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10-120(第18/24页)

迎来第二批云集洛阳的人才了。

    甚至可以说,当“名士”二字因孔融的缘故大大掉价的同时,“大儒”二字的含金量,对于一度遭遇火焚的洛阳来说依然不小,也像是为那些正欲入太学就读,成为朝廷官员预备役的人,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真是青州的郑公?”

    石韬本在建设太学东南角的一处院落,搬运着一批砖石,现在连忙把手在衣角擦了擦,又将身上沾灰的衣服连拍数下,仿佛衣着比先前体面了一些,这才看向了前来通知他的徐庶,眼中露出了几分期待。

    “这还能有假,方才陛下都亲自来迎了。”

    “陛下!”石韬猛地拔高了声音,一把抓住了徐庶的肩膀,“你见到陛下了?”

    说到这个,徐庶就郁闷了:“……我到的时候,陛下已和郑公说完了话,摆驾回去了。”

    不仅陛下走了,郑玄也因舟车劳顿,在司马懿的带领下去了太学附近的官舍落脚歇息,倒是他那些学生,还在将随行的典籍书卷陆续向太学的书库中搬运。

    徐庶站在那里看了好一阵,先是遗憾自己的来迟,又随即在心中暗想,若他要成为陛下面前新一批的史官,应当如何记载这样的场面呢?又应该从谁的视角来写,才是陛下需要的人才?

    直到想起来应当前来通知同伴,才忽然从那想法中抽身。

    石韬显然是看出了徐庶的窘迫,连忙回道:“别想那么多了,郑公已至,太学必能群贤毕至,文教兴旺,咱们身居其中,何愁不能学业有成,走到陛下的面前!走,我们……”

    “喂——”忽然从院墙之外的走道间,扬起了一个拉长的声音,“陛下有令,一月之后,太学募招新生!”

    石韬和徐庶对视一眼,都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定住了身形,随即,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份狂喜。

    好,太好了。

    或许陛下并不全是因为郑玄的到来,才做出了在一月之后正式宣告太学招生的决定,但总而言之,这一天终于到了,也来得恰到好处!

    那关中纵然是有卢植、荀爽等大儒又如何,洛阳的典籍曾在大火中消失又如何?有陛下在,洛阳才是文人心向往之的圣地!

    他们也真的来对了。

    只不过,既然郑玄就职太学之事已被敲定,恐怕前来竞争入学名额的人会在这一月之中陡增,若要从中胜出,他们还该更努力才好。

    而在此刻的洛阳,压力不小的,何止是这些尚未学成的读书人。

    刚完成了铺设翻车工程的工匠望着手中堆积如山的重任,就有些想要叹气。

    早在他们被陛下召集起来的时候,就接到了一项长期的大任,那就是制作一批为数不少的军械。但此前因洛阳急需修缮与发展,才将其暂时压到了后面,只调出了约莫三成的工匠负责此事,用于供给函谷关守军所需。

    可现在,农事都已步入正轨,需要考虑的,就只剩下军备了。

    自青州动乱由公孙瓒平定,幽州乌桓入侵暂时终结于麴义之手,荆州南北交战落下帷幕,凉州马腾韩遂叛乱平定之后,洛阳朝廷真正回到十三州正统的位置,需要解决的敌人,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关中的董卓。

    不趁着此时加紧打造军械,为大军出征关中做准备,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幸好荀彧知道此地人力吃紧,已让人向洛阳周遭各州发出公文,招募善于打造军械的工匠,也重新规划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提高了工匠的工钱,引得一批原本想要参军的壮丁先来此地干事。

    还幸好,陛下没让他们顺手研究一下,史道人这巧夺天工的大作,能否在他们这批工匠的手中复原,只是让他们小心地记下了此物的图纸,与各个角度的大致构造,以防那指南针在荆州损毁,便再无这样的至宝存世。

    虽然他们不知道的是……

    陛下压根就没指望这东西能复原。

    那哪里是什么史子眇送给他的宝贝,根本就是随同他穿越过来的手表上拆出来的,以现在的工艺精度,根本没这个可能打造出来,最多……

    最多就是去试试,参考此物,能不能利用磁石做出精度更高的指南针,打磨白水晶之类的东西,又能不能做出类似的盖板。

    不过反正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枚,已经随着安排孔融,送到了最应该去的地方,剩下的也不必着急,以至于混淆了何为当务之急。

    相信刘备既然能与孙坚联手,攻破荆州的宗贼联盟,也能如他的手下败将刘表一般,把孔融此人用好。

    再想到郑玄已因这支援青州之事,赶赴洛阳,成为了朝廷的意外收获,刘秉脸上的笑意愈发真切了些,向着被马超带到他面前的太史慈问道:“我听闻,太史子义擅射?”

    太史慈连忙答道:“不敢说百步穿杨,但也敢称一句射箭好手。”

    “好,那就让朕看看!”

    太史慈有些惊愕地看到,陛下已是雷厉风行地向外走去,走向了远处的校场,马超也自然地吩咐着,让人取来太史慈的弓箭。

    当抵达校场后,在太史慈一百五十步外的地方,已摆上了往复移动的箭靶,弓箭与马匹也已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这位青州义士也不怯场,眼见陛下示意,当即翻身上马,疾驰而出。

    校场之上,只听得马蹄作响,马背之上弓弦接连发出了蹦蹦数声,再向远处的箭靶看去,三支出手的长箭果然不偏不倚,正中红心。

    而那开弓射箭的青年面不改色,仍是一番游刃有余的样子。

    刘秉大喜,赞了一声“彩”。

    眼见太史慈已是翻身下马,将弓箭交给了一旁的侍从,重新走回到了他的面前,刘秉沉吟了片刻,问道:“朕刚回洛阳时,欲重建北军五校,为天子禁军,其中射声营校尉,由张辽张文远担任,但他在凉州战场上大放异彩,已由朕破格提拔为凉州刺史,这射声校尉的官职就空了出来。不知你可愿担任此职,为朕组建一支御前的弓弩手队伍。”

    太史慈惊愕地看向了眼前的陛下,不知这等天降官职的好事,怎就如此轻描淡写地落到了他的身上。若只是算他在青州俘虏了张饶,协助公孙瓒击退黄巾,再加上他方才在陛下面前小露的一手,还远远不及此啊。

    他也并未看错,在陛下说出这话的时候,一旁的马超顿时瞪大了眼睛,向着他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又在这羡慕之中掺杂着一份跃跃欲试,像是想要和他比个高低。

    但陛下的下一句话,已先说了出口,让马超的神情随之一变。

    “如今的御前,步卒有高将军的陷阵营,徐将军的白波兵,骑卒有赵将军统领,现在又多了孟起这凉州勇士,朕所缺的,就只是一批专职操持弓弩的队伍了,一见子义,怎能不当场交托重任?”

    太史慈刚想开口,说他可以前去朝廷的一路将领麾下历练,就见陛下的笑容中,多出了一抹峥嵘肃杀之气。

    “朕欲——御驾亲征关中,围杀董卓,这御前五校精锐,也该当凑齐了。”

    【作者有话说】

    饼饼:御驾亲征,安保要做好!安全感拉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