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为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再嫁为后》 40-50(第9/16页)

周将军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为大乾贡献颇丰,为人忠勇,过几日就要远赴西南任总兵,其孙今年七岁。他们二人往后和杨戎一起做你的伴读。”

    伴读从一个变成三个了?

    一个都扛不住,三个加起来,岂不是连喘气都得偷偷摸摸?

    汉王耷拉着音儿说多谢母后。

    他的年岁太小,自然看不懂皇后娘娘此举深意。

    万姑姑等汉王出到殿外,才开口:“杨家对汉王殿下看管严苛,听闻娘娘择了董家周家两位伴读,很是不满。他们也不想想,这两家的子嗣长成,极大可能成为汉王殿下的帮扶,又对娘娘有何好处?”

    崔雪朝反倒松泛笑笑:“几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成天凑在一块读书,何必把大人那点心思强加。我是看杨戎那孩子太虎势,汉王压制不过,应付起来畏惧有加,长此下去,难免性情卑弱。”

    后晌太阳稍退,太云阁有一方池塘,崔雪朝吩咐人预备了小网和桶,领着汉王去掏着玩。

    小孩子心性的汉王看着网兜里活蹦乱跳的小鱼,很快忘了自己多了三个伴读的忧愁,尽兴地玩过。

    临到黄昏,正被皇后娘娘牵着手走在游廊上赏看夏荷,远远瞧见廊桥那头乌泱泱过来一大圈人,是陛下处理完前朝的政事来找皇后一块用晚膳了。

    “给父皇请安。”

    乾元帝说起吧,见儿子扎着脑袋紧贴在皇后身畔,把自己这个父皇当成山匪一般警惕,很是不屑:“你怎么还在这儿?今日功课做完了吗?”

    “回陛下,汉王今日受惊,臣妾做主让他下晌歇着了。”

    乾元帝不好拂皇后的面子,只好按捺下不满,晚膳见皇后只吩咐宫人给汉王布菜,平常给他添汤水的殷勤也让碍眼的汉王承受了。

    算了,权当做是女儿家的新鲜劲儿吧。

    哪料这份稀罕过了三五日还不见褪去的迹象。

    这一日午后,处理完政事正打算带着皇后去钓鱼的乾元帝,赶到太云阁却被告知,皇后方才领着汉王殿下和几位伴读公子去入林策马。

    于是提袍去追。

    到了地方一看,空荡荡的,哪有人。

    一问,汉王与几位伴读公子共寻到一窝活泛的灰绒兔子,不忍杀生,决定养在兽园,一并去寻给兔子安窝的物什了。

    乾元帝:“”

    预感去了兽园,依旧是扑了空,“回太云阁吧。”

    本就心情不好,路上又遇上娇柔的安妃,见她没骨头似倚靠在阆苑的秋千架上,见到夹道上的陛下,未语泪先流,很是动人。

    乾元帝却觉得晌午吃的那道鹿肉有些腻到嗓子眼了,见不得安妃如此娇柔做作:“怎么了?”

    安妃用手帕擦拭过颊容上的泪,说嫔妾让陛下看笑话了,“只是前些时候随嫔妾进宫的的一位姑姑苦夏中暑,吃了药不见效竟是撒手没了,嫔妾方才见到那荷塘里的藕,想起她生前最爱食此物,一时有些感伤。”

    乾元帝没搭腔,冷眼看这真凶故作仁善。

    安妃哭了几眼见没有催动陛下的铁石心肠,想到哥哥传话让她不必害怕,便也懒得挑弄陛下来跟自己睡觉:“陛下忙于政事,嫔妾这点小女儿心事,陛下只当没听见吧。”

    等人真冷若冰霜的走远,安妃一张玉容如布阴霾:“且看你得意几天。”

    父亲致仕在家,这般炎热的天气如何能赶赴归乡,偏偏陛下不讲情面,借着科举的事情一连申斥了好几位高家门生官吏,如此这般,为让陛下手下留情,父亲一把年纪只得上路。

    “也不知父亲走到哪里了?”

    安妃算着行程,“快到南康城了吧。”

    南康城知府是父亲门下,外京小朝堂大半与高家有姻亲,父亲既到那处,想来哥哥筹划的事情就快成了。

    “汉王这几日如何?”

    新来的宫人回禀了这几日汉王的行踪,提到皇后娘娘对汉王起居的照顾时,安妃攥着帕子,无奈地叹口气:“可惜白搭上你母亲一条命。”

    贴身宫人只说全是母亲的造化,“母亲若不去,内廷司的衙子们查过来,只会牵连到娘娘。”

    安妃:“难为你们母女忠心。”

    一句不轻不重的话,一条人命便算过去。

    那宫人眼睛都没动一下,只是藏在袖子里的拳头攥紧.

    自寻死路的人不必放在眼里,只需给足他们时候自绝便罢。

    回到太云阁,这一回终于堵到人了。

    撩袍快步进去,一瞧,鎏金兽睨的博山炉腾起缭绕的松云香,廊下假山潺潺水流,廊庑有把扇的宫人,皇后拿着绣绷在做针线活,不远处穿了一身天青色襕衫的汉王挺直腰板,一副沉迷读物,不知天地为何物的神情。

    一下晌的空闲时光全浪费在追逐他们的路途上,乾元帝气不打一处来:“玩够了?终于舍得坐下了?怎么,是腿累得走不动道了?”

    很明显,他的骤然现身打破了所有的美好,见皇后不悦地望向自己,汉王被吓得瑟缩一下,小小的巴掌脸无辜地扭向门边。

    乾元帝无甚愧疚,很想跺跺脚撒气,眼角余光留意到廊下站起三个萝卜头,杨戎、董文礼、周韬拱手给陛下请安。

    乾元帝:“起吧。什么时辰了,他们怎么还在这儿?”

    崔雪朝起身给他递去擦拭的湿帕:“今日他们和汉王去原上走马,杨戎与周韬齐心协力猎到一只彩雉,小厨房料理后煨过,臣妾留他们一块用膳。”

    袁望怏怏地不再说话,擦过脖颈处的汗,撩袍坐到汉王与皇后中间,根本不用问,皇后缝的小衫十分十是绣给汉王的,于是很不是舒坦地看向战战兢兢的儿子。

    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开嗓问:“你很怕朕?”

    话落,腰侧突然挨了皇后一胳膊肘,只好缓缓声:“朕又不是猛兽,你怕朕很没有道理。”

    汉王嗯嗯地点着小脑袋。

    袁望见屋内自成一派,左右无事,好奇汉王究竟在看什么,伸手把他看了许久的纸卷拿过来,这一看,额角险些绷不住狂跳起来。

    “这就是你今日做完的功课?”

    汉王站起身,不敢抬眼看父皇,低声说是。

    “《九章算术》如此简洁明了易懂,你脑子生在脚后跟了,怎么能把二八与十二,相加算成是四十余一?”

    同与汉王一并起身的三个伴读,杨戎露出看笑话的神情,周韬开始盯着自己的功课看有没有明显的错处,董文礼不怕陛下过问,对于自己的功课他有自信全对,只是忍不住担忧汉王挨板子,会牵连到自己。

    乾元帝把汉王的算筹功课检查完,只觉眼前一黑,世道太不公平,自己如此英明神武,生下的儿子却是个十个指头掰不明白的糊涂蛋。

    晚膳接过皇后递来的鸡翅膀,眸光一转,汉王已经没心没肺地啃起鸡大腿,一时龙威大受打击。

    第46章 娘娘保准是有孕了

    “思来想去, 江山将来还是得交给咱们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