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1190-1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1190-1200(第8/20页)

在数年内零落,留下开垦后的熟田等待后人接手,这才是正常的结果。而如铁城这里,内部商议定下的策略,就是严格按照考察结果行事,取前几个村落栽培,打造出环绕如铁城的小镇——这些小镇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手,就是从那些被淘汰的村子,自然衰败的过程中吸纳过去的。

    别看万义似乎对柳十一另眼相看,也给三家村描绘了一个不错的未来,但在这事儿上,领导都像是花间浪子,好话是见了谁都说的,最后能不能落在实处,就还得看考察下来,你们村子到底处于那个梯队了。

    柳十一说,请如铁城派个精干的教书先生驻村,想得倒美!三家村算什么东西,也配让干练吏目长期驻村?不知道能干的吏目,在如铁城也是紧缺资源吗?小小一个北官移民的村子,就是全村死绝了,对如铁城又有什么影响?好人才轮得到你么?

    三家村的等级,也就只配划拉些白茂才这等级的货色过去了——一样是在本土存身不住,为了更好的发展,主动申请到黄金地来教书的书呆子。这个人,只要和他交谈过几句,对他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学问可能是还不错的,但照本宣科,性格非常古板,就像是旧式的老书生,连书都不能指望他教好——这人只会按着他学到的那一套来教人,但教小孩是可以的,教成人效果就很差,因为性子的缘故,还不肯改那。

    其实他更适合在买地的繁华地区,专门担任蒙童的扫盲教师,但这个范围就很狭窄了,越是买地核心地带,想要留下的就越是能人,都是多面手,他这样的性子和能力,根本竞争不过,所以在资源分配上就形成了一个倒错——可以教各种年龄段的老师,能力高性格好,都留在买地,可能专门就教蒙童了,而只适合教蒙童的白茂才,则不得不来到黄金地,去接触各个年龄层的学生。

    说起来是有些荒谬,但这种人才的自然流向,连六姐都没有办法,遑论他人了,这人来了黄金地,也不能把他送去喂狼吧?黄金地这里的人才,比他好很多的也没几个,都是些下脚料,修修改改将就用罢了。事实上,万义把他派去三家村,也是因为不怎么看好三家村的将来,所以不愿浪费相对较好的先生——

    就当这白茂才是给柳十一的第一个考验好了,这块下脚料,修修还能用,只是太硬了,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让白茂才去三家村吃吃苦,倘若柳十一能修好白茂才,那就是意外之喜,倘若不成,那也无所谓,环绕如铁城的北官移民村子有十来个,只要有三个发展成镇子,为如铁城把守门户即可,如铁城现在是在广撒种,等着看谁先冒头那。

    第一年的扫盲班成绩,惨不忍睹,三家村的人大感羞惭,其实是在如铁城意料之中的。白茂才根本不会教成年人,只一味死守那套针对记忆力好,脑子活泛的孩童的教学规范,还当这是自己有操守,自以为清高。第一年的成绩,也算是在磨合吧,柳十一那会儿也刚接手村子,忙分田都忙不过来呢。

    到了第二年,三家村的粮食产粮提上来,开始有点亮眼之后,如铁城的高层,这才开始对三家村的情况多留意了几分,把数据看得比较仔细,而不是随意一瞥,就锁到办公桌里去了,还是会细看总数字底下的小项,发掘出里头的亮点来。

    别的不说,就是这扫盲班的成绩,除了总人均成绩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数据是‘重点人群合格率’——这数字划分得也很简单粗暴,以四十岁为一个槛,四十岁以上的人,也干不得多少年活了,上了五十岁还有体力干重农活的那是凤毛麟角。

    而有个冷酷的数字是黄金地的人均寿命——在这缺医少药的地方,人均寿命是很低的,能活到六十岁的都少,这样的人,是否能被扫盲,其实已经没那么要紧了。

    如铁城更关注的是三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下的年轻百姓,他们融入买式规矩的速度。十岁以下当然就更重要了,不过在北官村子里,这样的孩子基本没有,能过来垦荒的肯定都是当打之年的壮劳力。

    要说总合格率,三家村在北官村子里也还是不能排第一,没有办法,他们是以族为单位迁徙来的,必然携带了很多有威望的耆老,但要说到重点人群合格率,这就很亮眼了,居然达到九成五以上——这个数字,那是远远把其余村子都甩在后头了。

    其实,就算是买地本土的村子,要说一村人两年内都考过扫盲班,也有点难,周老七在叙州做过类似的工作,他是有心得的,摇头晃脑地说,“首先就要去掉一多半的傻子,心不在读书上的,再要去掉一小半老人,学什么都慢的。

    最开始第一年,就能把聪明的都挑出来,这些人走了以后,留下的就全是笨的,和聪明人比较起来,那简直就像是两种脑子!这些人,五七八年内,都能学会说官话,这就不错了,拼音能学会的,脑子便很好使,再往前走一步,能认得字的,在村里就算是能人啦。”

    要这么说,北官村子,其实多数还少了一个官话的障碍,他们本来说的就是官话,只是需要学习拼音而已,但即便如此,在聪明人合格之后,余下那些差生的表现,仍然不是简单能用时间去填平的。

    可能第一年的合格率,在第二年能往上再提个百分之十,就算是很不错了(第一年合格者第二年也可以参加考试来提高通过率,这也是为了激励他们别放下学问),而三家村这里是直接翻了两三倍。倘若不是作弊,背后定有因由——

    “这要不是今年的这个考核形式,很难作弊,且那白茂才人缘又不好,我都要这般猜疑了。”

    周老七也是笑道,“我猜,柳十一他们必定是在背后使了手段,把成绩和什么绑定在一起了,这才让大家玩了命的读书,其实你说这些人,笨也不是真的笨,真要说学不会就性命难保,那也都能学会,只是眼界有限,很难把自己的努力,和村子的将来联系在一起罢了,听着是这个道理,转头就又从心上滑开了,留不下什么痕迹来。”

    “世间庸人往往如此,所以才要用种种利益来诱惑约束他们——或者说,你我岂非也一样身在局中?”

    万义呵呵一笑,也是揭开了谜底,“白茂才在信里说了,他和柳十一一番合计,是说起了村里的婚事问题,以婚事为诱饵,把扫盲考试成绩,作为村里做媒拉纤的顺序——”

    说到这里,周老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也是朗声长笑了起来,“明白了,明白了!原来还是这酒色财气,人生常态!如此倒也说得通了,别的什么吃食享受,什么田地火铳,哪里比得上这婚事两字。他们俩人,也算是拿捏到了这些单身汉的命门啊!”

    “然则。”他也很快好奇了起来,“如今黄金地整个北官移民也好,就是我们如铁城百姓、鞑靼移民甚至是黑大汉都是一般,只要是移民,那就是男多女少,比例非常悬殊,甚至可以达到男七女三——想要婚配,在黄金地比买地还更难得多!他们打算怎么去兑现自己的诺言那?”

    的确,这话也是说出了黄金地的一个隐患——当然,在现在要说之后会如何发展,那还为时尚早,但起码在现在来看,如果这个趋势不改变的话,眼下这批拓荒者都有极大概率会单身终老,把自己辛苦一辈子开垦出来的田地留给陌生人——如果是留给族里的血脉,那都说明情况比预想得好了,如今的男女比例来说,一个村,一个家族通通绝种都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如果只是北官移民无法成亲,这也就罢了,这个现象之普遍,其实令章叠翠已经开始忧心了——除开别的考量之外,还有一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