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50-60(第21/25页)

大人记挂五树县跟牧县,这冷存真跟拓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那些错事是以前的知府做的,跟如今的知府大人又有什么关系,何必硬咬着旧时的事不放!”

    赵青青也一脸赞同,“可不是,只是他们如今认定了,我们大人毕竟才来不久,又知晓他们是为了百姓,总不好真的将二人抓起来。”

    “还,还要抓人啊?”何县丞惊讶又害怕。

    赵青青安抚一笑,“倘若真因为他二人,误了两县百姓性命,赵大人也不能不罚呀,否则如何跟朝廷交代?如何跟百姓交代?您二位说是也不是?罢了,我们先紧着这头,便不说那扫兴伤心的事了。”

    赵青青往前走了几步。

    后头的莫东西瞪了一眼何县丞,“你眼睛里是也有条何不成?说着就哭了,啧啧。”

    何县丞今日带了人来就是来看盘火炕到底怎么个流程以及劝说县民的,闻言也不乐意了,“那是府衙的大人说的有道理,其实我们谁不知道,贸然轻信府衙是个什么下场,只是,我觉着这回的赵大人是真的不一样,你整日这个不得罪,哪个讨好的,就真看不出来,他这是为了百姓?”

    “我怎么就看不出来了?日久见人心,只是这一事,还不足以让我服气,而且,冷存真那个性子,谁说的通?至于拓九,牧县可是戎族人血脉最多的,你怎么知道知府大人就能一视同仁?”

    “你不去就算了,反正我们县还要等两天,我明天就去劝他们,都是一起熬过来的,熬过了戎贼的欺压,还怕熬不过这回了?”

    莫县令留在原地,长叹了一口气。

    而杨菱看着赵青青的目光显得越发复杂。

    “杨知事为何这般看着我?”

    “赵姑娘若为男子,定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赵青青却笑了,“竟不知杨知事这样想,只是,我私以为,我等如今就是在干一番大事业呢。”

    杨菱微愣。

    “杨知事,知府大人要做的事,这些日子你应该也有所察觉,成了也许能记入史册,输了则粉身碎骨,杨知事如今退出还来得及。”

    杨菱没出声,赵青青便继续,“我知北地有王李两家,府衙有盛富贵,一直压着杨大人不得不委曲求全,只是如今天要变了,风浪渐起,杨大人是否要登上我们这艘船一起航行,踏破风浪,全看杨大人自己了。”

    这时候,那头百姓又传来了一阵欢呼声,赵青青笑道,“你看,这是民心。”

    杨菱浑身一惊,顿时觉得有什么破土而出,直接冲到了自己的头顶,还要冲上云霄。

    “此前是我说错了,赵典吏冰雪聪明,即便身为女子,也能做出一番大事。”

    一连数日,几个县都在议论这知府大人的火炕,而这股风也终于刮到了牧县跟五树县。

    五树县,县令冷存真正听底下人说起近来的消息。

    “说是不过做顿饭的功夫,那火炕就暖和起来了,连带着整个屋里都暖洋洋的,大人,何县丞想来没骗咱们,这回的知府大人倒是做了件好事,如今,全县的百姓都在问咱们县什么时候开始盘火炕呢!”

    “这事我知道了。”

    人走后,只见从后面走出了一位身量纤细的妇人,“夫君可要去趟府衙?虽说盛通判传话来让夫君不得给知府大人面子,只是毕竟事关百姓”

    “北地姓李,不姓赵,那姓赵的不过刚来,这番动作也未见李家的参与,怕是得罪了人还不知,我会让他们传话下去,让百姓不要抱有期待。”

    妇人叹了口气。

    而另一边的牧县。

    “我还当何玉那老家伙骗我,既然这样,我立马就去府城找那知府去!”

    “可是大人,盛通判跟李家主都让大人这些日子不要接触府衙那边。”

    “呸,盛富贵跟李均算什么东西,真当把我推上县令的位置我就要对他们言听计从了?大不了不做这个县令了,小爷我照样带着乡亲们活得逍遥自在,我可不是冷假脸那种道貌岸然的家伙,学不来他们那套,叫什么来着,虚什么蛇的!”

    “大人,是‘虚与委蛇’。”

    “知道了知道了,这汉文就是麻烦!”

    赵丰年还不知道牧县县令就要找上门来了,此事正在听大胖几人汇报目前各县火炕普及情况,结束后,赵青青将一本册子递给他。

    “据这些日子实地考察,沙沙县有二千九百户,人口约两万,犁丘县三千五百户,人口两万六,小河县三千八百户,人口三万,都跟两年前差不不多持平。”

    赵大胖很惊讶,“你啥时候统计的?我才知道统计这个词,你就做完啦?”

    赵青青笑了笑,“阿年给我的任务,我让匠人问各村的村长统计来的,没有声张,你不知道也正常。”

    赵大胖一脸钦佩。

    赵丰年笑了,“你们都做得很好,胖哥,粮价我拿到手了,接下来,你去全力宣传火炕,怎么好怎么夸。”

    “你是想要牧县跟五树县找上门来?”赵青青问。

    “不错。”

    “可是,李将军的人都看到过李家跟盛富强的人去找过两村的县令,那两个县令是他们的人,怕是不好说动啊。”大胖一脸气闷。

    “所以,阿年是想要鼓动百姓?让他们不得不服输?”

    赵丰年扬唇,“青姐,果然你应该做的是我的副手。”

    赵青青笑,“我这不是已经做着了吗,既然如此,我去准备东西,将剩下两县的人口户数拿到手。”

    赵大胖看看这个,又看看哪个,更加气闷了。

    “你们这脑子都咋长得?”

    不过几日,北地的百姓都听说了一个叫做“火炕”的东西,据说有了这个,再也不惧风雪天气了,能叫屋里温暖似春,是新来的知府大人不忍百姓冬日里挨冻,特意想出来的法子。

    已经盘上了火炕享受到了火炕好处的几个县百姓听到了都与有荣焉,不住地点头赞同,甚至大夸特夸,而五树县跟牧县这边的百姓羡慕不已地等了几日,却发现府衙的大人们做完了小河县就收拾收拾东西回去了,完全没有来自己县的样子,顿时就着急了,当即催着村长一起去了县衙门。

    “衙门外围了不少百姓,都说要一个说法,怎么还没轮到咱们盘火炕,甚至有说愿意自掏腰包的,大人,您快想想办法啊,不然百姓要闹事的!”

    冷存真咬牙骂了一句赵丰年用计毒焉,又问,“牧县百姓也闹了?”

    “这就不清楚了,不过,听说拓大人一早就去了府衙。”

    “这个拓九!”

    牧县县令确实来了府衙,赵丰年正让人送帖子给王李两家家主,听到说牧县县令来了,便笑了。

    “来得还挺快,请人到偏堂去,我马上到  。”

    赵丰年走到偏堂,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郎坐在那里,他五官立体俊朗,不似中原人的流畅,一脸连桀骜不驯,像草原上飞驰的野马,又像山林里凶猛的野狼,就是不像一县之主。

    “你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