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60-70(第22/29页)

  “若不是林闻安,我便不要了。”

    这句话被她如此认真又平常地说了出来,却不知对他是多大的震动,他强忍着才没回过头去看她,可是……最终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悸动,只能出神地将姚得水的脑袋揉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把姚得水揉成了一个炸毛栗子驴,都开始生气地刨蹄子了,他才惊觉自己在做什么,又赶忙将它的头毛捋顺。

    此时,由如意想到姚得水那样子,林闻安不觉又笑了。

    姚如意真不知他涂个臭膏子能有什么可笑的?好容易屏着气涂完,她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唇边,朝他“嘘”了一声,神色极严肃。随即矮身蹲下,扶着货架,蹑手蹑脚蹲挪到铺子门口,探出半个脑袋,朝院中张望。

    姚爷爷虽已被她哄得回转了大半过来,但只要一见她跟林闻安腻腻乎乎的,还是忍不住眉头直跳、拿眼瞪人。

    姚如意便无奈地问:“您不是都答应了么?”

    而且林叔叔都去寻媒人来将礼数补全了,怎么还不许呢?

    谁知,姚爷爷竟然耍赖皮,还装傻:“我答应什么了?我不记得了,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你给我把手撒开!”

    姚如意气坏了。

    但也没法子,谁让他是阿爷呢,他不讲道理也是她阿爷呢。

    见姚爷爷和铁包金都不在,院子里一如既往宁静安然,只有丛辛一人正给黄瓜架打顶,她这才松了松肩,又依原路这么蹲着挪回来。

    她凑到他耳边,温热的气息低低地从他耳廓上拂过:“我先出去,你等膏子干透了再出来,便不会被阿爷发现了。”

    林闻安点点头。

    她蹲着转身,刚挪开几步,忽地又停住,折了回来。

    林闻安仍坐着,以为她有话,便抬眼疑惑地望她。不料她做贼似的伸长脖子朝窗外睃巡几眼,见也无人经过,便几步靠近了他,低头俯身,两眼亮亮地笑着,小声地说:“忍不住啦,让我亲一口!”

    这话都没说完,手已不由分说捧住他的脸,在他颊上贴着亲了一下。之后还不罢休,趁着林闻安怔忪,揪住他衣襟,做出凶巴巴的样子:“你这几日总躲我作甚?手不让牵,抱也不给抱,忒可恶!你再躲着试试……”

    她横着手掌,作势在他脖子前一划,喉咙里哼了一声。

    林闻安被她亲得懵了,心也险些从这喉咙口倒飞出去,她见他这样儿,自己倒又忍俊不禁,满足又得意凑过来,这回变得更轻柔更为恋恋不舍了,小猫儿似的在他唇上飞快一贴:“我走了!”

    说着便高高兴兴的,跟占了多大便宜似的,脚步轻快地跑了出去。

    林闻安望着那消失在门框边的背影,在原地怔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抬起手,指尖轻轻碰了碰自己的脸颊,又碰了碰嘴唇。

    自打被先生武力“敲打”过一番后,林闻安便谨守承诺,想着未正式定亲之前,不能再有逾矩之举。另一头,他阿爹林逐也在尽力弥补,在众人都在为春闱沸腾喜悦之时,不动声色地请动了汴京城里有名的宁媒人,打了一对金雁,上姚家去提亲说合。

    看到了媒人,也看到了带来的足金大雁,那不论如意如何用美食投喂、好言好语解释劝慰都不为所动的姚启钊的脸色,这时才算真正松动了。

    如意虽说得有点道理,但……这才是正理儿嘛!

    如今庚帖已换,拿去合八字、择吉日了,两人之事总算向前迈了一大步。本以为即将定亲,先生会松口,但他仍然盯得紧,两人即便是为了编纂书册之事正经交谈,先生也会牵着狗,极为“不经意”地在窗外路过。

    有时还会打个呼哨,派铁包金嗅着味道过来查岗。

    这几日,林闻安照常往来,心头那根弦却也绷着。偶有无人处,如意眨眨眼,想悄悄拉他的手,他便下意识有些躲闪。

    没成想,这点躲闪,全被如意记在了账上。

    今日才有这番“发作”。

    为此林闻安也十分苦恼,一面是先生仍虎视眈眈,他不能违背答应了先生的话,一面又是如意的话,他似乎哪边都不能不听……可听他爹说,最宜过定的吉日约莫得定在六月里,算起来,还得等上六十多日。

    这日子……可要怎么挨到夏天呢?

    林闻安坐在那儿,眉头微蹙,苦苦思索了半晌,窗外忽地传来人声,是姚如意与周榉木师徒几个谈话的声音,便起身走到铺子的窗边去看她。

    她站在知行斋门口,手里卷着一大摞图纸,仰着脸跟周榉木比划。她个子不高,劲头却足,一会儿踮起脚,两只手大大地画了个圆;一会儿又小跑几步,指着那老屋檐角,说着什么。

    日头斜照,映得她鬓角几缕碎发亮,连眉目也被春日照亮似的,神采奕奕。周榉木入神地听着她的话,一路点着头,师徒几个跟着她,抬脚迈步,便都进了知行斋的门里。

    巷里霎时空了。

    王雍正巧微服过来,堂堂府尹大人,身边一个人没带,穿了件朴素的粗布袍子,背着手便悠悠进了姚记杂货铺,便见好友倚在窗边,对着空巷看得静静出神,他便走到他身侧,也探头顺着他目光看去,却什么也没看见,一脸疑惑问道:“这巷子,有什么好看的?”

    林闻安这才发觉身边多了个人,歪头又看了看已无人影的巷子,才挑了挑眉微笑着回应道:“好看啊,怎么不好看?”

    王雍撇了撇嘴。

    “你来做什么?”林闻安收回了目光。

    王雍朝巷子外努努嘴,压低了声:“御驾在外头呢。官家同鲁王殿下要微服去玉津园春猎,约你一块儿去呢。”

    林闻安略一沉吟。玉津园不远,在南薰门外,倒不算麻烦。若要去陈留那样的远郊山林,他便懒得动了。只多问一句:“可叫人戒严了?”

    王雍摇头笑道:“自然没有,官家的脾性你还不清楚?他若是要驱逐百姓,仅供他一人享乐,何必微服出来?”

    林闻安也想到了,点点头,那还是随着去吧。

    玉津园在城南南薰门外,原是后周旧苑,太祖朝时扩建,之后便成了皇帝游幸、宴射和观稼之所。园内设有兽圈和禽笼,豢养着来自天竺的狻猊、交趾的驯象等珍禽异兽。

    但玉津园也并非什么神秘的皇家园林,自打官家登基后,他便下旨,每年上巳节、寒食、清明、浴佛节等大小节日,皇家的玉津园、琼林苑、宜春苑都会对平民开放,供游人踏春游玩。

    更别提原是皇家池沼的金明池,除了每年演武时那几个月要训练水军时,平日里也都供给百姓们春夏戏水、赛龙舟,秋冬嬉冰演关扑了。

    官家与先帝不同之处也在此,他身为太子时曾多次溜出宫禁见过民间疾苦与平民的日子,对于官吏与士族,他心里更为怜悯市井百姓。

    宫变时,东宫属臣惨遭晋王叛党屠戮,汴京城中的百姓却有不少暗中为囚禁中的官家传递消息的,甚至还有人冒着杀头的风险,偷偷开了地窖,收容接济太子党官吏。

    登基后,官家没忘了拥戴他的臣民,将自己的所有园林皇苑尽数开放,还允许百姓在御街、宫门附近摆摊儿做生意,从不许禁军驱逐。即便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