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60-70(第24/29页)
孟员外已经大喊着,左突右挤地直冲了过去。
待看清扑到眼前的人影,尤嫂子干裂起皮的嘴唇不由哆嗦了起来,也赶忙张开瘦了不少的双臂,一把将冲着她就要从孟员外肩头直扑下来的女儿死死搂进怀里。
熟悉的怀抱令茉莉已经哭得更为厉害,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在她心中积攒了半年的念想、担忧、惊怕,全都在此刻,毫无保留地倾泻了出来。
梦里都是骗人的,没死呢,都好好的呢。
爹娘终于回来了。
第69章 寻常事 从此,便不再去想了。
尤嫂子等人回来是夹巷里一桩大喜事,合该庆贺庆贺,但两夫妻的形容委实太凄惨,接到人回去的路上,俞婶子摸了一把尤嫂子本来就细瘦的臂膀,摸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只觉着就摸到一层薄薄皮贴着骨头。
不论是街坊们想摆酒洗尘,还是朝廷的宴饮恩赏,在见过回来的人后,都贴心地将这些暂且推后,先教众人好生将养。
迎了尤嫂子夫妇俩回来,大伙儿拿艾草叶子把两人周身都打了一遍,又请道观的炎道士来绕着二人念了些听不懂的经文,烧了黄符,最后念叨着百病全消、平平安安之类的词儿,夫妻两个总算回了阔别了半年的家。
尤嫂子牵着茉莉一进门,嘴边高兴的笑便僵了,眉头也锁紧了。
院子里,花木无人修剪,长得龇牙咧嘴;墙角煤饼灰积了一堆,旁边水缸边的墙面上还长霉了,地砖缝里的青苔也未刮净。门廊、房梁、窗纸和窗框的缝隙里,全蒙着灰!灰!
进屋一看,茉莉的衣裳也是,竟未曾按上衫下裙、四季分明、成套成套地叠成整齐豆腐块收进衣箱里,乱七八糟混杂不堪地塞在了里头。
尤嫂子只是看了一眼都快晕过去了。
灶房里就更不堪,锅底黢黑,灶台边满是油渍,锅碗瓢盆收进橱柜里怎么也没分门别类呢?第一层该放碟子勺子第二层要放碗第三层才放酱菜!油盐酱醋也要按瓶瓶罐罐的高矮胖瘦排好啊!抹布呢?天爷!她那分门别类、各有用处的十几条抹布呢?怎么就剩两条孤零零挂着了!
即便做不到她这般细致,那洗碗的也得三条,擦灶台的两条,擦锅的一条,擦桌子的一条,还有擦酱油瓶子的一条啊?还有扫地的笤帚、墩布也是,扫了院子不能扫屋子的,怎么都混在一堆呢?
尤嫂子只觉天旋地转,这半载的奔波劳顿、水土不服,竟都不及眼前这她眼里脏乱不堪的家中景象令她痛苦了。
她瞪着眼,手微微发颤,屋里转了一圈,实在捱不住,立时便要动手归置。亏得薛阿婆深知她脾性,死命拦着,还厉声呵斥了几声,硬是把她推进里屋歇息,才算勉强摁住了。
但尤嫂子也仅仅在屋里睡了一个时辰,两眼一睁,便扎紧发髻,挽起袖口,风风火火操持起来。谁劝都没用,家里没弄干净,她睡觉都不安生,方才做梦都在打扫房子!
