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10-320(第12/14页)



    不过,这不意味着她听到凌穗岁说“别人觉得偶像剧的上限都在于男主”时,也能认为这是合理的。

    “为什么?”艾米很不理解,“爱情故事,两个主演,怎么会由一方来决定它受欢迎的程度呢?”

    从哪个角度,她都觉得说不通啊!

    凌穗岁躺在护理床上,看着头顶的装潢说:“我以前也不太明白,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偶像剧的受众是女性,她们习惯代入女主角,所以注意力都放在男主身上。但我觉得这个理由很片面,太想当然了,也有很多观众是站在上帝立场看的。这充其量只能算一部分原因。”

    “后来我慢慢想到,可能女性的爱太容易被视作理所当然了。她爱男主,天经地义,就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男主是否爱她,爱的程度有多深,才是更多人关心在意的事情。”

    空气安静了一会,然后凌穗岁感觉到自己的手被握住,是艾米。

    她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说:“谢谢你,但我其实没那么难过。”

    “我知道。”艾米冲她眨眼,“不然我这会就过去抱你了。”

    她俩看着对方,让凌穗岁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就这样干看着,竟然也不会尴尬。

    她很高兴,自己又多了一个好朋友。

    **

    事实证明,演员们在开拍前破冰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凌穗岁和几位同事认识的时间很短,但她很快就和大家建立起了对戏时的默契,这点在她和艾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最直观的表现上说,她们笑场的次数远远少于导演的预估和容错。艾米还以为可以早点下班,没想到导演说既然这样今天就多拍点。

    “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和文森特合作,没想到他是即兴发挥型的导演。”

    艾米和凌穗岁吐槽,“看来我们的成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要寄托于运气了。我这不是贬义,而且希望它往好的那面发展。”

    “这没什么不好的。”凌穗岁安慰她,“我们拍的本来就是很新的东西,如果导演循规……如果导演过于守旧,那我才要担心呢。”

    她说到一半时的卡顿,是因为一时半会没想好怎么用英文翻译出这个成语,不得不换一种表达方式。

    但艾米还是挠头:“你说话也太长了!好多那个什么……就是,那些很正式的语法,难怪别人会传你天天在剧组写论文。”

    她又想到一件事:“我记得前后几版剧本里,molly的台词就有过类似的变动。本来一句很简单的话,编剧改成了很复杂的长句,应该也有参考你的说话风格。”

    凌穗岁:“……Maybe?”

    为了不被嫌唠叨,她把回答缩减成了一个短语。

    但凌穗岁真觉得不怪她啊,她就是下意识用了高分表达……

    其实从她第一次来美国拍戏时,同事们就提过这件事,当时外网对留学生有个绰号叫“东方莎士比亚”,于是也有人喜欢这么称呼她。

    凌穗岁一开始想过要改,后来发现习惯成自然,就理直气壮不改了。

    语言只是用来交流的工具,美国人连各种口音都不介意,她说话的句子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个特点放在角色身上,其实也能算“东方特色”。不管它是好是坏,如果能被观众记住,这就叫辨识度。

    编剧们从凌穗岁身上得到的灵感不止这一处,这个项目里的专家学者对华国文化很有研究,中文也很流利,但论起对土生土长华国人的了解,这群华裔显然不如她。

    凌穗岁还给他们提供过一个参考意见:大多数华国人的性格是有点拧巴的。

    为了翻译这个方言词汇,她还专门去查了英语词典,结果没找到任何一个完全契合的词汇。

    她只能再给出具体一点的解释,这种性格的人既和自己过不去,也和别人过不去,人生最难的两件事就是向亲近的人表达歉意和说我爱你。

    凌穗岁强调,这点真的只是建议,因为她不确定它是否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她说出这句话,被总编剧询问这是否就是“拧巴”?凌穗岁沉默了。

    她忽略掉这个,继续说,如果他们想拍一个更local的华国女生,拧巴就是很有意思的特质。

    当时编剧没有给她明确的答复,不过从她拿到的最新一版剧本来看,这个性格特点在李茉偷偷出国,以及和米歇尔交流时都有体现。

    《功夫大师》是迪兰德寄予厚望的电影,李茉的人气情况也直接影响到heroine计划能否顺利推进。凌穗岁其实不确定,是否要在这样的作品里,给主角加入这些很难算得上“褒义词”的性格特点。

    她这时候想起了某位导演说过的一句话,“宁愿犯错,不要boring”,同时又想到自己的犹豫只是加深了剧组同事对“拧巴”的理解,忽然就释然了。

    凌穗岁在剧组按部就班地拍戏,而时间来到六月后,《屠龙者》的广告就在线上线下频繁出现了。

    因为提前谈好了行程安排,凌穗岁外出宣传时也不用和剧组请假。她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北美,而是世界各地,可见沃纳砸了多少宣发成本,对票房的心理预期有多高。

    不用想就知道,华国肯定也是电影重要的宣传阵地。

    也不知道是谁和沃纳管理层提的建议,当凌穗岁被问到能不能重现《美人与猛兽》在国内综艺的宣传效果时,她感觉自己头顶上出现了一排省略号。

    “不能。”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当时现场的很多效果属于综艺之神眷顾,剧本也写不出那样的巧合。而且同样的招数再来一次没意思,观众会腻的。”

    此计不成,沃纳也没放弃。他们催促凌穗岁多想点办法,按分成来说你也是这部电影的股东,票房直接关乎你的收入,你可不能不上心啊!投再多广告也没有自来水的宣传效果好,争取让观众自发安利!

    虽然沃纳这边也会出力,但电影官方和明星本人做的宣传,对不同观众的吸引力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沃纳不做选择,全都想要。

    ……这话一出,凌穗岁确实没法反驳。

    但是,能让观众当自来水的宣传方案,哪里是一拍脑门就能想出来的呀。

    凌穗岁拍了好几下,也没见有灵感掉落出来啊。

    第320章

    如果想当好演员,就不能只当演员

    显然,如果这种物理方法真的能掉落灵感,世界上也就不必有专门的广告营销公司了。

    凌穗岁想了很久,其实《屠龙者》的剧情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点,但她都不能用。

    一方面是电影还未上映,她不能搞官方剧透,另一方面则是不够下沉,讨论剧情的门槛显然比看综艺发弹幕高多了,覆盖面不够广。

    无论是妆造、角色性格,或是其它方面的宣传点,都有上面这两个因素的考量。

    能透露的内容很少,想实现的目标却很大……要不是凌穗岁确实有票房分红,她肯定把这事丢回给沃纳,这都不是她一个演员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