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80-190(第11/21页)



    有朝气,有生机,有对生命的歌颂。

    但偏偏没有好运气。

    因为陈新博不可逆转的骨伤,他们的复出成绩不理想,始终刷不到冬奥会的最低技术分。

    这首人类赞歌也无法有亮相的机会。

    终于,又一个奥运赛季。

    它将跟随新的主人重见天日。

    “虽然,我一直不太喜欢那群老古板们的官腔,但我很认同他们的一句话。”

    看着节目在摸索中成型,叶绍瑶和季林越在熟悉动作后逐渐游刃有余,金荞麦欣慰说:“华夏队从来不是后浪推前浪,而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是传承,是生生不息。

    正是午休时间,IAM的别馆并没有别人。

    有一对运动员牵着手往场中滑去,站在场边的女人忙着给音乐倒带,他们脚下的冰痕弯弯曲曲,又交错在一起。

    第186章 “北京已经比平昌更近。”

    春夏秋冬不能简单概括加国的天候。

    这里的人喜欢把一年分为十一个季节。

    秋天之后,是冬天。

    随之而来,愚人的春季、第二个冬天、欺骗的春季、第三个冬天。

    从二月到三月,冷暖反反复复,甚至有可能欣赏到风与雪的混战。

    没错,三月初,距离全国进入夏令时不到两周的时间,魁北克风暴预报中心发布了暴风雪预警。

    St.106社区,一幢三层洋楼里,叶绍瑶和季林越对电器和门窗做最后的检查。

    金荞麦拖着行李确认:“我们提前出发去瑞典?”

    “未来几天都有暴风雪,恐怕航班也会受影响,”叶绍瑶收回烘干机里的衣服,扭头疑惑道,“你没收到教练的通知?”

    “你说Whatsapp*?”金荞麦摇头,“我不算组里的教练和运动员,所以没加。”

    脚边的行李箱还挂着工作证,证上的“身份”一栏印有“教练”的字样。

    在世锦赛举办期间,她可以凭借这张通行证进出场馆。

    但她并不是叶/季的教练,充其量算工作人员,借编舞的机会和往年练习冰舞的经历,协助格林工作。

    “现在去斯德哥尔摩会不会太早,官方酒店最多允许提前半个月入住。”

    “新考斯滕会直接送到酒店,物流已经在转机去北欧的路上。”

    哦,那是挺紧急。

    国外的快递服务不比华夏,多在外存放一天都更危险。

    不过陪赛一趟也不会亏。

    金荞麦打起自己的小算盘,酒店是官方承包的,回头还能用路费向陈新博报差旅。

    两头赚。

    ……

    今年的WC是冬奥会前最后一次世锦赛。

    作为一个赛季最重要的A级赛事,即使大家这年过得稀碎,这会儿也都倾巢出动了。

    IAM家大业大,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队医和各种后勤保障人员,浩浩荡荡坐了大半架飞机。

    金荞麦调整座椅靠背,抬头看仍在不断涌入的乘客:“冰舞的半壁江山……”

    也不过如此了。

    人与人互相拥抱祝福。

    他们谈论变化多端的气候,谈论最近新出的大牌产品,上机前是朋友,上赛场后,就要各自为营。

    “你的手怎么在抖?”叶绍瑶注意到身边人带起的颤动。

    金荞麦把手藏进兜里:“大概是到该得帕金森的年纪了。”

    实话没说。

    她也曾在格林手下待过很久,常年跟着组里跑比赛,也像这样起飞、落地。

    她和陈新博在组里不算优异,在世界范围也只能到中游水平。

    所以每一次同行,都像步入一段兴奋与煎熬并存的噩梦。

    煎熬胜过兴奋。

    到现在,相似的场景依然会把她拉到几年前,好像选手不是她的学生,而是自己挂帅出征。

    叶绍瑶握住她:“首都已经比平昌更近,相信我们。”

    天生的小火炉源源不断给她输送热量,直到把她的掌心捂热。

    进入预定航线,飞机开启巡航状态。

    夜间的机舱很安静,大概有舷窗外无际黑色的加持,鼾声四起。

    季林越给叶绍瑶套了U型枕,耳塞和眼罩也准备就绪,但她左右睡不着,拉着他复习自由舞的动作。

    确认动作顺序无误,叶绍瑶偏了题。

    “提问,”她小声模仿记者,“比赛和看比赛,你觉得哪一个更紧张?”

    “看比赛。”季林越凑近只有聪明人能够看见的话筒,小声回答。

    “我也这么觉得。”

    她是运动员,也不止一次当过观众。

    坐在场下,她会纠结选手的发挥和得分,进而推断本场裁判的评价标准。

    但站在赛场,她就只有一个念头:

    完美地度过这几分钟。

    但这回有些不一样。

    她抓住季林越的回答继续发问:“可我们即将在世锦赛上表演新节目,你也不紧张吗?”

    “借用穆教练的话,我们本来就是大冒险家。”

    在很小的时候,穆百川因不满意叶绍瑶几次三番的临场发挥,亲自给她题了外号,人称“大冒险家”。

    后来,季林越在世青赛做出同样的举动,被授予“大冒险家二号”的荣誉称号。

    荣誉,但非褒义。

    穆百川在离开俱乐部时,还特意把他们叫去谈话:“你们啊你们,以后可不兴这样的作风。”

    当时的小姑娘和小伙子顺从做了保证,现在又要亲手打破。

    上个月的四大洲锦标赛,因服装问题,他们临时把自由舞更换回《一步之遥》,致使新节目没有如约面世。

    到现在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不得不做出冒险的尝试。

    ——真到奥运赛季才临阵磨枪,会来不及。

    ……

    和从华夏远道而来的队伍会合,华夏代表团后脚就召开了座谈会。

    叶绍瑶和季林越作为本届世锦赛的主力队员,坐在领队两侧,首先接受了洗礼。

    “我看你们上报的节目不是《一步之遥》。”

    叶绍瑶点头:“对,我们想适应奥运赛季的规则。”

    领队显然认为这个举动过于鲁莽,也不避着人:“你们知道这届世锦赛有多重要吗?”

    知道。

    2021年世锦赛的排名,会确定首都冬奥会花样滑冰部分参赛名额的归属。

    华夏冰舞只有她和季林越一对出战。

    如果能够获得比赛的前两名,则华夏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