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50-60(第20/25页)
他们学会了才到我们这里,到时候我领着大家伙们去瞧一瞧就知道了!”
这回众人没意见了。
沙沙县县令回到县里,也是废了好一番唇舌才安抚住了百姓。
而犁丘县这边就简单得多了。
“大家伙们不知道,那火炕可真是个好东西啊,真好啊。”
众人就知道了,那铁定是个好东西,好到让他们莫大人嘴里一遍接着一遍地念叨。
三日后,赵丰年便让大胖带着几个卫兵,跟府衙组织的匠人从府衙出发了。
盛富贵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赵丰年动作。
上回府衙的会议盛富贵没有出席,赵丰年本来邀请过他,只是他拿乔,说自己身体不适,偶感风寒,赵丰年索性成全了他,让他好生修养,不着急来府衙,直接给他放了假,时间不定。
盛富贵本因为赵丰年重用杨菱而不高兴,见他想召集底下县令,便想着给他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想做好知府还要靠他这个通判,又让人散布谣言,就是让赵丰年做不下去来请他。
谁知道等了好些天,没见人来请,反而听说了知府大人要在各县推行什么火炕。
盛富贵当即就怒了,连忙喊来了府衙的眼线。
“小的不过是个典吏,而且赵大人除了让我们传话,也不叫我们参与重事,上回那什么会议,我们都在外头,不让进去,就这样,还罚了李家分支的两个小辈呢,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赵大人说了,您上了岁数,毕竟身体不好,既然病了,就不用去府衙了,让您好生在家里休息。”
盛富贵拍桌而起,“好个黄口小儿!真当自己是知府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我要让他好好看看,这北定府到底谁当家做主的!”
第59章 第59章剩下两个县
这边,沙沙县第一个火炕也盘好了,因好奇围过来的百姓们看着那平平无奇的土炕,面面相觑。
第一个站出来当示范的这户人家是沙沙县县令的侄子沙大头家,沙大头本来心里也慌张害怕,就怕赔了土砖不算还要搭补粮食银子进去,只不过为了支持县令大伯,才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府衙里的人在他家屋子里捣腾的时候,他吓得都不敢靠近,此时看着好好的土砖块被用在了屋里,床都没了,还垒了个土砖台子出来,当即就觉得委屈伤心。
“这还是打算留着开春补屋后墙的土砖呢”沙大头看着东西心里都在滴血。
他媳妇见了他这模样,连忙提醒他注意一下,人都还在呢。
沙大头努力挤出笑来,“各,各位大人,这样就好了是吧?那是不是没咱什么事了?”
刚才工匠们已经烧过了两次,确认过了没有漏烟才跟大胖禀告,此时大胖听了沙大头的话,知道他是不相信他们,只怕烧灶的时候不在,不过方才其他人也都离得远远的不敢靠近。
“这炕再过两三天就能用了,接下来去哪家?”
周围凑热闹的人忍住先跑路的冲动,都不敢说话了,还是县令沙不多站了出来苦心劝说,这才又有几家表示愿意。
大胖看了又是一阵若有所思。
等到了第二家,抹过第一遍泥巴,准备第二次测试烧火的时候,大胖便叫了几个人进来,让他们摸一摸这半成品的火炕。
“到时候你们外头灶台烧饭,里头的热气都会通过管道进到这个炕里,吃饭的时候,往炕桌上一坐,不知道多舒坦,就是晚上临睡前,添一把柴火的事,一整个晚上都是暖的,到了早上,外头烧热水,里面便又热了,别管外头怎样的冰天雪地,这屋子里都是暖的,你们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
自己感受到的自然比听到的更真实,当即明白了个中诀窍的百姓顿时就兴奋了,尤其是刚才上手摸的。
“诶呀,还真是,我说刚才怎么好像是暖的!”
“那这么说,还真是好东西呢!”
大胖再接再厉,“这还只是试验一下是不是漏了烟,等后面泥巴都干透了,再烧上炕,那才叫暖和,不过,你们也得留意着,要是炕里漏了烟了,晚上睡觉没留意是要害死人的,一定要及时告诉村里县里,补上后确定不漏烟才能继续用!”
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后面赶过来瞧热闹的没瞧上,七嘴八舌问了一遍遍。
“哎呀,是真的,当时我的手就觉得不对劲,怎么手底下的砖就暖了呢,这回府衙的大人们可没骗我们!”
“不收钱,那些大人们先给咱们做个叫那啥示范的,就是挨个教,教会了,村里组织人去各家盘呢!”
“什么拉人去做苦力,我听胖大人说了,那是要一家出一个人学堆肥,说是对庄稼地好的东西!”
“你们就别问了,总归是府衙的大人还在呢,你们自己瞧去不就行了?”
可不是这个理。
于是,大胖发现跟着凑热闹的百姓队伍是越来越庞大了。
每做好一家,都一定会有人想方设法摸一手,然后大叫“我摸到了,真的是热的!”,紧随着人群就会传来惊呼赞叹声,乐此不疲。
沙不多担心府城来的大人不开心,忙跟大胖解释。
“大人莫要怪罪,大家也是是在高兴,高兴的过头了,北地严寒,一到冬天就冰天雪地,每年冬天过去,前头还一起干活说笑的人就再也见不到了,家里人也好,邻居也好,除了默默给他们寻张草席埋了,也做不了什么,如今有了这火炕,今年一定不会有人再冻死了,感谢老天爷,感谢他送来了赵大人,送来了你们。”
大胖方才还觉得这些人好笑,听了沙县令的话,心里忽然就变得沉重了,也明白了,为何赵丰年一定要自己掏钱也要把火炕推行下去。
而另一边的犁丘县也差不多如此,这边是赵青青带人前来,杨菱为辅。
起初杨菱对赵青青区区一女子担任典吏还颇有微词,只是在看到赵青青不过短短三日便将北地近两年来的税收跟人口变化都整理清楚交给赵丰年,便觉得她确实是有些能干,等这回来了犁丘县推行火炕,看她不过三言两语便让犁丘县上下对新任知府大人感激不已,顿时不敢小瞧了她去。
“赵大人心疼北地百姓,也知道以往大家过的什么日子,这才想到了火炕,不惜自己掏钱,唯一的要求也不过是开春后能让大家准许他帮大家把地种好,你们犁丘县、沙沙县,还
有小河县几位大人都是爱民如子的,身体力行一起帮助百姓,今日看着百姓们这样高兴,我也高兴,知府大人知道了,定然也十分开心,
只是,也不怕莫大人笑话,看到这里的百姓开心,我这心里就格外心疼牧县跟五树县的百姓,知府大人请两县的县令商议推行火炕之事,他们推辞不过来,大人想去两个县吧,却又怕被拒之门外,可是,到底百姓无辜,不光是知府大人,就是我这心里,也常常感叹,都是一个北地的,怎么您几位这般明事理,为百姓着想,而那两县的县令却哎,百姓无辜啊,莫大人以为呢?”
莫东西还没说话,一旁的小河县何县丞就眼眶湿润了,“大人说的有道理,百姓何其无辜啊,难为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