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 90-100(第8/15页)
泛潮。
是方才出的冷汗。
她拿着手里的诏书,步履不停地往宫外走,虽说也可以晚一两日,但她想要快些去户部报道。
在宫人的带领下,刚到宫门口,就见到一位脸熟的,林蕴作揖道:“任指挥使。”
任泽扫了一眼林蕴手上的诏书,作揖回去,道:“林大人。”
林蕴对这个称呼还感到新鲜,纵使眼前之人并不亲近,林蕴还是止不住露出了笑脸。
“我初来乍到,日后多多关照。”说完林蕴就告辞,道自己要赶着去户部登记了。
任泽看着林蕴走远,心中并不轻松,这位刚上任的林大人丝毫不知,他最近因为她很是头痛。
任泽本来想麦子一收,直接派人杀了林蕴,一了百了,也和范光表有个交代。
但就在前不久,任泽有暗线发现谢钧和京营提督走得近。
京营提督是负责管理京师三大营,如今的京营提督由当今陛下的堂弟朱峻担当,平日里很得陛下信任。
任泽怎么也想不通,朱峻这么一个重要的人为什么会倒向谢钧,而且他还没有实际的证据。
别说他没有了,他有也不敢捅出去,连汇报他此事的属下他都处理了。
司礼监有几位和谢钧关系不错,他前脚和陛下说完,后脚谢钧知道了,皇城的兵力都在手上,这是能一夕宫变的。
范光表这个老木头,一向瞧不起武将,处处弹压,再加上他的小尾巴漏得到处都是,如今他拿什么和谢钧斗?
如今乘的船眼看要沉,要不要跳船呢?
如果要跳的话,怎么跳合适?
跳得太慢,容易跟这艘破船共沉沦。
跳猛了,谢钧那边还没动静,范光表就先弄死他了。
他需要稳住范光表的同时,有一个投向谢钧的投名状。
任泽前些日子想了又想才想出条对策,他问身后的属下:“人都找到了,让指挥副史找的东西还没找到吗?”
属下直摇头,随后难得多嘴一句:“这事还不先告诉首辅吗?副史是个爱抢功的,我怕他先去……”
任泽打断道:“副史大事上知道分寸的。”
那是条没什么分寸的野狗,不过如今不是怕他抢,而是生怕他不抢呢。
第96章 入职
拿着新鲜出炉的诏书站在户部门口, 明明来过不少次,门楣高悬的“户部”二字牌匾依旧,两侧的石狮子也依旧威严, 林蕴却觉得还是有些不同。
从前她只是“访客”, 如今她就要成为这官署中的正经官员了。
进了门,通报过后, 又是熟人文常春来迎,林蕴跟着他往里走,问道:“如今圣上封我为正六品司农丞,文司务你可知我的直系上官和下属都是谁?”
文常春先是恭喜:“一上来就得了陛下亲授的六品, 林大人日后定是前途无量, 下官盼着大人平步青云, 稍稍照拂下官一二呢。”
道完喜, 想到林蕴方才的问题, 文常春露出一丝为难:“户部如今没有专门管农事的官, 下官也不知道大人你直属上下级是谁。”
林蕴有些诧异道:“怎会没有专掌农事的农官?当初我想在山西种玉米,谢大人在户部找了好几个人来跟我学?”
“那是谢大人听了你的想法, 特地从户部的无品级小吏中选出来的。”
在文常春口中, 之前司农司撤了, 户部接受了一小部分司农司的官员,并且他们也都不直接掌管农事了。
如今的户部除了尚书、左右侍郎这种二三品大员掌管全局,还设有十三个清吏司, 分管十三省土地、户口、钱粮等。辅以掌管钱币发行、稽核公文、盐仓、银库的几个职能部门。
也就是说, 林蕴这个司农丞,压根不在户部目前的官员体系里面,自然没有直系上司和下属了。
文常春领着林蕴去了户部正堂,他这小弟当得是心甘情愿, 从前是因为谢大人倚重林小姐,可以通过讨好林小姐来讨好大人。
如今林小姐也变成了林大人,她又极具才干,在她身边鞍前马后,就更有前途了。
谢钧听了通传,放下笔,抬眼看见林二小姐进来,想来当了官的确让林二小姐很高兴,她进屋的时候,喜悦溢于言表,连周围的浮尘都添了几分清亮。
她兴冲冲地将刚得的诏书递过来:“谢大人,我如今是司农丞了。”
分享完喜悦,她还不忘补充句:“前日大人说我日后早朝要候在殿外,看来还是你料事如神。”
那日不过调侃两句,她还挺记仇,就当是真心夸他的吧。
谢钧接过诏书,一字一句地读过去,确保没漏掉她的一丝荣誉,看完他抬头称赞道:“日后要叫林二小姐你林司丞了,像林司丞这样的有才之士实在是很难被埋没。第一次破格授官,六品已然不错,日后早朝林司丞能在殿外站第一排。”
林蕴听见谢钧叫她“林司丞”,她从来没觉得谢钧这张能毒死人的嘴说话这么好听过。
等听到什么站殿外第一排,林蕴才觉得谢钧果然是谢钧,一个站殿内第一排的,夸别人殿外站第一排不错,多少有些阴阳怪气。
不过谢钧这次实在有些冤枉,他确实觉得林二小姐此次得了六品官已然不错。在议论纷纷之下,陛下能给林二小姐的官职最高也就六品了,若是她在御前表现得差一些,那七八品也不无可能。
林二小姐的六品,已然证明她在面圣一事上表现颇佳。
林蕴对做官一事很开心,但她还没被这喜悦冲昏头脑。
方才多少是有些将谢钧当作朋友来分享喜悦,但想到正事,她拿出对待上司的态度,问道: “谢大人,我方才同文司务打听了户部的官职体系,有些不明白,大人当初将司农司纳入户部,可如今为何户部没有执掌农事的官员呢?”
林蕴知道谢钧重视农事,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支持林蕴开展九麦法,但为什么又将专职的农官撤了个干净。
谢钧解释道:“在农事上,户部以督促、监督为主,具体实施是靠地方官员,是自上而下层层督促。”
“司农司在的时候,曾经专职设过劝农官,把农事职能从地方官员的手中拆出来,但我把司农司拢到手里后才发现,这官设得越多,劝农效果却越差。”
本来本地知府能做的事,有了劝农官后,他要找知府请示,流程上绕来绕去,来回折腾百姓。
“当初邱义掌管司农司,手底下选出了一堆酒囊饭袋,不仅官多扰民,也没什么能力解决百姓遇到的实际问题。”
官又多,还爱瞎指挥,于是后来谢钧干脆把“劝课农桑”的职权直接归还到地方官员手上,也纳入他们的考核,户部只负责上层的监督管理。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是对的,只是在没有一个能服众并且能带来实际效益的长官出现之前,如今这样最为稳妥高效。”
林蕴听了后表示明白,但她还得问一句:“那如今我是户部唯一一个专管农事的官员,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