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基》 40-50(第6/16页)
。”
走两步,我道:“你们家夫人,寻常和唐大人感情好吗?”
“好啊,怎么不好。我们家夫人对老爷可好了,就是老爷……当然,老爷去青楼的事,夫人也知道,可是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事,那些个当大官的,哪个家里不养几房小妾?我家夫人身子骨弱,这么多年只生养了大小姐一个,老爷从前纳妾,夫人也都同意了,还亲自帮忙张罗……大人,就是这了。”
他伸手往前头一个小门指了指,又上前两步,替我将门栓打开。
兴许是我多想。
大理寺查案,案件细节一律不准往外透露,郭茂德又将这案子捂得紧,想必唐府的人也不知林承之和唐宏升之间过节,若唐宏升从前没对柳氏提过升迁之事,恐怕柳氏只当他是个体恤的上司。
我正要跨出门,那下人又在我背后道:“从前夫人刚嫁进门的时候,陪嫁了一对玉杯,与老爷一人一只,老爷很是喜欢,带去了大理寺,说是见着玉杯便能想起夫人,只没想到,夫人找遍了林大人送回来的东西,也没找到那只玉杯,恐是老爷什么时候给弄丢了,夫人更是伤心了。”
我转过头,他直直望着我,十分肯定地道:“老爷虽然有负夫人,但夫人对老爷,从来都是一心一意的,大人,您方才问过的,大理寺的郭推丞也来问过,大人您明察秋毫,千万别冤枉了夫人啊。”
唐宏升死了,想来何仲和郭茂德也没少折腾唐府的人,案子迟迟查不出凶手,柳氏平日恐怕又跟唐宏升有些囹圄——不然这下人不会绕来绕去,讲这么多开脱的话。
柳氏若被抓去当了凶手,唐府就算彻底散了,这些奴仆又哪里去找栖身之所?
只是我毕竟不是大理寺的官,柳氏是不是凶手,与我也没什么干系,种种疑点,我不好再深究下去,只道:“放心,本官只是随口一问,案子已经结了,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了。”
这事尘埃落定成了悬案,只个把月后,贺栎山跟我一道吃酒,无意提了一嘴,叫我小心林承之。
贺栎山跟林承之,那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他突然这么说,令我有些诧异,赶紧问他为什么。
贺栎山犹豫一番,道:“我听说,唐宏升这案子先前曾查到过林承之身上。”
大理寺的案件,要么是重案要案,要么涉及朝廷官员,为了防止有人拉关系徇私,不止办案的官员,连同押差伙夫,上上下下嘴都封得严,只得等案子快收尾落定了,方才能传出点什么风声。
“不错。”我点头,“之前何仲和郭茂德——也就是主审唐宏升案子的两位推官,曾找我了解过情况,他们怀疑林承之跟唐宏升的死有关系。但后来查完,只是个误会而已。”
贺栎山眉头轻皱:“他们查林承之,缘何找你了解情况?”
“咳,唐宏升死的那日,我与林承之刚好在一块吃饭,后来他来我府上一趟,直到入夜了才回去,并没有杀人的时间。”
贺栎山轻缓点了下头,接着道:“唐宏升死在慕芳楼,众目睽睽之下,且大理寺来人之后直接将慕芳楼封了三天查案取证,慕芳楼是什么地方,临安最有名的青楼之一,来来往往的人见了,都得多嘴问一句,几日时间,已将此事传得满城风雨。我听说唐宏升死时,嘴巴是歪斜的,眼中还流出了血泪。”
我道:“确实如此。”
贺栎山道:“先前我并没多想,只后来结案了,听说查到了林承之身上,方叫我想起了一件事。”
我追问道:“什么事?”
“殿下可知圣上为何将林承之调去大理寺?”未等我答,贺栎山又道,“林承之虽然有些才学,但他在翰林院屁股都没坐热,只机缘巧合参与了科举舞弊案,就这么升了官,殿下不觉得太快了些吗?”
我想了想,道:“快是快了些,但也曾有些比他升得更快的,父皇——天子如何想的,我等如何能揣摩?”
“这话本不该由我来说,但我今日仍要跟殿下说,殿下身处旋涡中心,有时却想得太过天真。”
贺栎山难得的有几分认真,放下酒杯,揉着眉心。
“又或者因为是他,所以殿下不愿去多想。殿下之前跟林承之接触几次,旁人都已觉得他跟殿下你关系匪浅,大概是不会跟殿下你嘴碎的,林承之升官,一是因为此案了结之后,杨兆忠曾亲自举荐他做这少卿。二是因为大理寺之前,抓过一个南越的探子。”
杨兆忠举荐之事,我听江起闻提过,可如今贺栎山再提——
“杨兆忠举荐他,莫非还有什么内情?还有南越的探子,与林承之升官有什么关系?”
“杨兆忠这事你大约更不知道,但也都只是捕风捉影,我便不多说。只南越探子这事,我是亲身参与了。”
贺栎山说着,嘴角泛起苦笑:“南越探子,便是在我府上抓着的。大理寺的人盯她许久,知她乔装打扮成舞姬混入我府上,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来才抓的人,我也因此事被带走问询。主审那位,正是林承之。”
“怎会在你府上?”
话刚脱口,我便觉得多问了。
贺栎山袭他爹爵位,众所周知又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府上养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人。我若是敌国探子,估摸也会找他下手。这样一个人,想来戒心也浅,加之宴聚之时,官员们喝了酒,聊上几句,不定会说漏嘴什么。
我于是再问:“林承之审你,然后呢?你被带进大理寺这么大的事,我怎从来没听人提过?”
贺栎山道:“大理寺的作风,你还不知道?这回林承之审我,连大理寺内许多人都不知道。故能跟你讲这原委的,只我一人了。”
我竖起耳朵,听贺栎山接着道:“实际那探子并不是第一回进大理寺。上次抓她进来,竟叫她给逃掉了,大理寺秘牢是什么地方,抓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圣上便觉得大理寺出了内鬼,刚好林承之参与破了柳文崖那案子,杨兆忠大夸特夸,差点盖过了主审江起闻的功劳,圣上便动了让林承之查这南越探子的心思。”
他这样说,我一下便明白了。
“林承之来临安不久,根基尚浅,在朝中没有什么关系网,父皇信不过大理寺的人,顺水推舟让他去大理寺,是为了揪这内鬼?”
贺栎山将头一点。
“林承之查了半月,竟真叫他找到了内鬼,后来又根据这内鬼的供述,查到了那南越探子的动向——便是我府上,那探子竟还敢留在临安,林承之恐是觉得这人在城中还有同伙,也不着急抓人,就这么等着。”
“那后来怎么又去抓了?”
“是她要跑了,大理寺的人忍不住动手了。那探子送来我府上,除了宴请之时跳舞凑个角,日来就待在小院,没什么大动作,大理寺的人来抓她的时候,我对她都没什么印象,还是府上管家提醒,我才想起来有这么个人——不起眼的很。”
“后来呢?”
“后来?后来我就被叫去问话了,问了一通,又将我给放了回来。那探子后面如何,大理寺的人也没将我支会。只后来我听说唐宏升的死状,忽然间想起了一件事,我府上有一名庖子,死时也是嘴巴歪斜,眼中流出了血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