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驸马的二三事: 8、旧梦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她与驸马的二三事》 8、旧梦(第1/2页)

    朦灰的细雨之中,肃穆银甲兵士们列队排开,长枪枪尖上映着星点火光。

    长公主在回猎场路上遇刺一事非同小可。除了戍守猎场的侍卫,就连驻扎在附近的军队都被惊动了。

    雨水模糊了视线,冯妙瑜一面扶着行动不便的谢随,一面撑掌挡雨仰头望去。

    为首的是个面容威严的年轻男子。国字脸,一身嫩绿色圆领袍,衣袍上大朵的紫红花刺绣格外扎眼。他就坐在马背上望着冯妙瑜,居高临下,从头看到脚,再从冯妙瑜身上移到被她搀扶着的谢随身上,他嘴角缓缓扬起一抹嘲讽似的冷笑。

    他身旁那个副官模样的男子咳嗽了几十声,肺都快要咳出来了,那年轻男子才施施然翻身下马。

    “末将林修远,见过长公主殿下。”

    他又瞥了眼半只手臂搭在冯妙瑜肩上的谢随,一点也没上前搭把手的意思,只皮笑肉不笑讥讽道:“看来末将好像来的不是时候啊,没打扰到尊贵的您和这位……公子的‘好事’吧?”

    冯妙瑜愣了一下。

    她没想到最先找到自己和谢随的人,竟然是林修远——南安侯府世子,亦是张氏为她挑选中的驸马。

    嫩绿,配大红大紫。

    冯妙瑜在心里暗暗摇头,只觉得可笑。

    这人是有多么害怕被她给瞧上了,才能找出这么一件奇葩的丑衣裳来。想必为找出这么一件衣裳来,家里的箱底都给翻烂了吧。

    “果然是什么样的将,领什么样的兵。那领头的人没眼色,底下的人也跟着没眼色。”

    冯妙瑜指桑骂槐。

    担惊受怕了大半日,又这样没由来的被人嘲讽。冯妙瑜的心情已经坏到了极点。她知道林修远是误会了她和谢随的关系。但这个林修远算是她的什么人?八竿子没一撇的人,管的倒多。

    “你,你,还有你,过来搭把手。”

    她抬起下巴,随意地点了两三个兵士出来,“这位公子的腿上受了伤,你们当心点扶着他。”

    虽说本朝风气开明,但女子还是以温柔贤良为上,南安侯家世显赫,林修远长这么大,从来都只有他阴阳他人的份儿,哪里被其他人冷嘲热讽过——

    何况还是个瞧着一阵风都能吹走的弱女子。

    又见冯妙瑜一点都不客气的使唤自己手底下的人,林修远心里那点小火苗,噌噌噌烧得更旺了。

    这女子不仅水性杨花,还敢这般无视自己,一副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模样,真是岂有此理!

    他正打算说些更难听的话出来,为自己的尊严找补一下时,一直沉默着的谢随却忽而抢先开口了。

    “谢某有愧于公主善意。”

    他腿上有伤不便行礼,只微微颔首致意,依旧是行云流水,世家公子的风骨,雨雾里他的眉眼如画,清远出尘。

    就连林修远心里都是微微一动。

    “不过是三两次擦肩之缘,公主好心送谢某回猎场,若不是因为谢某,公主今日恐怕还未必遭此横祸……公主恩情,谢某真不知道该如何感激是好。”

    他这清清淡淡一番话,既点明了两人的关系,打了个圆场,又说清了今日之事大致的来龙去脉,不可谓不高明。

    林修远登时哑然。

    原来不是面首啊……竟是他误会她了。林修远抓了抓头发。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该向她道个歉的。

    只是这一路上,他都未寻到一个机会再同冯妙瑜搭上话了。

    ——

    猎场,营帐外。

    衣衫上沾染了血与泥,湿哒哒黏在身上,可阿玉却连换身衣裳的心思都没有,捏着手在营帐外来回转了好几十圈,直到看见冯妙瑜完完整整的回来,她一颗提着的心这才放下。

    “翠珠呢?”冯妙瑜见她无事,便匆匆问道。

    “翠珠姑娘也无大碍。只是胳膊上被流矢擦了道口子,我让她先回去休息了。”阿玉道。

    冯妙瑜松了口气,拍了拍阿玉的肩膀。

    她身边这两个侍女里,翠珠灵活擅于应变,阿玉话虽不多,有点木木的,却更沉稳一些。

    “护卫的伤亡情况呢?”冯妙瑜又问道。

    这个时候随驾的朱太医也领着几个小徒弟赶到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医长着张娃娃脸看着一派和气,却是宫里最会拿捏冯妙瑜的人了,半是强硬半是哄劝的,把冯妙瑜摁到了卧榻上休息。

    “大多是受了些外伤,有三个没了,还有五个伤的重,就看能不能熬过今晚了……只是就算是熬过了今晚,有的也不能再握起剑了。”

    “你就和下面的人说这是我的意思。不拘汤药要用多少银钱,但凡有用的都用上,能救回来一个是一个。”冯妙瑜沉吟片刻,叹息道:“握不了剑也不打紧,也许没有做侍卫风光,但公主府那么大,总能找个差事养着他们。你先回去好生歇一歇,待明日再置办那三个侍卫,还有车夫周阿七的后事。”

    她握着阿玉的手,又提点道:“这笔钱不用从翠珠那里过账,你拿了我的令牌亲自去。这事我只放心你去办。”

    翠珠虽灵活,但有时候未免太过于灵活了些。平日里吃些回扣,贪些小财也就罢了,但是在这种事上,冯妙瑜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太医敲了敲医箱,圆圆的脸上,那神情非常不悦。冯妙瑜立马收了手乖乖躺回榻上。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1。朱太医一怒,虽然不至于血溅三尺,却有一碗又一碗的良药苦口。

    朱太医开的药千滋百味,有的苦,有的发酸,有的发涩,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的难喝,给冯妙瑜等一众皇子龙孙无忧童年生活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冯妙瑜看见朱太医都会绕道走,生怕被他看见后抓去开两剂怪药吃。

    “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殿下这是受了惊,此外,还有些风邪入体的征兆,公主眼下最该操心的是,该怎么休养好自个的身子才是。”朱太医板着张脸,训斥道。

    朱太医年过半百,却偏偏长了张圆脸。那张圆乎乎的脸一本正经起来时,总有种诡异的滑稽感,像是个偷学大人的小孩。

    冯妙瑜嘴角偷偷抽动了两下,想笑,却不敢笑出来。

    毕竟朱太医的心眼比银针针尖还要小。眼下笑话了他,一会喝药的时候,他就敢用更苦的药让你再也笑不出来。

    喝了碗朱太医特制的安神药,没多久,冯妙瑜便昏昏沉沉的陷入了梦境之中。

    又是那个梦。

    寂静冰冷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唯有匕首反射月光的寒芒。

    泪水顺着女人凹陷的脸颊落下,一滴滴,一刀又一刀,悲痛与疯狂蛛丝似的喷涌,交织在那张麻木的脸上,旧忆被雪白的蛛网封存在凹凸不平的褶皱里,女人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你害死了我的夫君”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灾星!一定是你,是你!克死了我的曜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