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60-70(第23/38页)



    不止这位贾秀才,还有更多的穷秀才是一样的境地。

    他们空有学问,却无处施展,真的太浪费了。

    难道你张巡考看着他们贫困潦倒一生,也不愿意让他们去数科吗。

    这是不是太死板了。

    不要再让这些书生们过独木桥了。

    给他们多铺几条路吧。

    科举很重要,纪楚依旧这样认为,但科举不应该是唯一的路。

    世间百种职业,若因歧视,阻碍更多人的发展生计,实属不应该。

    张巡考哑口无言,此刻说再多空话也没用。

    在穿衣吃饭面前,换个职业,是最好的选择。

    “那也不能跟科举抢人。”张巡考最后道。

    “大人,数科并未抢人,数科要的,不过是落榜的考生。”纪楚继续道,“而且两者哪个前途更宽广,大家都知道的。”

    当官可以位极人臣,数科可以糊口扬名,怎么看都是前者好啊。

    咱们数科哪会抢人啊。

    一番言语下,张巡考心中怒火消失大半。

    纪楚说得真诚,而且是为读书人考虑。

    可他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好像不鼓励数科,就是放弃那些落榜书生一样。

    张巡考头有点疼,看向纪楚的眼神满是狐疑。

    可纪楚说的那句,秀才过多,所以无赖化,也确实是个问题。

    各地秀才极多的地方,士风也糜烂。

    按纪楚说的,那就是这些人太闲了,没有正经营生,只能聚在一起吃喝嫖赌,给他们找点事做,那就好了。

    原本想指责纪楚的张巡考,反而意识到什么,纪楚不是真的推崇匠人学,是给书生们找点出路。

    这么看来,他对读书人着实不错。

    如此古板的张巡考都被说服,其他人也差不多,甚至觉得纪楚说得对。

    秀才高不成低不就的,换个营生最为合适。

    这么看,去数科当工程师,好像还可以?

    纪楚看出他们的表情,却心道:“工程师有那么好当?他们数科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啊。”

    但不管怎么样,张巡考这一关是过了。

    张巡考在筹备乡试宴的时候,也在观察数科,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鬼把戏。

    张巡考还在探究事实如何,看他一个手下,却把今日的谈话如实记录下来,寄给自己舅舅,也就是如今的吏部尚书。

    因为纪楚这些话的根本,好像指向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如何消化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平临国发展两三百年,读书人越来越多,官府职位也越来越少。

    这是礼部跟吏部向来头疼的问题。

    吏部每年都说,科举应该更严格一些,少录取一点学生,囤积那么多候补官员有什么用,还会滋生捐官,以及更多腐败。

    可礼部这边却恨不得年年科举,毕竟科举是他们部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而且减少招生,会让天下学子不满,更有甚者还会聚众闹事。

    前十几年里,有一次因大水耽误乡试,朝廷本打算取消那边考试,但几个府的书生们联名抗议,只得恢复。

    所以礼部跟吏部,向来对越来越多的举人进士头疼。

    纪楚这个做法,似乎跟吏部礼部两部在做同一件事。

    用现代的话来说。

    差不多等于大学生,研究生越来越多,好的职位越来越少。

    一个是学历开始贬值,另一个是闲散人员越来越多,社会容易不稳定。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想要闹事,可比平头老百姓难办多了。

    纪楚虽然没有明说,却用书生举例说明这么做的好处。

    无论纪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似乎能跟吏部礼部想要的殊途同归。

    只是把这话记录下来的官员忍不住心想,这位纪大人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看似是在解释情况,实际拉了更多人下场。

    倘若他真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给吏部礼部解决方案,那两部都要感谢他的。

    这个年轻人,着实不简单,对什么人都说什么话,他算是拿捏得非常到位。

    纪楚自然是故意的。

    因为自古以来,解决就业问题,就是个难事啊。

    官员们的就业,难道就不是就业了?

    数科想要平稳发展,必然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否则他根本不用说这么多的。

    想要扶持数科,并非只有对抗这一条路可选,团结多数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纪楚平平安安从驿馆出来,还没被张巡考责骂,出乎很多人意料。

    那么古板的张巡考,都被纪楚说服了?

    说明数科真的可去吧。

    今年四月份那会,数科去了一批童试落榜的书生。

    今年八月,不会再去一批秀才吧?

    放在年初,大家都会说不可能。

    但是现在却不好说。

    看看人家数科门前的人,有各地官吏,有各地富户,全都有求他们。

    数科众人都被称为工程师,设计图纸,研究其中原理的。

    不说别的,就这份追捧,已经让很多人侧目。

    如果说放榜之前,想来数科的秀才们,多是跟风。

    但现在来说,已经是真的动心了。

    他们动心归动心。

    数科这边依旧稳得住,并不会因为突然被追捧,突然有那么多学生要来而冲昏头脑。

    别忘了。

    这里都是理科生!

    小宋训导主持大局,对想来读书的秀才们道:“州学在十月份统一招生,我们数科自然也如此。”

    他们听州学的!

    因为他们是州学数科!

    年初那会?那会例外啊,以后不会啊。

    现在八月底,等到十月份招生时,该冷静的人都会冷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前途方向。

    都说了!

    他们数科不是谁都有!

    会有真正的入学考生,也有真正的资质比较。

    这不是谁都能来的地方。

    越是这种门槛,越让众人信服。

    就连张训导都点头:“竟不是胡来,数科选人,确实需要一定的标准。”

    而且数科严格按照州学标准,也并非要脱离州学,分明是在州学下面努力求生。

    这么一看,反而可敬了。

    数科没落许久,或许真的有适合它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