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40-150(第18/20页)


    容翡/张晨旭卫冕成功,成为领奖台的四朝元老。

    她将新闻收藏存档,手指一划到底,结尾处又跳出另一篇文章。

    标题后的数字记录了当前浏览量,突破百万。

    [震惊!容翡采访证实游晖言论。]

    不止标题打上了叹号,叶绍瑶的心里也一滞,知道这是新闻编辑蹭两头的热度,但不妨碍她被吓得走不动道。

    “怎么了?”

    见叶绍瑶走着走着便没了影,季林越转身等她。

    “我的天爷。”

    叶绍瑶打开新闻,接受文字的冲击。

    页面缩放,几百字的报道容纳在一张屏幕里,她转手给季林越:“你看。”

    在夺冠后的记者会上,面对媒体的提问,容翡亲口承认和张晨旭不再是恋人关系。

    但一再追问下,她又否认,说不认为是游晖口中的“感情破裂”。

    “我和张晨旭认识那么多年,携手的时间甚至占据了我生命的二分之一,”视频里的姑娘还带着成熟的妆容,用同样成熟的口吻应对,“我们的感情已经比爱情更珍贵,也一定会比爱情更长久。”

    用爱情和恋人定义他们,太庸俗,又贫瘠。

    在大众面前被迫坦露自己的感情状况,叶绍瑶担心容翡的情绪受到影响,打电话问候。

    “瑶瑶吗,什么事?”

    听筒里的声音太吵闹,还伴随着尖锐的嘶吼声,她不自觉捂住耳朵:“你在哪?”

    “张晨旭陪我逛欢乐谷呢,”那头的声音听起来很有生气,甚至比夺冠时更激动,“你不知道,晚场有很多帅哥!”

    叶绍瑶短暂沉默。

    看来容翡说得不错,她和张晨旭的感情的确比莫名其妙的爱情更稳定。

    “那你玩吧。”

    “大晚上打电话,就为听我说两句?”

    “我怕你失眠。”

    “啊?”容翡似乎反应过来,“没关系的,一段恋爱而已。我跟他在一起就图开心,但即使分手了,我依然能从他身上汲取到我想要的东西。”

    爱情会变质,但不一定是陈腐。

    所以在不在一起无所谓,她都能从中获得情绪价值。

    果然是自己至上的及时行乐主义。

    “那就好,”叶绍瑶松动了紧拧的眉毛,“以你的果敢,我以为得甩前男友于不顾呢。”

    容翡似乎玩着什么项目,听筒里全是风声,一句话磨得只剩下零零碎碎的音节,她没听清。

    “她刚才说的什么?”

    叶绍瑶快要发疯,这个悬案吊了她一路,太好奇。

    “她刚才说,‘我们是莫逆之交’。”季林越说。

    第150章 上帝给他俩关上的窗。

    金色旋转杯是平昌冬奥前,叶绍瑶和季林越在国际比赛上的最后一站。

    为了尽可能地准备充分,他们提前半个月飞往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当地时间刚过正午,航班准点到达。

    汽车在驶往酒店的路上,叶绍瑶努力瞪着眼睛,在手机上检索当地的冰场。

    “酒店附近五公里没有商业冰场,附近十公里也没有,”地图在拇指间缩小,她惊讶,“这居然是首都的冰况吗?”

    习惯了蒙城三步一室内、五步一室外的冰场盛况,乍一掉进冰雪荒漠,她还有些不适应。

    一场B级赛,主办方暂不提供场馆训练,他们的包冰计划看来也行不通。

    “教练说,她的学生在南郊有私人冰场,或许可以问问。”季林越说。

    今年大奖赛总决赛和金色旋转杯撞了时间,格林在IAM正忙,没有飞这里的打算。

    不过她的人脉广,从出发就把他们落地后的训练安排上。

    电话打了两分钟,多数时间是季林越在聆听。

    那头的格林不知道还说了些什么,叶绍瑶依稀听见几句,她大概把他们的针对训练讲了个遍。

    终于收线。

    “怎么样?”她问。

    “在JarunLake附近。”

    前座的Uber司机猛地刹一脚,满是不耐烦:“不去酒店了?”

    “去的。”

    “这里就是JarunLake。”

    峰回路转,他们临时更改行程。

    车没开出几公里,软件扣除6欧的起步价,叶绍瑶觉得面子过不去,又多给了4欧的小费。

    萨格勒布的老城很拥挤,挤到路边的建筑一栋挨一栋,但他们正往城市边缘走,在密度逐渐稀疏的房屋中找到新的目的地。

    “是这里吗?”

    走入住宅区,叶绍瑶停下脚步抬头看,外观是一座低矮仓库,墙壁和房顶都是铁皮的。

    季林越比对格林发来的照片:“是。”

    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还没来得及把行李送回酒店,就在师姐的热情邀请下换衣上场。

    “格林教练说你们来萨格勒布参加比赛,”女人挑眉,“我的冰场比体育馆的冰质还要好,一周只需一百欧。”

    只是上冰滑几步,叶绍瑶能感觉到冰面有抓刃,但冰质不算软,可以兼顾技术和速度。

    女*人交代得很仓促,说冰场有自动化管理,场地清洁都不需要他们动手。

    “不凑巧,我要去参加聚会,今晚不回来。”她把这里全权交给两个一面之缘的年轻人。

    叶绍瑶才从智能清冰的演示中回过神。

    “您今晚不在,那这里怎么办?”

    “你们什么都不用做。不过仓库在晚上会自动落锁,记得把握时间。”女人按下遥控器,大门升起又落下。

    连冰场的卷帘门也是自动的。

    世界发展得真快。

    冰场重新恢复宁静,叶绍瑶做着简单的热身运动,周围只有冰刀和布料摩擦的声音。

    “好不可思议。”

    监测仪上实时显示冰面的温度,-4℃让刚浇过的冰很快冻好,崭新到没有任何滑过的痕迹。

    叶绍瑶成为每一寸冰面的开拓者。

    从简单的步法进入训练节奏,时间过得很快。

    “其实,我们这段接续步还不够好,”她暂停音乐提出问题,“我能感觉到你几次要把我拽倒。”

    站位卡在音乐中断的地方,他们之间的距离超过一臂。

    如果要迅速接上后面的华尔兹握法,会让她重心不稳。

    两人携手身经百战,需要注意的动作能够坦诚,没有教练,没有助教,他们靠自己揣摩一二。

    “还有这个联合托举,我会尽量避开你肩上的伤,”叶绍瑶在他的肩膀比划一个大概,“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