意从一开始赛程赛制就给他下套,还故布疑阵、用语言和表情误导他,让他以为红旗厂就是想占一占压岁数的便宜。

    温老贼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并驾齐驱,或者追赶上来,他从来要的,就是把仪器仪表厂狠狠压下去!

    团队赛,除了每个队员的实力,最关键的,比得是整个团队的大脑核心!

    对上猛然失色的死对头,温东鸣的表情就显得云淡风轻多了,他怎么可能不了解自家宝贝苗苗的情况嘛,都是多少年的老对手了,霍丰还是这样好骗,他笑呵呵地回应对方喊他的名字:“诶~”

    霍丰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场外各个厂长和高工之间,已然是一阵三五成群的交头接耳,流传着更多关于林巧枝的消息,都是只看看报纸得不到的、行内口口相传的细节和信息。

    对这次比赛的结果,都各自有了全然不同的预期。

    时间渐过。

    各个单位处理该赛题的进度不尽相同。

    林巧枝看着初步组装后的齿轮箱,微微屏住呼吸,手动转动齿轮组测试流畅度。

    第65章  林巧枝志高气扬、赤心报国的十八岁

    在八名红旗厂选手紧张包围的目光注视下。

    齿轮箱的一个个小齿轮精密啮合, 转动起来。

    “咔哒咔哒——”

    声音不对!

    林巧枝眼眸一凝,她目光在周围一众工具中扫过,没有平日她练习听音时常用的中空铜棒, 拿了一把扳手,她附身低头, 一头搭在齿轮箱上, 一头抵在下颚骨头处。

    她微微眯起眼,继续用手转动齿轮,边听这细微的杂音,边观察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以她们做的精度。

    即使是高速旋转,也不会出现这种声音。

    较慢的手动转动, 应该是丝滑无声的才对。

    萧隆等人登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林巧枝在操作台前检查齿轮箱。

    有些紧张地扯扯领子,或者无意识抿住发干的嘴唇。

    林巧枝听着,把其中一段齿轮组拆下来, 一个个单独测试,观察其中的问题。

    负责这一段齿轮的队员, 顿时紧张起来, 呼吸和神色发紧。

    林巧枝注意到他的紧绷,安抚道:“没事,你做的这段技术精度非常高,超过要求的技术水平了。”

    “那为什么会……?”仍旧有些不安的握了握锉刀,那怎么会一到这部分就出问题?

    林巧枝又逐一检查了一段,揽下了责任:“我的问题。”

    她打磨了其中两个齿轮,又重新把齿轮安装回去, 进行力线的细微调整:“偏移的电机会比原来更多压缩了原本齿轮箱空间,调整后, 你这部分受影响了而已,不用担心。”

    感觉到萧隆拍拍他的肩膀,又听林巧枝主动承担这份责任,他缓缓松了一口气,他不敢想如果最后比赛因为他这里没做好功亏一篑,大好局面毁于一旦,该怎么办才好。

    “那好调整吗?”缓和了紧张的情绪,他关切道,主动提出,“这部分我最熟悉,如果有什么需要改的,都可以跟我提。”

    林巧枝正在调整这一组齿轮,观察情况,同时说:“做三片备用吧,以防在电机高速旋转下出问题,随时可以更换替补。”

    “我给你把修改部分标出来。”林巧枝伸手拿过这组齿轮的图纸数据。

    “好嘞!”

    林巧枝见他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地去做备用替换齿轮,又回过头,继续做功能测试。

    萧隆帮忙扶着,做精度复测:“多人同时加工不同模块,还是容易出现基准不统一的问题。”

    林巧枝指出一处让他微调,眉目沉定道:“没有关系,我在非关键配合面,预埋了3处可调节顶丝,就是留到最后这个微调阶段,用于补偿累积误差。”

    萧隆……想到她几乎拿到赛题就带队开工,实在是想不到她哪来的时间考虑这么多,他嘴唇翕动,最后还是没说出什么,只拿起细锉刀去处理那一丝需微调处了。

    又是半小时。

    林巧枝看着眼前完成的工件。

    “都上手试试吧,没问题咱们就提交成品了。”她直起腰,扭了下脖子活动一下。

    林巧枝侧身让出了位置,七名队员都上手试了试,用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去转动齿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