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30-40(第8/28页)

的夫子外,安乐大帝还致力于让百姓们能够更加快速地识字。】

    【从现在的史料上来看,从登基前安乐大帝就开始命人研究简化文字、给文字注音,于是这时简化字、阿拉伯数字、注音符号也都在这时应运而生。】

    随着女声的讲述,天幕画面中出现了传统繁体字和简化后的文字对比,以及和汉字数字对比的奇怪符号。

    之前心中还感激不已的士子们不少都皱起了眉头,这不合礼法啊!

    简体字也就罢了,那些奇怪的符号很明显是从异族那里传播而来,就这么用在华夏的文字之中,岂不是有些倒反天罡?

    当然如今的他们早已经学乖,这些抱怨只是在心中想想。

    跟“安乐大帝”的改革科举相比,这些只是毛毛雨罢了。

    而最为尊崇传统的世家却是忍不住了,虽说心中依旧很怵李云乐,但此时的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正当理由,是在匡扶正义。

    于是他们当即对着武皇和李云乐义正言辞道,“陛下,虽然安乐郡主可能是一番好意,这引入异族文字可要三思啊!咱们华夏才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自降身份堕落呢?”

    “还有那简化文字缺胳膊少腿的,真是有辱斯文。而且也没比原本的文字简化多少,又能提高多少效率呢?何必为了这么一点点好处丢失掉我们的传统?”

    李云乐一点不惊讶会听到这么一番话,毕竟哪怕是在后世简体字都推行了那么多年,依旧有不少人感怀繁体字,称繁体字才是真正的文字。

    所以她也早就想好了要怎么打发这群人。

    不过这一次她还没开怼,天幕便已经替她开怼。

    【当然这些简化文字和数字符号再次毫不意外地被不少老学究所反对,对此安乐大帝可谓是驾轻就熟,一点都不惊讶。】

    【安乐大帝只是反问道,“佛教也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你们为什么信仰佛教,而不是觉得佛教是异端,信仰佛教也是自甘堕落呢?更何况那些数字虽然是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但也是发源于古印度,跟佛教可谓是同宗同源。”】

    【那时候虽然安乐大帝已经破过佛教的洗脑包,但不少人依旧偷偷信仰着佛教,其中以世家贵族为最。】

    【不过那时他们声势不大,而且反正世家钱多,被骗点钱也无所谓,安乐大帝懒得管便当没看见,但这不代表她不知道。】

    【于是一番话成功给世家们给问破防了,他们怎么可能承认信仰他们心中的佛是自甘堕落呢?】

    【随后安乐大帝又命人做了一个对照组实验,一组人学习繁体字,一组人则学习简化后的文字,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简体字组的学习效率比繁体字组的效率高了20%。】

    【安乐大帝对着朝臣们道,“百姓不像你们一心读书,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文字。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金钱,什么传统,什么主义都是次要的。”】

    【不过安乐大帝倒是没有强行要求世家们使用简体字,她只是笑笑道,“你们尽可能保持自己的传统,朝廷推广朝廷的,两种字体可以并行嘛,反正朝廷都认可,就看你们坚持。”】

    【世家知道他们在安乐大帝那讨不了好,便在心中安慰自己,反正安乐大帝也没强行让他们改,他们单独坚持传统反倒能够体现出他们的风骨,跟平民百姓区别开来。】

    【不过呢,还是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下最后的结果,世家们虽然嘴巴上说要保护传统,但几十年后他们也跟着百姓一起用起了简体字,因为他们发现在考试中简体字的书写效率甚至可以快上40%,而考试的时候还有什么比时间更重要的呢?】

    【唔,我只能说风骨什么的在实际利益上不值一提。】

    刚还雄赳赳、气昂昂的世家们顿时偃旗息鼓,他们真的很不想承认天幕所言是真的。

    但他们却又比谁都清楚,在利益面前他们的确撑不了太久。

    罢了,罢了,反正当小丑也不是一次了,习惯就好。

    【至此,安乐大帝针对义务制教育的准备基本完成。这些准备我现在讲的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却横跨了安乐大帝从登基前到她在位的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其中需要多大的勇气去坚持我想可能只有安乐大帝自己猜清楚。】

    【那些批评晚年的“安乐大帝”搞义务制教育,本质也是陷入到了封建年老帝王的怪圈之中的人,我真的呵呵了,谁特么从登基之前就开始为自己晚年的好大喜功做准备呢?】

    【更何况真正的好大喜功是大修宫殿搞奇观,或者频繁发动战争,谁会将这么多的钱花在百姓身上呢?】

    这一番问话让天幕下众人都不禁沉默。

    的确,“安乐大帝”为了一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且根本不利己的事谋划了几十年,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坚持?

    好在,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好的。

    武皇也在心中叹气,哪怕是她自己也难以坚持。

    在她之后能有这样的后人继承江山,真是百姓之幸,天下之幸啊!

    就当众人以为这之后就是宣布“义务制教育”得以成功推行时,天幕女声却是转了话锋。

    【大家是不是觉得如此一来义务制教育终于可以推行下去了?】

    众人一惊,难道还有谁能反对义务制教育的推行吗?

    好在天幕这次没有卖关子,很快给了答案。

    【这些准备只是朝廷做好了准备,但实际上要接受教育的百姓们的意愿呢?】

    【那时百姓们的生活虽说相较于之前进步许多,但终究不如现在这样的富裕,所以每一个生产力都很重要,而在那时小孩只要能跑能跳便已经成了家庭的生产力。】

    【所以除了个别眼光长远的家庭之外,一般的家庭是不会主动让孩子去学那些对他们平时工作无用的学问的,毕竟留在家里种田自然是不用学会认字的,哪怕是进城打工做些手工活也是不用认字的。】

    天幕下,不少百姓都不由点点头。

    之前他们那般激动是因为知道读书是贵人才能做的事,若是有一天也让他们能便宜试试,他们自然会觉得有占便宜之感,所以才会那般激动。

    可若是读书变得不再是贵人专属,反而会占用他们家庭劳作的时间,还没有可以看得到的收益,他们自然就要多想想了。

    不是他们目光短浅,实在是不管再怎么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但总不可能人人都能当官吧?

    自然还是有大量的人要落榜,学不出什么名堂,而他们这样的家庭可浪费不起这时间啊!

    武皇吃惊了一瞬,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一出。

    但细细想来也的确是这样,对于最普通的百姓来讲读书识字真的有用吗?

    大部分的百姓平日里根本用不着识字,他们只需要做些最基本的力气活。

    在田地里,读书识字远不如拥有一身的好力气。

    一切看起来仿佛是李云乐的剃头担子一头热,她为何要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诚然她能理解李云乐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人才选拔的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