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6/15页)

转——

    口腔和鼻腔粘膜出血已经停止,牙龈肿胀正在消退,不再一张嘴就亮出肿胀渗血的牙龈;肺部感染已经痊愈,偶尔会习惯性咳两声。

    但,他们的肢体震颤和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失, 并未减轻多少。

    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医护们来说, 慢性汞中毒的后遗症很多, 他们以后的生活有些艰难。

    至少,命保住了。

    邵院长:“不知道大郸精造局的工匠们有没有什么伤残补助,或是特殊人才津贴?”

    金老抬头瞥了一眼,有些无语:“邵院长,大郸是封建社会,你想多了。”

    “也是。”邵院长叹气。

    两人又去了外科大楼。

    脊柱外科医生办公室里,崔主任带着医生们开第二次会,这次的重点讨论病患是大长公主, X光片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证实了崔主任之前的猜测,当初大长公主到康复理疗科送感谢信,从她走路姿势一眼就看出来。

    腰椎间盘突出到压迫神经,在这里很常见,之所以围在这里讨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长公主的右肩和左腿的肌肉组织里有小金属片。

    大家看到这些的第一反应,大长公主拍片的时候,头上身上首饰没摘?

    最大的像绿豆,最小的芝麻粒儿,但都有小小的锐边,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受得了的?大家站在X片前面数了一遍,共有七片。

    办公室里静悄悄,大长公主怎么这么能忍? !

    所以,大家围在一起的讨论重点是,这些金属片取还是不取?手术取出时,怎么才能不伤到周围神经?

    这可太伤脑筋了。

    邵院长和金老悄无声息地离开,去了麻醉科和骨科。

    与穿越大郢不同,拜丧心病狂的晋王秦王之争所赐,外伤病人特别多,又因为病人基本状况都很差,只能先保命再手术,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并提高了并发症的概率。

    所以麻醉科和骨科出乎意料地忙,每天都有紧急手术和择期手术。

    而麻醉科复苏室天天满员,比在大郢的时候忙多了。

    邵院长和金老巡完整座楼,嘀咕:“让食堂给医护们加个餐,加点什么呢?”

    正在这时,金老的手机响,传出王强的声音:“金老,国都城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车队正往方沙城来,和以前的完全不同。”

    按这个行进速度,到达方沙城最快也要一小时。

    邵院长诧异地看向金老,以前有什么事,王强都是直接找自己的,今天怎么回事?

    “你怎么不打给邵院长?”金老没回答,看向邵院长才问:“怎么说?”

    手机里传出王强喊冤:“金老,邵院长的手机无人接听,魏璋的手机占线,我就只能找您了。”

    “哎?”邵院长摸遍全身口袋也没拿出手机,“啊,昨晚放办公室抽屉里了。”

    “王强,你等着,我们马上过去。”

    十分钟后,邵院长拿着手机站在医院东门边,从王强的望远镜里向远处看,这个车队的阵仗和规制实在太大了,怎么回事?

    偏偏这时,金老的手机又响了,传出魏璋的声音:“老爸,邵院长的手机没人接听,今天赵鸿登基,赏赐了一大堆东西给飞来医馆,按外交礼,我们要准备份量很足的回礼才是。”

    新帝登基? !这么快? !

    金老暗暗吃惊。

    邵院长立刻点开手机一看,人都麻了,未接电话34通,未读消息21条,示读群消息更多,听魏璋这么一说,立刻有点慌:“魏璋,新帝登基要送什么?”

    金老略加思索:“邵院长,你先别慌。大郢太子府设宴相邀,我们没去,送了一个果篮当回礼,赴宴宾客和主人家都很高兴。”

    “物以稀为贵,飞来医馆的物品送到国都城去,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没事。”

    邵院长深吸一口气,收礼时心惊胆颤的,回什么礼也很伤脑筋啊。

    金老淡定得很:“邵院长,我们去食堂库房看看?”

    ……

    食堂里,樊主任、大厨、二厨和志愿者们,在准备午饭和晚饭的食材,冷不丁看到邵院长来,立刻起身迎接:“院长,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了,何必亲自走一趟?”

    金老想了想:“江山社稷,新帝登基,把库房里不管粗粮细粮都装一份,包得好看一些,就算一份礼物。”

    “小花园里凡是开着花的,都剪一枝,找心灵手巧的插个花篮;嗯,再准备一个果篮。”

    “我那儿还有一支礼盒装钢笔和配套的本子,有礼袋,也算一份。”

    “再把飞来医馆的各种零食装一盒。”

    邵院长不假思索地接话:“金老,您再写一幅字?”

    金老很爽快:“行啊,好歹六份礼物。”

    樊主任听了立刻带人去准备。

    ……

    事实上,这列车队的行进路线和王强预估的不同,直接停在了医院东门下方的方沙城内。

    啊这……王强和魏璋看着下面的车队,谁教他们抄近路的?

    好在,为了争分夺秒抢救病患,医院西门和东门都安装了悬吊系统,所以,车队停在下面也不影响什么,直到他们看着马车车轿里搬出一堆又一堆盖着纱笼的圆柱形。

    杨功翻身下马,向王强和魏璋打招呼,示意把这些圆柱形运上去,并努力表示尽量轻拿轻放。

    咦,这是什么?

    于是,魏璋又摇来了保科长和志愿者们。

    忙活了好一阵,当第一个盖了纱笼的圆柱形放在推车上时,魏璋立刻伸手:“慢,先看一下里面到底是什么?”

    “挺沉的,”帮忙搬运的志愿者说出心里话,“像搬实心圆木。”

    “以防万一,”魏璋掀开纱笼才发现是又高又深的大蒸笼,“还是热乎的,但是送蒸笼上来干嘛?”

    王强掀起蒸笼盖傻在当场:“太……好看了……”

    “金银珠宝?”魏璋随便乱猜,“但也不用蒸笼装吧?”

    “是吃的!”王强立刻把蒸笼盖好,告诉保科长,“赶紧的,送食堂去,今天中午有大餐。”

    “真是吃的?”保科长用湿巾把手擦干净,掀开笼盖倒吸一口凉气,“哎哟娘哎,这么精致?这,这是,这,传说中的失传名菜?!”

    志愿者们个个伸长脖子,像好奇的一群大鹅,都想掀盖却被保科长阻止。

    “快,下面还有很多,赶紧的,送食堂,小心,别碰坏了!”

    两名志愿者一组,把圆柱形向食堂送。

    保科长在等第二格的间隙,打电话给食堂樊主任:“老樊啊,中午的食材用量减半,国都城送吃的来了,很多,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老樊,你还记得上次太子妃送食单和吃食那次吗?”

    “记得!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