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汉女侯》 40-50(第9/20页)

,目前为止,司马相如这个《夜亮赋》才刚只开了个头。

    司马相如有些许慌乱,心道陛下这么快就派广牧君来催稿了?

    好在结果并非如此,歇息片刻后,小仆将路上发生之事告知于自家主人。

    知道前因后果的司马相如:……

    大孝女。

    他连忙放下手中书简,起身整理衣冠,又叫小仆唤来卓文君,夫妻二人一同前往宅门口迎接闻棠。

    手持扫帚,立于门前,不大一会儿,便听到车轮滚动的辘辘声,马车进入巷里,于宅门前停下,司马相如躬身行礼:“见过广牧君。”

    闻棠下了马车,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宅中,她虽然来得匆忙,但司马相如好歹是挂名郎官,家中物资颇丰,准备一顿丰盛飧食的能力还是有的。

    筵席间推杯换盏,过了好长时间,闻棠都没有提及《夜亮赋》这件事,司马相如这才暗中松了口气。

    对于这次任务,闻棠势在必行,但却不是从司马相如身上下手,从前的任务都很主观,譬如让卫青有一个深刻印象,总不能撺掇刘彻下文书给卫青逼他对自己有印象深刻吧?

    但这次就不一样了,闻棠可以让刘彻下文书给司马相如命令!他!写!文!章!

    司马相如也注意到广牧君脸上总是有意无意地带着笑意,这笑容看起来很和善,就是有点令他浑身发冷。

    夫妻二人看出闻棠此次并未为自己而来,便随便找了个理由退出筵席,将这里留给卓扶摇和闻棠。

    卓扶摇是位对外面事情很好奇的女郎,她想知道许多长安以外的故事,但这种好奇却并不使人厌烦,无关朝堂政治,同她交谈时,闻棠会变得轻松许多。

    时间逐渐流淌,闻棠告辞,她手中有刘彻发的凭证,能在夜晚赶路,等她回到府中时,已经凌晨时分了,李媪却并未入睡,而是一直在等闻棠,见她归来,这才安心。

    “主君今日看起来心情很好。”见闻棠舒心,李媪也跟着一起开心,“是因为这次公务完成地很顺利吗?”

    如果在现代,李媪大概就是那个霸道总裁身边说“总裁已经好久没这样笑过了”的管家。

    “不。”闻棠声音清脆,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与公务无关。”

    “是因为我今天似乎交到了一位好朋友。”

    李媪回道:“那的确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

    司马相如宅。

    闻棠刚离开不久,卓扶摇便迫不及待跑去寻司马相如:“阿父,阿父!”

    “你这孩子,怎么如此急躁。”司马相如斥责道,“寻我何事?”

    卓扶摇道:“父亲可曾听过西域。”

    司马相如点头,自从博望侯回到长安后,便将他所知道的河西以西地区全部情况都告知了众人。

    “你问这个做什么?”

    卓扶摇:“我听广牧君说,那里有好多的国家,不过疆土都不大,也就只能和大汉一个县差不多,那里现在是匈奴人的地盘,他们每年都会给匈奴上供贡品,所以未来大汉会派出使者去说服他们弃匈奴归汉,成为大汉的附庸。”

    司马相如现在就是很想捂住自己女儿的嘴,让她不要再说了。

    这大孝女到底知不知她嘴里不停蹦出来的这些话都是朝中机密,是不能随便让别人知道的啊!

    广牧君也真是的,怎么什么都和别人说。

    虽然没真到捂嘴这个地步,但他也很严肃地告诉卓扶摇不能将这些话告诉别人。

    “阿父放心,我肯定不会出去乱说的。”卓扶摇保证道,并顺道解答了司马相如的上一个问题,为什么闻棠会将这样重要的机密告诉她“女儿也想成为大汉使臣,出使西域,游说他们。”

    司马相如听完,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

    他强烈禁止:“你不许去!”

    “但我想去”

    先别管什么机密不机密的了,这一瞬间,司马相如突然文思泉涌,很多灵感涌现出来,使他几乎要提笔写出一篇辞赋。

    但辞赋里的是不t是好词,那就需要两说了。

    毕竟痛苦是文字的源泉。

    他现在就挺痛苦的。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气日渐转凉,春耕时种下的玉米到了丰收时节。

    收获仙粮,排场可不能小了,刘彻带着他的心腹大臣们浩浩荡荡来到田间,众人都想要看看这仙粮究竟几何。

    这一年来,刘彻一直都很关心种在自己上林苑中的这些仙粮,也来看过几次,当时便把他惊住了。

    仙粮怎么会长这么高?

    比现在稻麦菽麻等作物都要高,而且叶子又大又长,茎秆也粗壮,一看就能结出好多粮食,刘彻等啊,盼啊,终于盼到仙粮成熟之时。

    为表重视,除氾许外,田啬夫等农官也都纷纷亲自下田,在二人的指导下一起吭哧吭哧地掰玉米,虽然玉米田面积不大,这些人又都是作农活的好手,但这可是仙粮啊!谁也不敢冒犯仙粮,都以最诚恳,最小心的态度做事,看得氾贾心急,恨不得自己生出八只手来帮他们把活都干了。

    慢慢吞吞,用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掰完这一小块玉米田,之后还要再仔细检查一遍是否还有遗漏。

    趁着给玉米称重的时间,农官将一棒新鲜玉米呈给刘彻,让他检查。

    刘彻接过玉米,新鲜仙粮呈棒状,要比粮种时更饱满,闻起来有一种清香,上面有丝丝缕缕的棕褐色长须,看起来还怪新奇的。

    氾贾站在刘彻身旁,他告诉刘彻这仙粮浑身都有大用处,枝干、内芯虽不能食用,却可用来烧火,作饲料等,至于那些长须须,他们还未来得及研究,不过心中有一种预感,似乎可以用作汤药,来治疗某些病症?

    正说着呢,农官快步来报,光从他脸上那些欣喜的表情就能看出仙粮亩产绝对不低。

    果然,农官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道:“陛下,这仙粮亩产……”

    “粗算下来,亩产居然达到了一千斤!”

    汉朝的一千斤相当于现代的五百斤,这个产量并不高,不过在没有农药,农业程度匮乏的古代,已经算是很好很高的产量了。

    难以置信,这可真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啊。

    不光刘彻兴奋,朝中其他官员也都震惊不已,有了仙粮,就能大大减少吃不起饭被活活饿死的百姓的数目,能为战争中的将士们提供足够食物。

    所有官员一同跪拜,恭喜刘彻。

    当然,刘彻也没忘记闻棠的功劳,毕竟是她最先发现仙粮,并呈现上去的,所以又给闻棠加封了五百户的食邑。

    闻棠谢恩后,准备说出自己从前想到的鬼点子。

    闻棠:诶嘿,我有一计!

    “陛下。”她开口劝道:“仙人心慈,降下神迹,您何不召集满朝文官博士们,写文章赞扬那位仙人呢?”

    “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