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30-40(第5/28页)

大帝”好像突然间就从万人反对将她立作太女变成万众期待,但我想仅从这件事的处理上,那时候的有识之士便应当意识到“安乐大帝”不仅有能力,还有足够的胸怀将华夏带入更高的巅峰,真正的聪明人这时后便应当会想着消肿自己未来的明主。】

    【据说,当时的寒门士子们本在抱头痛哭,有的人甚至打算收拾行李回家过两年等风头过了再战。而他们在听到最终的消息传出后,他们更是痛哭,只是这一次是喜极而泣。】

    【甚至还有情绪激动的士子冲出了自己的住处,朝着皇宫跪拜,口中大喊,“誓死效忠安乐公主!”】

    【而事实上这之后寒门中的确有一批人成为了“安乐大帝”最坚实的支持者,而且完全不在意个人利益,只一心为国,死在岗位上的更是有好几个。】

    【要是那时有劳模评选,我想他们肯定能当选。】

    天幕是以调侃的口气说的这番话,然而寒门士子们却是越发激动。

    能得遇明君一展报复,他们怎么会觉得是在受累?这是他们梦想中的事好吗?

    他们虽然心中有私心,但“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主张却一直刻在大多数读书人的脑海中。

    这一刻他们甚至觉得天幕不再是什么坏事,虽然天幕的确毁了他们的形象,但那毕竟还没发生不是吗?

    “安乐大帝”的胸怀那般广大,定然不会与他们计较。

    而现在天幕让他们提前知道到谁才是真正的明主,可是切切实实少走一段弯路。

    不知是谁带头,大街上的寒门士子竟是也如天幕中所言那般跪拜行礼。

    “有幸得遇明主,定当竭尽所能效忠明主!”

    当然虽然心中激动,寒门士子还是保留着一丝理智的,没有直接喊出名字,毕竟这天下还是武皇坐着皇位。

    武皇倒并不觉得吃味,她只是心头一转瞥见了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东西,很是有些无奈。

    她怎么觉得寒门就是被李云乐给设计了,结果现在他们却反倒对李云乐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李云乐可真是个狡猾的小丫头!这般想着武皇再次望向了李云乐。

    而李云乐则是抬头望天装作没看见,心中却在想谁叫人都是有点贱的,轻易给他们的东西他们反倒不会珍惜,自然是要吓上他们一吓。

    【这一次科举制改革结果大家应当也能料到了,最终改革一条几乎未改地推行了下去,无人再敢说一个“不”字。毕竟一方敢说“不”,那涉及到他们部分的改革也可能被攻击。】

    【而这次科举改革后,也达成了up主所说的安乐大帝的三个目标之一,便是针对下层人彻底打开了一条上升通道,提高了阶层的流动性。只要你好好读书,才华出众,便能通过科举一展抱负,成为人上人。“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在那时无数次上演。】

    【同时世家门阀也再也不复从前的荣光,虽然他们依旧有些家传典籍等等优势,也有世家通过逼迫族中子弟努力读书,成功转型成了科举世家,但是整体而言世家再没有了从前的荣光。】

    天幕下,几乎所有百姓都心中激荡。

    人生最怕的便是没有希望,一辈子都得认命。

    而现在他们知道他们终于有了翻身的希望,哪怕这希望很是渺茫。

    不知是谁带头对着天幕行礼,很快天下无数百姓也跟着或鞠躬或叩头。

    农庄中,李云乐也觉得望向自己的那些目光从之前的打量探究渐渐变成了欣赏、佩服。

    百姓们自不必说,满眼都是崇拜。

    不少从前因她是女子而反对她的朝臣的眼神中厌恶竟是也渐渐褪去,变成了犹豫、纠结,遗憾。

    就连武皇也是一脸欣慰地望向了她,仿佛在说,不错哦。

    李云乐短暂的一时间压力倍增。

    且不论她还没成为皇帝,经天幕这么一给她宣传,众人对她的预期肯定更高了,

    不过李云乐倒也算不得特别害怕,她虽然信奉低调发财,但是这样的压力也是动力。

    哪怕未来的自己没能让百姓彻底满意,但只要能比天幕中的未来发展得快一点,再快一点那就是好事一桩,她的个人名声没那么重要。

    好在很快天幕女声再次响起,稍稍减缓了一番如今激动的氛围,虽然收效也不大就是了。

    【当然哪怕我是安乐大帝的粉丝,我也要说一句。封建帝王们推广科举本质还是为了打压世家,收拢皇权,维持皇权的稳定统治。】

    【而从现在回看那段历史,科举制给底层人提供了上升通道,让那时的社会更加有活力,但反过来也延缓了封建王朝的彻底终结。】

    【毕竟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讲,你只要给他们希望不让他们绝望,他们便会持续忍下去,而不是拿起刀开始造反。】

    百姓们稍稍愣了半晌,却是又继续行礼。

    什么上升不上升的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让未来有盼头他们就拥护谁,谁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就跟他们拼命。

    而“安乐大帝”显然是前者。

    寒门士子自然听懂了天幕的话,帝王的最大目的自然是维护他们的统治。

    可那有怎么样呢?他们天天盼着赏识自己的君王出现,不也是想一展抱负,获取功名利禄吗?君臣之间大多数时候也是在互相利用。

    只是不少士子却又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安乐大帝是真的想要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圣人般的存在不是吗?

    武皇也在反复咀嚼着最后一段话。

    这后世的观点的确新奇,这是她从前没有想到过的方向。

    那些看似对百姓好让渡上层利益的政策,反倒是延长了皇权的统治。

    按理说这是件好事,至少这样社会会更加的稳定,百姓能受更少的苦,但听那女声的语气却是并没有那么开心。

    她仿佛是很是不喜欢他们这个“封建王朝”,哪怕是“安乐大帝”的粉丝却依旧不喜欢“皇帝”。

    这一刻武皇心中对后世充满了好奇,她是真想看看那后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还有李云乐,武皇越发确定她做的那些事都在加速这个世界朝着那个后世的世界转变。

    她究竟是无意为知,还是故意的?

    无意的也就罢了,故意的那就有意思了。

    而且她在天幕中展示出来的主张似乎跟天幕女声的观点不谋而合,她为何会生出那样超出时代的思想呢?

    李云乐也在思考天幕的话,天幕所说对她自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

    她很清楚科举制对于华夏来讲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讲定然还是有利的。

    只是呢科举在原本的世界里逐渐走向僵化,禁锢住了华夏人的思想,才会对华夏民族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想到这,李云乐恍然间如梦初醒。

    不,她的科举改革远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