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第15/20页)


    哪知她换了出门的衣裳,带小厮到了府门前时,却破天荒地被府门拦住。

    “怎么了?”

    “二郎君见谅,这段日子二郎君在家中养病,不宜出府门。”

    “你说什么?”顾宁熙脱口而出,她什么时候需要静养了?

    侍卫们很是为难,却依旧拦在原地。

    往昔畅通无阻的路,让顾宁熙一时无所适从。

    一墙之隔,街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落入她耳中。

    “若我非要出去呢?”

    侍卫们请罪,一五一十道:“这是侯爷的命令,奴才等只能照办。求二郎君莫让我们难做。”

    第 78 章   情意

    “怎么了,垂头丧气的?”

    才过了垂花门,顾宁熙迎面遇见长姊往西处去,应是要向祖母请安。

    顾宁婉示意婢女退远些,与顾宁熙边走边说话。

    “家中不让我出府门。”

    “这是什么缘故?”

    顾宁婉眸中同样染上困惑,家中女眷无事是不能出府的,但熙儿顶了男子的身份,又在朝为官,出入从不受束缚的。

    家中还给熙儿准备了专门的车驾,有时她要捎买什么物件,就托熙儿帮忙。

    “我也不知道。”

    顾宁熙本就觉得奇怪,她只是自请外放罢了,为何他要辍了她的朝。如今,家中更是无缘无故限制她出行。

    这两件事背后,或许有什么联系。

    “你外任的事——”

    “二郎君在这儿啊。”

    顾宁熙和顾宁婉不约而同收了声,来人是她们祖父身边的亲随,在府中很得脸面。

    梁兴略略行了礼:“传老太爷的话,今夜请二郎君去松墨堂用膳。”

    “好,我知道了,有劳梁管事。”

    松墨堂在府上东北处,祖父致仕后,便搬到了松墨堂安养天年。

    那地方清静,晚辈们除过年节去请安,平日里甚少有机会踏足。

    待梁兴走远,顾宁婉压低声音:“竟然连祖父都惊动了?”

    “是啊。”顾宁熙看未时的天色,“不知道今夜会说些什么。”

    散值后,顾宁熙吩咐马车去昭王府前绕了一圈。明月缀于天幕,沁兰院中,孟夫人让人端上了熬好的蜜梨银耳羹。

    冬日夜里,喝上这样一盅汤羹最是滋补润肺。

    女儿白日里去了孟家探望,回来后孟夫人惯常要听她说起外祖家中事。

    顾宁熙知道母亲记挂,外祖母入冬后身子又不大好,孟家请了位大夫常住府上。舅母照顾外祖母很是上心,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经手。二位长辈都是很好的人,在故乡时婆媳关系便和睦。遭逢家变,一路患难与共、相互扶持至今,早已是情同母女。

    孟夫人同样忧心母亲的身体,时而从月例中匀出些银钱,备些药材、补品送去。

    她从不求大富大贵,一家人能平平安安、无病无灾地过下去,已然足够让人欢喜。

    近来皇室操戈,为着淮王殿下中毒一案,京都上下物议如沸。不少府邸行事都分外小心,生怕一不留神便牵连到自家头上。

    孟夫人叹一句:“天家荣华,处处都是争端。倒不如平平淡淡,与一位合心意的郎君共度一生便好。”

    顾宁熙没有接话,处在昭王殿下那个位置,若是不能更进一步,恐怕来日很难善终。

    就算昭王殿下不争,昭王府手下的将领们也会推着殿下向前走的。

    白日里想了许多事情,顾宁熙感到疲惫。孟夫人嘱咐她喝了甜羹,早些回去休息。

    月色清寒,乐游院中又加厚了一层被褥,松软温暖。

    临睡之际,顾宁熙也只能盼着梦中给她一个答案。

    白日里课业散后,她回忆起廊下昭王殿下的神色,后知后觉品出几分不对劲来。

    她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既心中难安,干脆趁黄昏的闲暇走这一趟。

    哪知到了昭王府前,门房客客气气回禀,道殿下今夜不曾归府,要留宿宫中。

    顾宁熙须臾释然,看来当真是宫中急召,以致昭王殿下一刻都不能多留。

    她凝眉沉思,宫中自然没有透出半分风声。昭王如此行色匆匆,难不成是陛下龙体欠安?

    顾宁熙登上自己的车驾,她的梦境中并没有关乎陛下脉案的消息。

    但就眼下的情势而言,太子牢牢占据大义名分,且朝中文臣多数都倒向太子。

    陛下并无易储之心,一旦宫中有变,昭王殿下势必陷入被动。

    要想登上那至尊之位,也只剩了最后一条路。

    顾宁熙揉了揉眉心,朝政变换不定,她置身其中焉能不被波及。

    猜测了半路,顾宁熙才回到侯府,便有小厮在门房处等着她。

    顾宁熙认得他是父亲身边之人,小厮上前道:“侯爷请二郎君即刻去主屋一趟。”

    “好。”顾宁熙不明所以,只能先动身。

    祖父祖母前些年便已移居别院颐养天年,主屋是父亲所居,顾宁熙每月都会来此请安。

    屋中烛火通明,除了父亲,顾宁熙才发现母亲与沈夫人都在此处。

    她镇定着见过礼数,宣平侯道:“怎么这个时辰才回来?”

    “孩儿路上有事,不小心耽误了。”她道,“父亲,可是出了何事?”

    很快顾宁熙知道了原委,原是白日里昭王府的孙参将过府,替他手下一名亲卫前来提亲。

    因涉及宣平侯府内宅事,故而管事还禀明了沈夫人。

    而要娶的人,正是乐游院中顾宁熙的贴身侍女,吟月。

    顾宁熙讶然:“那名亲卫叫什么名字?”

    管事答道:“回二郎君,姓魏,名唤旬舟。”

    宣平侯蹙眉,看向顾宁熙:“这是怎么一回事?”

    顾宁熙如实道:“先前孩儿随昭王殿下出京,中途遇见了刺客。吟月不幸失散,是荀舟救回了她。”

    原是一场英雄救美,但实在不合时宜。

    顾宁熙院中,只有三人知道她真实的身份,吟月便是其中之一。

    宣平侯拂袖怒道:“你未免太失察了些。身边人与昭王府亲卫私相往来,你竟半点不知!”

    “父亲息怒。”顾宁熙跪于地请罪,此事是她之过,无可辩驳。

    孟夫人心疼女儿,想要求情,偏生被沈夫人堵住,插不进半句话。

    宣平侯怒气未消,铮儿再不懂事,最多也就是考不中进士罢了。他本以为宁熙会稳重些,才容了她去参加科考。没成想她竟懈怠至此,连院中人都约束不当。她的身份一旦被昭王府中人察觉,这样一个致命的把柄握于他人之手,会给侯府带来灭顶之灾。

    顾宁熙脑中也乱,回想起这几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