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30-40(第11/17页)

 “我的先生说,他十分乐意与留侯重现当年的桥上相会之景,还望您不吝赏光。”小刘盈一五一十的转述。

    “对了,他还说,既然当初是不期而遇,如今也就凭着缘分就是,您不必特地如何寻找的。”话到此处,他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别的吗?比如,你先生贵姓啊?”张良还想进一步问问。

    但小刘盈只一个劲儿的摇头,怎么也不肯说了,而且快速挑了两册书简,很快离开了天禄阁。

    张良没有追上去,而是若有所思的琢磨着刚才的对话,推断着见面的可能。

    已知地点是桥上,而且要重现当年之景,时间就得是清晨,不必特地去寻的话根本不可能碰面,那这个线索就得反着理解,也就是需要特别关注。

    不会在宫里,一定是宫外。

    总的整合一下就是,对方要在清晨,和他在宫外的一座桥上相见。

    可长安城外那么多桥梁,又如何知道是哪一座呢?还有清晨这个时间也不明确,因为没有具体的日期。

    ‘等等’,张良突然想起了当年那个老人临别前给自己留下的那句话。

    ‘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

    若是不看前后意思,只单从这一句中找出方位和时间,却也不难。

    ‘济北’本是地点,但若看方位,只取一个‘北’字即可。

    ‘十三年’是不可能,就是他张良能等,对方只怕也等不得,可要是换成十三日,那就差不多了,双方也有个准备的时候。

    那么答案也就明了,十三日后的清晨,于长安城北的桥上,他们会面。

    至于是哪座桥,这也不难,只要派人关注着宫里的动静就行了,张良笃定,对方若要出宫,必定要有人相陪,既是找了小刘盈来做中间人,那么十有八九牵线的还是他。

    如此一来,一切也就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不过张良好奇的是,对方怎么能让太子和他一起出宫呢?这不可能避的过吕后的眼线,除非得到后者的允许。

    ‘得到吕后的允许?他能吗?’张良觉得有些意外,但细想又觉得只有如此才能合乎情理。

    ‘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我真想早点儿跟这个年轻人见面啊。’一时之间,张良算是彻底被勾起了好奇心。

    他这边期待着,而另一边,林清源也果真是打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主意,他趁着刘元和小刘盈都在书房写作业,而审食其来接他们的时候,特地跟他单独提起了‘实践’一说。

    怂恿审食其应该放太子出去见识见识民间景象,当然了,他这个老师也得从旁指导,好不时以实例来教育小刘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的效果。

    “恐怕不止是这样吧,”审食其也不傻,“莫非先生也是想出去看看了?”他半是玩笑,半是试探的问道。

    “那肯定想啊,”岂料林清源竟然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我虽然比较宅,但也不能一年到头都待在一个地方吧,就算是坐牢也有放风的时候呢,总不至于我连犯人也比不上,审大人,你说是也不是?”他还极其坦然的反问了。

    “……”,审食其愣了一下,“那自然不是。”就算他心里想说是,嘴上也不能承认。

    “林先生若想出宫也不难,只是近来长安城内多有迁徙进来的家族,不免有些杂乱,我是担心你和盈儿的安全,并无阻拦先生教学之意。”

    他这话看似全然是为林清源着想,可话里话外,还是委婉的点出此事的不合适,试图打消对方的念头。

    “安全这方面我觉得用不着担心,因为我相信审大人你会安排好的,对吧,要是审大人你实在不放心的话,跟我们一起去也行啊。”

    “如今这春夏之交,枝繁叶茂,姹紫嫣红的,也正是游览观光的好时候,趁此机会歇一歇,也是一番享受啊,”林清源却抬手朝他发出了邀请,并重点描绘了一下这趟旅程的美好。

    “……”,听到这儿,审食其就知道对方是打定主意了,“能容我考虑一下吗?”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而是如此道。

    “当然,考虑吧,这是你的自由,”林清源十分大方道,但在说到‘自由’二字时,却故意加重了语气提醒。

    “只是我希望不要太久,毕竟,春光易老,韶华易逝啊,”但随即他又说了一句俏皮话,仿佛刚才的刻意提醒并不存在一样。

    “那是自然,”审食其自是听懂了的,但他也没点破,只觉得对方自那次谈话之后,便越发的有锐气了,不过这样反倒让他欣赏的很。

    就这样,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审食其接了小刘盈和刘元回转椒房殿,并单独跟吕雉提了这件事。

    吕雉果然不同意,“如今长安乱的很,瞎跑什么啊,万一出事怎么办?”她考虑的也很现实。

    “人家不是说,我可以跟着吗?”审食其看了她一眼。

    “那更担心了好吧,你要是跟着,那不就等于告诉别人,车里坐着的人非同一般吗?不行,我不答应,”她连连摇头。

    “可依我看,你真得答应不可,”但审食其此时却改口了。

    “为什么?”吕雉不明白,“你之前不是也反对的吗?怎么现在……”,她欲言又止。

    “还是你刚才的话提醒了我啊,人家大大方方说让我跟着,那就是表明没打算出什么幺蛾子,若是我们执意不许,反倒落了下乘。”

    “这事虽也算不得什么,但也正因为不算什么,而因此积怨的话,也很是不值当。”

    “退一万步,如今陛下又不在长安,放他们出去走走转转倒也无妨,只要好生看顾,且不要离宫中太远,那就没什么大碍的。”

    “况且林先生说的,倒也很有几分道理,眼下朝野之上皆是布衣卿相,陛下和我等又是从微末起家。”

    “既如此,那就断没有让国之储君远离底层百姓而养于深宫闭目塞听之说。”

    “你也知道,这朝廷上的魑魅魍魉,多的是想要欺上瞒下的,若要培养出能安邦定国的太子,那就得让他知道民间疾苦啊。”

    “否则一个锦衣玉食,只知享受的上位者,如何能成为一代明君呢?”

    审食其与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试图说服她答应。

    “我不过是担忧你和盈儿他们的安危罢了,这还没说上两句,你倒有这些个大道理等着我,好生没意思。”

    “难道在你心里,我就是那不知变通,只知道认死理的一根筋不成?”吕雉心里清楚这事的利弊,也听进去了,只是嘴上不饶他。

    “岂会如此?”审食其也知她这是犯了左性,耍脾气呢,便轻车熟路的伏低做小开始哄她,“在我心里,你可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的。”

    “别以为这么说你就没事了,你若真想成全他们出宫走这一遭,还不如早些出个主意,想想怎么掩住他们的身份才是正经。”吕雉心里很受用,只嘴上依旧不饶人。

    “这倒也是啊,”审食其深以为然,既然他不能亲自跟着去,那这安保问题和掩饰身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