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汉女侯》 100-110(第14/24页)
一卒之力,只用口舌,劝说朝鲜归汉。
但奈何他们不听劝啊!
她本来也想像博昌侯一样,弄个兵变什么的,直接武力控制王城,可惜她手头人少,势单力薄,城外没有大汉数万大军托底,于是在朝鲜王都王险城(今平壤)停留数天,眼见劝说不成,只好悻悻归国。
说到此处,她抬头试图观察闻棠脸色。
说实话,她在王险城中有些忐忑,怕卫右渠连表面文章都不做了,直接暗杀自己。可真出了王城,她又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可真是一个无能的汉使啊。
“无碍。”闻棠十分淡定道,“活着回来就行。”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失落,闻棠又道:“司马郎官曾言,勇者不必死节,普通人如果仰慕节义,也有可以学习的榜样。”
历史上出使朝鲜的使者涉何就被朝鲜给噶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朝鲜,是涉何自己主动作死,先把人家朝鲜送他归国的裨小王给杀了,朝鲜才反击的。
“司马迁还说过这话?”张骞呷了口茶,好奇问道。
闻棠:“嗯,说过。”
历史上被割了之后说的。
室内变得沉默,片刻后,只听那位使者幽幽地说道:“回到辽东后,我在路上思考了三天。”
“思考什么?”张骞问道,“思考为什么没能成功劝说卫右渠吗?”
“半天时间思考这个,另外两天半时间被我用来思考朝鲜王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敢和我大汉对着干?!”
“想了两天半也没想明白。”
闻棠:“因为咱们生于大国,不知小国之小,同样的,朝鲜王生于小国,不知大国之大。”
有一本名为《三国遗事》的野史,此三国非彼三国,指的是朝鲜半岛上的新罗、高丽和百济。这里面记载朝鲜早在公元前2333年就建国了,他们的王活了好长时间,一直到箕子来朝鲜后,朝鲜王当够了国王,就主动将王位禅让给箕子,自己跑山里当山神去了,就这样又活四百年。
加一块一共活了1908岁,比彭祖还能活,闻棠t看完之后觉得这野史挺野,笑了一笑,当笑话看了。
毕竟朝鲜“讨夏征殷,建侯于禹城”,朝鲜王子还来帮助大禹治水这种故事既不是野史,也不是正史,而是构史。
可偏偏这种史,还有许多历史学家当成资料研究。
可真是2333了。
所以只要是存在世上的事和史,即使再逆天,也有人去做,有人去信。
相对来讲,卫右渠这个不知汉广大的井底之蛙想法还算正常。
“博昌侯言之有理啊!”张骞感叹道,“从你这句话中,我突然有了许多感悟。”
“张骞!!”
在大行官署中,一旦博昌侯叫你全名,那就代表她要开启狂风暴雨怒火模式了。
闻棠:“我都忙的眼睛里蹿火星子了,你还在这里喝茶感叹上了?!”
张骞:0.0
博昌侯,补邀虐待老年人啊。
我工作,工作还不行吗!
“科举制后,我可得向陛下多讨要几个机灵的后生。”嘴上说着,手中却无奈地翻开了朝鲜资料。
终于等到刘彻得了空闲,使者去他殿内,将自己出使朝鲜时的经历告诉刘彻,听完之后,刘彻的反应居然……出乎意料地平静。
匈奴两越西南夷都打了,也不在乎再顺手打个朝鲜。
刘彻在打仗方面的策略很高明,对于匈奴这种擅长弓马的游牧民族,他都是耗费大量金钱精力培养优中选优的骑兵部队上战场。
但打朝鲜西南夷这种农耕文明,技术含量不高,战斗难度也不大,于是刘彻就挖掘出了新的兵力——罪犯。
除了那些直接枭首弃市的,其它大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什么打架斗殴的,投机倒把的,上层犯事后被牵连的……
把他们放在监狱里,关着也是关着,还浪费粮食,空间,和人力看管,而且一堆罪犯正好有大把力气没地方发泄,不如将他们直接送战场上打仗去。
打赢了,恕你无罪,若是运气好抓或杀了个敌方小将领,那还能当官做吏呢。
上次打西南夷时,用的士兵就是巴蜀之地的罪人,战果不是也很好?
刘彻也没太重视朝鲜,随手点了两个武将当主将去出征朝鲜。
那杨仆还在老家移关呢,丝毫不知道自己即将又要去打朝鲜了。
闻棠:……
唉!
闻棠开始学习语言的艺术,试图做点什么来挽救这个局面。
毕竟历史上打这小破地方死了两个汉使,两个将军,有一个将军虽然没死,但也被贬为庶人了。
这其中刘彻战绩3-0-2
其中一位将军还是阵前直杀,
由此可见他随手一选的含金量有多轻,而这些歪瓜裂枣,虾兵蟹将们的事迹又有多炸裂。
啊,但也有比历史彻选择更好的地方。
因为刘彻选择在春暖花开的春天出兵。
而历史彻选择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往东北出兵。
就这个温度,企鹅来东北都得冻感冒,但历史彻却选择迎难而上。
历史彻:够了,我说够了!!!不要再让你的臣子挖苦朕了!
第107章 出山
闻棠没有直接告诉刘彻他选的武将能力不太行。
而是欲抑先扬,先夸赞了句陛下英明,然后问道:“那您选择哪位将军当主将?”
刘彻:……
这你可真是问住我了。
朕还真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直到闻棠问出这句话之前,他都一直认为自己这次制定的打朝鲜计划很周全,很详细,甚至还有些独特,只要汉军一到岛上,轻轻松松就能攻破王险城。
因为他打算海陆并行攻打朝鲜,而且还是就地取材。
命左将军荀彘率领由罪犯和燕代边防军组成的大军从辽东郡出兵到达朝鲜,将梁侯杨仆率领由罪犯和齐国边防兵组成的军队则是从齐地乘船度过渤海上岛,南北两路共同夹击卫右渠,何愁朝鲜不平?
所以呢,主将是谁?
闻棠虽然没有再次提问,但她眼神中的疑惑却并未消散。
荀彘,大将军手下的兵,以校尉身份跟随卫青打过许多次仗,现在是宫中侍中,天子近臣。
杨仆,跟随骠骑将军一起打过南越。
做一件事之前最基本的就是先确定谁是领导,谁是下属,可刘彻偏偏就没说这件事。
这俩人之前从来都没在一起共事过,在作战计划上一点默契都没有,不过脑回路却默契十足,都认为这次出战是陛下在给自己刷功勋的历练,不仅轻敌,还谁也不服谁。
那一刻,杨仆脑子里浮现出许多以少胜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