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10-320(第13/14页)
操心的。
她能想到也就只有老办法,让圈内朋友帮忙转发宣传。虽然“xxx人缘”是经常上热搜,观众已经不觉得新鲜的话题,但这是一张不会有负面效果的安全牌。
这时还是六月,凌穗岁一边拍戏,一边和主演们到处参加节目录制。等到七月,她才会开始跑线下宣传活动。
虽然她参与的活动不多,但这些行程和她的拍戏通告重合后,她的日历上就没有了休息日。而这样的日子,凌穗岁大概要坚持三个月。
别人以为她会很辛苦,可能会影响到拍戏和宣传的状态,而凌穗岁每次出现在人前,除了拍戏时的特定情绪外,几乎都是光鲜亮丽的模样。
理查德就很佩服,也很好奇。上帝,她都不用休息的吗?
“我当然要休息。”凌穗岁一本正经地说,“我每天都要睡八个小时,一秒钟都不会少。”
理查德不相信,以凌穗岁的魔鬼行程,她有这么条件吗?
这就是理查德对睡眠的错误理解了,他觉得八小时是躺在床上——至少也得是躺在比较舒服的航空椅上,不被打扰的八小时,但凌穗岁每天睡这八小时,是可以分开计时,也是不受环境影响的。
比如,在他们今天这个节目的录制间隙,凌穗岁就戴上蒸汽眼罩,靠在颈枕上睡了半小时。
在她睡着时,理查德还提醒化妆间的同事们说话小声点。期间爱德华不慎打翻了某张桌上的瓶瓶罐罐,弄出了巨大的声响,他担心凌穗岁会被吵醒,但她依然保持着超绝睡眠质量。
理查德彻底服气了,他找凌穗岁要了静音耳塞的链接,以为这玩意特别好用,可惜他不知道那是凌穗岁的外挂。
这是凌穗岁对系统最满意的一次,看在它的深度睡眠功能可以在连轴转时期帮上大忙的情况下,她不会轻易把它扫地出门的。
睡醒之后,凌穗岁一边刷手机,一边等待化妆师过来。
理查德就在她旁边,按理来说他不说话也可以,但他就是觉得这种安静的环境有点怪,让他坐立不安,总想说点什么。
他以天气作为话题的开端——凌穗岁都差点忘记,他虽然活跃在好莱坞,但其实是英国人了。
刚醒来的凌穗岁其实不太想聊天,但以她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肯定不能把起床气发泄在对她非常友好的理查德身上。
于是她把沃纳丢过来的难题抛向他,大家都是主演,你也一起来想想演员自己能做什么宣传吧。
不要说摇人帮忙转发动态——这个她早就想到了。
理查德刚张开的嘴巴又闭上了,在他绞尽脑汁时,凌穗岁总算获得了片刻安静。
她不排斥社交,而且很擅长这件事,只是社交会消耗她的能量。从这个角度划分,看起来很e的她其实是i人。
其实凌穗岁很少提及自己的mbti,因为她觉得人的性格非常复杂,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标签去概括,但这玩意就是很流行。要凌穗岁来说,每个“人格”的描述其实都很宽泛……
等等,她好像有灵感了。
凌穗岁觉得自己一开始想错了,如果要从电影本身的内容去宣传,那是沃纳应该去权衡、思考的事情。而她能做的,只是利用她的明星影响力,把电影变成一项时尚单品而已。
如果提到有什么门槛很低、网友参与意愿高、还会在社交平台上自发宣传的活动,那肯定是各种各样的测试题啊!
只要最后给出一个供大家展示的标签,而且这个活动足够流行,身边很多人都在晒,那网友们就会一窝蜂而上,生怕自己落在潮流后面。
凌穗岁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而且她在细化思路的过程中,还把“测试题”这件事给省略掉了。最好一打开这个页面,就会很快弹出随机结果,至于准不准的,大家也就是随便玩一玩。
她提供了几个这种模式和电影宣传相结合的思路,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肯定需要沃纳拍板。凌穗岁接下来能做的,也就是他们敲定好方案,她带头实践,再多摇几个圈内好友一起玩。
至于效果如何,那只能说“一剧一命”,这句话放在电影身上也适用。
不过凌穗岁特意提醒,这种活动流行得快,过时得也很快,最好留到电影上映前几天再用。而且她是从华国市场出发提议的,至于其他国家的人喜不喜欢这种东西,她不确定。
童晓曼帮她完善过方案,还说:“你现在要管的事倒是越来越多了。”
以前是导演叫她怎么演,她就在现场听导演安排,想提个建议还得借别人之口,不然人家根本不当回事。
后来嘛,就是在剧组话语权越来越大,别人也很希望能用到她的影响力了。
“这没办法。”凌穗岁耸肩,“我这些年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想当一个纯粹的好演员,就不能只当演员。”
童晓曼听完笑了笑,这话里的深意,就不用她特意点出了。
凌穗岁很忙,因此也没空听丰收传媒的近况,她这会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又是一段魔鬼行程后,只能在飞机和车上睡觉的凌穗岁回归《功夫大师》剧组。开拍前,导演助理反复看她脸色,连续问她好几次感觉怎么样。
今天有一场特别高强度的打戏,导演想拍出连贯丝滑的效果,因此想尝试一次长镜头,中间绝对没有使用替身的可能性。要是凌穗岁身体跟不上,其实还挺危险的。
但导演助理也不敢说让她休息的话,电影开拍就是按秒在烧钱,但要是有什么意外……
凌穗岁对自己身体情况有数,她真没那么累。既然有外挂在,又何必为难剧组打工人。
“放心,我没问题。”凌穗岁表示,“这场戏我和武指练过很多遍,每个动作都快成为我肌肉记忆了。”
提到超英片,打戏肯定是重中之重。这场戏是李茉孤身闯入迷阵,连破十八个傀儡,最后将妖怪分身一举拿下的情节。
嗯……忽略掉她判断失误,不慎放跑本体这点,这段打戏是非常帅气潇洒的!
至于结尾的擒贼,肯定是上各种特效,那才是李茉放大招的场合。
从杀伤力来看,结尾大招最强,但从拍摄难度来看,今天这场打戏就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凌穗岁说她快形成肌肉记忆,还真不是开玩笑的夸张说法。她单手开扇,扇面是防御道具,也是劈、砍、刺、割的武器。
因为导演想拍长镜头,凌穗岁练习的那些扇子小花招就只能在日常戏份时展示。不过她觉得这样挺好的,这证明李茉的扇子确实是武器,而不是用来展示的玩具。
她和这场戏的武术演员们练习过很多次,但现场还是在一遍遍重来。不是她打得有问题,而是导演为了追求完美,一直在调整机器的角度和拍摄方式。
在那边控制摇臂的摄影师都快崩溃了,这一镜到底是非拍不可吗!不过当他看到打了十几次的凌穗岁依然冷静时,心情也就跟着慢慢平复下来。
实际上,凌穗岁的心情远远不如外表看上去那么平静。
如果问她累不累,她在拍完第一遍时就会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