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80-90(第7/16页)

    邵乙秋心里咯噔一下,用对讲机摇来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男医生会诊。

    两名医生二话不说,就开始评估病人,并在他们吸氧后,努力与他们沟通,一刻钟后,终于有一位男子回答他们的问题:

    “我们是做鎏金的。”

    什么金?

    三名医生都有些懵。

    邵忆秋没听明白,但还是认真记录诊疗情况。

    刚好魏璋从住院部过来,一看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怎么了?”

    邵忆秋不得不很大声地再问一遍:“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另一名病人努力提高自己的音量:“我们是工部精造局里专做鎏金的……咳……咳……咳……”

    三名医生仍然没听懂,下意识地看向刚来的魏璋。

    魏璋想了又想:“你说的是鎏金工艺?”

    病人终于点头,不断比划着各种手势,最后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魏璋。

    魏璋简单解释,鎏金是一种给铜银器具特殊区域做局部上金的工艺。

    先把敲成薄片的金箔剪成细碎的小条,然后让它们溶于水银,会形成金汞齐的合金,再用手或专用器具,把需要展现金色的部位涂抹上汞齐化的合金。

    等合金里的水银蒸发以后,铜银器的表面就会有非常美丽的金色图案,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美丽和高贵。

    “会不会是汞中毒?”

    邵忆秋立刻回答:“血生化和血常规已经做了,现在等结果,十分钟后能出结果。”

    神经内科凌医生说:“这样的话,非常有可能患上慢性汞中毒。”

    神经外科医生倒也干脆:“等结果出来再联系,我再去看一下9床和21床。”

    邵忆秋和凌医生开始聊急慢性汞中毒的病例,越聊越觉得有些艰难,这些病人有非常典型的慢性中毒症状,也说明他们的病情很可能已经非常严重。

    ……

    而医院东门下的方沙城,杨功运送完最后一位危重病人,再次打量忙前忙后、拿着黑盒子说话的魏璋,慢慢从怀里掏出两个小布包。

    刚忙完危重病人的魏璋终于能好好喘口气,就发现自己被这位叫“杨功”的大郸年轻男子盯上了:“还有何事?”

    杨功从怀里取出两个小布包,在走近魏璋的瞬间,塞进他的衣服口袋里,大声说道:“辛苦了,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 ?

    魏璋脸色平静如常,心里有些纳闷,这人上来就塞东西是几个意思?

    杨功特意借着向魏璋行礼的瞬间,低声说:“齐王殿下命吾等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送到飞来医馆,亲手交到魏璋或王强手中。”

    魏璋不动声色收好,在转运病人的推车再次放到方沙城时,毫不客气地躺平用嘴形说:“放心。”

    杨功如释重负:“有劳。”说完转身就走。

    魏璋就这么躺到了医院东门,不忘拍保科长的肩膀:“最后一趟,辛苦了。”说完一路狂奔进医院。

    保科长和志愿者们面面相觑,这魏璋可太狡猾了。

    魏璋穿过停车场直奔抢救大厅,没看到邵院长,又坐电梯直接上了行政区域,奇怪的是,邵院长和金老不知去了哪里。

    情急之下,魏璋直接跑到住院部,把刑警老秦和靳南法医找出来,当着他们的面,把两个小布包拿出来,一共八根试管,上面都写了标注,清楚明白。

    靳南逐根试管查看,问:“慧妃是谁?”

    魏璋逐一解释:“慧妃是齐王的生母,十年前难产死了;先帝是齐王的生父,去年底死了。也不知道齐王是怎么收集他们头发的?隔了这么好几天,想来也挺难的。”

    “交给我们,你去忙吧。”老秦和靳南一起往医院实验室走,按之前的约定,他俩可以任意使用医院内所有的检测设备。

    “有劳!”魏璋脚步轻快地离开。

    第86章

    实验室里亮了三分之一的灯, 刑警老秦和法医靳南在灯光下忙碌起来。

    检测这桩事情一旦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是未知,靳南已经做好通宵的打算,却有些纳闷地问:

    “老秦,时候不早了, 你还不回去照顾老秦叔?”

    老秦的鼻子里哼哼两声:“他好得很, 比我还年轻!”

    “又吵架了?”靳南叹气。

    “没!”老秦回答得特别快。

    靳南心知肚明,大家在医院里确实挺闲的,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父子俩吵得不可开交, 所以老秦才会躲实验室里帮忙。

    “可能会到天亮。”靳南友善提醒。

    “没问题, ”老秦非常笃定, “今晚大家应该都挺忙。”

    ……

    天已经黑透了,矗立在方沙城最高年的飞来医馆今日显得格外明亮, 不仅如此, 就连城东、城西和城北都有亮光。

    方沙城外有举着火把夜巡的军士,城内有卸了铠甲帮忙转运病人的护卫,不断有医护从移动梯下去增援,一样子收了这么多病人,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抢救大厅先满,然后是留观室,之后又领进门诊大厅一楼,最后才是送到方沙城下面的第二移动医院,各科备班随时出动。

    忙的不仅是医护,连食堂大厨和志愿者们都在加班,原因也很简单,这群病人真的太瘦弱了,“人是铁饭是钢” ,不管库房里有什么,先做些出来给他们垫肚子。

    做什么好呢?大厨问了邵院长以后,煮了好几锅杂粮粥,毕竟都是虚弱的穷苦病人,没什么比粥更合适、也更暖人的了。

    很快,大厨和志愿者们就推着装满粥锅的车,先送到急诊,再送门诊,最后从医院西门放到方沙城下,用一次性塑料碗和勺子,分发给能进食的病患们。

    因为百姓对巡视护士们的恐惧,以及对飞来医馆的尊敬,分发时井然有序,没出任何乱子。

    事实上,大厨低估了杂粮粥的诱惑,大郸百姓们连塑料碗底和小勺都舔了一遍,才万般不舍地把这些扔进黑色塑料袋里。

    虽然在医护眼里这多少有些不雅观,但百姓眼中的珍视和感激仍然给了大家不小的震撼。

    医护们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完成第五项任务,但不论检查、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时间,希望天亮以前能忙完。

    而抢救大厅里,医护的备班已经在上班,他们穿梭在病床之间,各司其职。

    邵忆秋实在等不及,直奔检验科领到了厚厚一撂化验单,看到各种向上和向下的箭头,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怎么办?

    没等她用对讲机摇人,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就已经进了抢救大厅。

    邵忆秋把化验单递给他们,看完以后直接无语望天花板,他们血液里汞含量这么高还能活到现在真是奇迹!不是,古代人都这么扛造吗? !

    刚从留观室下来的魏璋,看到医生们的表情,接过化验单就看到向上或向下的箭头,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