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汉女侯》 100-110(第13/24页)

的事吗?”

    霍光平日最是端正谨慎,可现在却不知为何,脸上全是笑意。

    “没……没什么。”霍光狡辩了句,然后连忙做好表情管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博昌侯和自己阿兄并排行走在一起,就很想笑。

    嘿,嘿嘿。

    ……

    “闻君……”

    霍去病刚要有些行动,却被身旁突如其来的小黄门所阻止:“霍将军,陛下唤您赏雪。”

    霍去病:……

    谢谢你,我的好陛t下。

    “那……我们改日再见。”闻棠冲他挥了挥手,离开殿柏梁台。

    霍去病奉命陪刘彻在雪天散步,此时他终于理解闻棠在莲勺卤时的心情,刘彻喝了点酒,开始和霍去病谈人生,谈理想,谈自己以后要如何当一个英明的皇帝,治理好这盛大的江山。

    然后谈催婚,以前匈奴未灭的时候,霍去病不成家还有情可原,可如今匈奴已灭,功业已立,为什么还不成亲?

    说得急了,刘彻还要给他赐婚,满长安的贵女,只要去病喜欢谁,朕就给他赐婚!!

    然后被婉拒了。

    猪猪失落,但猪猪不说。

    他下意识地以为是霍去病没有喜欢的女子,毕竟在他心中,全大汉,没有哪个女人能拒绝有这般才貌的冠军侯。

    于是开始给霍去病讲谈恋爱的美好。

    刘彻喋喋不休说了一堆自己的恋爱经验,虽然经验很多,但干货不多,直到散步结束,小霍从中吸取到了0个经验。

    第106章 构史

    数日之后,从辽东边境传来长安一个消息,将刘彻的重心从做红郎转移到别的地方。

    不是匈奴死灰复燃了。

    而是又有别的小国搞幺蛾子。

    是谁呢,好难猜啊。

    朝中之人看完,或听完此消息,反应大都是啧啧啧叹息,你说你惹我们大汉干什么啊,即便西域和南越路途遥远消息闭塞,但你们距离匈奴总近吧?

    没发现匈奴已经死好长时间了吗,朝鲜?

    去年刚打完南越,耗费许多粮食钱财,刘彻原本想再留朝鲜一年的,没想到他们居然这样不长眼,敢在大汉头上蹦跶。

    事情是这样的,朝鲜阻止它周围那些附属小国来大汉朝贡,这能忍吗?

    忍不了!

    朝鲜这个国家,一开始是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后,纣王的叔叔箕子不愿意投降周朝,于是就带领几千人来到朝鲜半岛,在上面建立侯国,为这里的土著带来先进的工业和农业,所以被后人称为“箕子朝鲜”

    因为这里气候寒冷,地理位置寒冷,就连当年秦始皇灭燕国的时候都没想着没顺手把这里收回来。

    秦末战乱,汉取天下,刘邦将自己的好兄弟卢绾分封在和朝鲜接壤的辽东郡,后来燕王卢绾造反失败,逃跑去了匈奴。

    君臣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分,他手下一个名为卫满的官员则聚集了一千多个党羽流亡到了朝鲜,原来的朝鲜王箕准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没想到卫满这人是个中山狼,在朝鲜玩了一次低配版的“田氏代齐”,取代了原来的王,自己上位当朝鲜大王,把箕子朝鲜变成卫氏朝鲜。

    那时候天下刚刚安定,大汉专注于休养生息,连匈奴都无暇顾及,更别说这个小小的朝鲜。于是朝廷就让辽东郡的郡守和卫满约好,朝鲜作为汉的外臣,以浿水(今鸭绿江)为界,保证这周围的蛮夷不许来大汉边境抢劫,也不许拒绝各国蛮夷首领来大汉朝见天子。

    卫满痛快答应,在那之后,除了没能阻止时不时来骚扰汉边境的匈奴,其它都做的很不错。

    于是汉朝两国就这样平淡如水地过了一百多年,直到前几年,卫满的孙子卫右渠继位,他继位时,经过多年的扩张,卫氏朝鲜已经颇有国力,基本算那一片的老大。

    卫满见识过汉的强大实力,深谙生存之道,知道对汉摆正态度,俯首称臣。但卫右渠这个井底之蛙可没见过,夜郎王只是嘴上问问“汉与我孰大”,可他不一样,他是真的在心里认为“汉与我平起平坐”,朝鲜能在实力上和大汉碰一碰。

    野心开始膨胀,卫右渠打算当这一片真正的老大,不光自己不再朝大汉纳贡,也不让周围国家向大汉谴使纳贡。

    历史上由于大汉常年征战,海内虚空,导致大量从汉境往外出逃的流民,卫右渠便招揽这些流民,大量充实朝鲜国的人口(主要还是人口基数小)。

    这些好不容易逃出大汉的流民数年后惊讶发现,自己又变成大汉百姓了!

    这样一想,还有点恐怖。

    能看出来汉是真没怎么把朝鲜当回事,因为这件事甚至都不是辽东郡守发现的,每年来大汉朝贡的国家那么多,大汉肯定不会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是那些被拦着不让朝贡的小国主动给大汉上书的。

    小国朝贡,带点自家的土特产,兽皮人参鹿茸海东青什么的,就能得到大汉许多黄金丝绸等宝贝,怎么看都不亏。

    刘彻之前赐给霍去病养身体的人参就是这边的贡品。

    朝鲜那么贫瘠的土地能给他们什么?山珍土货谁都不缺,他们想要的是高级货,所以纷纷向大汉上书诉苦。

    这可不是我们主动不来的,是朝鲜逼着我们不来的,您可千万不要迁怒于我们昂!

    “陛下莫气,气大伤身啊。”闻棠劝道。

    嘴硬彻:“朕没有生气。”

    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朕是皇帝,朕的身体可比那小破朝鲜金贵多了,卫右渠不配得到朕的怒气。

    不听话的,打一顿就好了。

    这样想着,刘彻舒心多了。

    这种程度的战争,随便派两个将军过去就能得胜。

    卫右渠坐井观天的时候,刘彻又何尝没有犯轻敌的错误呢?

    历史上就是败了,而且还不只败了一次,是整整败了三次。汉军被打得四处奔逃,只不过大汉家底厚,能经得住第二次征兵的折腾而已。

    不过现在,在刘彻眼中,汉是绝对不可能失败的,毕竟他连匈奴都灭掉了。

    考虑着大汉去年刚打过一次仗,刘彻决定再给卫右渠一个机会,从大行官署中随手点了个使者,让她携带汉节,去劝说卫右渠主动投降,接受汉的诏命,为汉藩臣。

    从使者人数上就能看出来,从前去西域、东南等地,都是几十几百个使者,可这次就只简单派出去一个使者。

    不过结果大抵全都相同。

    使者风尘仆仆地从朝鲜回来,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此时刘彻在忙,她就先跟闻棠告状,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看起来没少在朝鲜受气。

    “大行,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啊好好好,我这就上报陛下,为你做主。”闻棠安慰道。

    汉使也不是动不动就想杀人,这名使者清楚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不费一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