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40-50(第13/17页)
么,姑娘们基本上都会照做。
但史苗觉得,还是要和孩子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初衷。
史苗看着渐渐燃到头的豆杆儿和稻草,语重心长:
“人家都说,千金小姐是娇客,本该十指不沾阳春水。你父亲一走,我才知道什么叫人有旦夕祸福,母亲教你们做这些,只是担心哪一日咱家遭了变故,你们也能有个谋生的本事,旁的不用说,起码能分得清菜蔬,种点东西糊口。”
史苗这一番话,让本来欢欣好奇的姑娘们面容都变得沉静起来。
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
倘若荣国府真的沦落到姑娘少爷亲自种地那一刻,这个家想必也是七零八落,潦倒得不成样子。
一个嬷嬷赶忙赔笑道:“太太和姑娘们都是有大福气的人,短了谁都不会短了太太和姑娘们。”
怎么不会短了呢?并非史苗耸人听闻。
就连帝王之家都逃不过。
原著若能写完,最后必定是飞鸟各投林,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荣国府的子孙后代能落个平安种地有饭吃都算是善终。
看看巧姐儿,若没遇刘姥姥搭救,最后又是个什么结果?
史苗冷笑道:“万里长城如今还在呢,秦始皇可还见?莫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当王君的,也有被饿死的,世事无常,谁能说得准。”
一个伶俐的媳妇赶紧拉着婆子往身后藏:“可闭嘴吧!”
瞧瞧,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出头的椽子可不就差点烂了。
草木灰马上就烧完了,史苗又让人把这些灰铲掉。
史苗指了指靠墙角的一片,这几片是姑娘们挑剩下的。
将来要是贾赦和贾政来了,刚好他们还能分到一块。
史苗特意走到冒着热气的地块旁边:“这一片留着,不用清。我想瞧瞧,留下这些灰,会不会烧苗。”
没想到太太还知道‘烧苗’,草木灰太多,确实会烧苗。
史苗又给几个丫头解释了一下:“这就叫对照组,控制变量法。”
“变量,就是变化的量,就像这片地我留着草木灰,与旁边那块地种一样的菜,浇水、施肥都一样,最后看它们长势如何,就能知道草木灰对菜蔬生长的影响。”
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包括当先生的白琪。
白湘湘很快就举一反三:“如果种一样的菜,浇不同的水量,就是浇水对菜的影响了?”
史苗点头:“湘湘说得没错,不过我们还要保证浇水时间和频率相同,在种植过程中没有恶劣天气和严重虫害。”
贾敏露出崇敬的目光:“母亲你真厉害,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史苗眨眨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有时,还是要自己琢磨。”
史苗又带着几人往外走,穿过几道门,最后从后院出去,面前一片开阔,修整好的田垄方方正正,上面插着很多标牌。
贾姝笑道:“我还在奇怪,先前我们写的牌子哪儿去了,原来在这里。”
一个媳妇道:“姑娘们是从前面来的,当然看不见。”
史苗当下就有一种。
姑娘们,这是我为你们弄出来的菜地错觉。
还好她谨记自己穿到的是国公夫人身份,才没逗比的演出来。
清了清嗓子:“咱们先开始育种,后面我们再慢慢把册子填起来,记录你们种的菜生长状况。”
众人都很好奇:“这些……都种了是什么?!”
来到了自己的专业范围,史苗脸上有几分骄傲:“更大的试验田?!”
“这些是我让王大丫领着人种的。”
王大丫办事确实很利落,尤其在识字加成以后,基本上都能把史苗的要求贯彻到位。
她领着庄子上的媳妇做活,这些媳妇能在太太面前露脸,面上很有光彩,在家中都硬气许多。
没法子,家中主事的是太太,男人不方便到太太跟前说话。
当然也有对王大丫不太服的,都卯足了劲儿想在太太跟前表现。
奈何她们不识字,又听说这回太太把教书先生也带来了,不知道会不会像王大丫说的一样,教人读书写字。
她们自己还好说,要是能让家里的丫头小子,也像王大丫一样学会认字写字,再种好地,就看如今太太对种地下的心思,将来还愁没前途?
白琪有些好奇:“太太种这么多作物,是有更远的计划吗?”
史苗笑道:“这么几样,实则算不上多,我是有些育种的想法。”
白琪皱了皱眉,“育种?”
虽然她这些年和女儿相依为命,也会在院子中种点东西,但她对农事算不上了解。
她以前没怎么留意过种子这件事,似乎是邻居的大婶给了她一些。
至于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她完全不知道。
史苗叹了一口气道:“说是育种,更像是选种。”
“平民百姓之家,土地有限,试错成本低,有时候就算
有了好种子,新作物,也不敢尝试。”
“再有些人,或是因为种植方式不对,本来可以丰收的东西,最后颗粒无收。”
育种花费的时间太长了,当下的条件又有限,就算她真的长了金手指,成功把杂交育种搞出来,如今发生产力和农庄规模,不支持产出能够全国民众种植的种子,况且史苗实在是个半吊子没出师的农学生,当年在学校里又不是育种方向。
所以史苗现在做的事,勉强算是试重选种,如果有好的品种,摸清楚适合的种植方法,再慢慢推广开。
院子里面的那几片,只是让孩子们练练手,外面这片大的才是正儿八经的试验田,史苗让她们试种的都是粮食作物。
当下先研究吃饱的问题最要紧。
史苗又道:“我虽不才,家中有田地,又有能种地的人,就让她们试一试,记录下来,兴许对想要种地的人有用。”
史苗看过现在的一些农书,记录得不够详细,有些种地的方法甚至是错的。
还有一些搞什么祭祀除虫害的操作。
大约是真正种地的农人很少有能识字的,所以一些细节种植经验,虫害防治只能靠口口相传或是慢慢摸索。
史苗说着用手摸了摸这块地势略凹陷的地,湿度太大了,偏巧种的又是土豆,很有可能会被淹坏。
史苗拈起一块泥,在手上搓了搓。
“这一片种的不合适,地太潮湿,恐怕后面会坏掉……”
土豆种来之不易,史苗对负责这一片田的媳妇道:“挖出来,换到上面那片地,浇水不要过多。”
第49章
史苗又接着巡视其他几个地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不如刚刚那块严重。
在湿润的江南种番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