薛阿婆、茉莉、尤医正,通通被她赶出门。她也不是非要一个人干,实是亲娘也罢,相公也罢,在她瞧来,都不如她打扫得干净,留在屋里反倒添乱。他们动过手的地界,她回头还得找补,重来一遍,更费工夫。
听见尤家乒里乓啷、灰尘漫天的大扫除声音,姚如意默默给那被扫地出门的祖孙三人各盛了一碗杂蔬煮,唤他们进自家杂货铺里吃。
薛阿婆瞅瞅女婿,又看看一脸呆滞的茉莉,无奈地摇摇头。
三人默默吃着杂蔬煮,听着家里的声响愈发大了,伸出头看去,尤嫂子竟然将家里的桌椅板凳通通都移到家门口来了,看来不把家里重新抹得一尘不染,她是睡不着觉的。
薛阿婆见状,肩膀一抖,立时对尤医正道:“我明儿就家去。”
尤医正忙搁下碗,咽下嘴里的吃食,诚心地挽留:“娘何必如此匆忙?我与青琅才归家一日,娘多住几日,一家子也好团聚。”
薛阿婆坚定地摇摇头:“我与青琅过不到一块儿去,她像他爹,我随心所欲惯了,她在家,我便是掉一根头发都得赶忙捡起来,否则她能跟她爹一样,跟在我屁股后头一路收拾,受不了,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日子。”
喝过水的杯子立刻要冲刷、坐过人的椅子也要擦一遍、每日都要刷洗地砖,每日洗晒的衣裳也要当日午时之前便收叠下来规整清爽,薛阿婆实在想不通,衣裳上午叠与下午叠有何分别?自己这样一个随性之人怎会生出一个如此苛刻细微的女儿。
幸好闺女嫁出去了,夫家还都喜爱着她。
尤医正只好讪笑。
他成亲那么多年了,倒是早习惯了。成亲之后,他连修剪胡子都会小心翼翼地垫着帕子,末了还得蹲下身细细检视,确无一根遗落方罢。衣帽鞋子也是,会在门口便掸干净灰尘,才进屋。外头穿的衣服绝不可能搁在床榻上,一定也是换了家常衣裳,才能坐在床上。
自个做不到她如此勤快爱洁,便只能尽量把自己打理好。不给青琅添麻烦,否则,她真能一夜不合眼,直打扫到满意才会罢休。
茉莉也没想到,娘半年没见了,她都还没跟她多说几句话呢,自个便被娘无情地赶了出来,她往她爹身边贴了贴,被尤医正的手揽进了怀里,这心里才又安定了不少。
终于,赶在天擦黑前,尤嫂子总算拾掇停当。三人才能回家,当然,自然,门口又被尤嫂子盯着,用鸡毛掸子周身扫了一遍灰,才被放进屋。
话虽如此,薛阿婆到底又多住了几日才走。毕竟尤嫂子与尤医正刚回来,她嘴上嫌弃女儿太过爱洁,与她同住累得慌,心里终究是念着她的。在家给女儿女婿炖了好些日子的药膳,眼见夫妻俩脸上回了些气血,精气神也提起来了,才说要雇车启程回乡下去住了。
因她炖药膳这些日子,在灶房忙活完,薛阿婆自觉已经擦过了,地也拖了一遍,尤嫂子却还是前脚送她出来,后脚就进去里外抹了一遍。
给薛阿婆气得够呛。
非走不可了!这日子她一日过不下去。
临走前,她还来姚如意这儿扫了一圈货,那好使的长柄墩布,一气买了十几根,说要带回乡下送街坊亲戚。姚如意这儿的米饼、淀粉肠的肉浆、大辣片、猪油糖,连同各样合她口味的调料、咸菜,也装了满满一箩筐。
姚如意替她搬货就搬了两趟,笑道:“阿婆,您可少买些吧,得空多回来瞧瞧茉莉,到时再买也不迟。”
薛阿婆将新做的防蚊香包、各色用得着的药膏留了一堆给姚如意,摆手道:“当丈母娘、做婆母的,要识趣,知进退。小两口日子过得好好的,我常来搅扰做什么?再说,乡下大宅子住着,丫鬟长工伺候着,想逛庙会逛庙会,想赶集赶集,不比在这儿拘着自在?”
顿了顿,又满脸慈祥地拉过她的手拍了拍,道:“听闻你要定亲了,很好,林大人知根知底又这般俊俏,可比原来相看的那家好多了!也算苦尽甘来了……到时你要成亲前,别忘了也给阿婆也送张帖子,到时阿婆一定赶回来吃你的喜酒。”
姚如意与林闻安要定亲之事,早在前几日林逐请了宁媒人来时便在巷子里传遍了,俞婶子知道后,还大喇喇坐在姚如意的杂货铺门口,与银珠嫂子嘻嘻说笑:“要我说啊,姚家和林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