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130-140(第4/19页)
打仗,这些人平时只轮流做些散活儿,没有不缺银子使的。
跟船的营生既轻省又有钱拿,正好趁着轮班休息时做一做,何乐而不为?
“真有你的!”薛掌柜听罢,抚掌称妙,“我再想不到的。如此一来,他们有了额外进账,必然感激你;汇芸楼也有了额外靠山,等闲人不敢造次,真是两全其美。”
“还t不止呢,”明月正色道,“游湖的未必人人都会水,终究是个隐患,船上配着这样的人,也可免了灾祸。便是客人们听了,也只有赞咱们考虑周到的,自然更愿意花银子。”
至于船就更简单了,碧波园的郑家就有造船厂,既造出海的大船,也造考究画舫,直接从郑太太手中买,远比外面来的实惠又可靠。
第133章
船有了,随行的人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船夫。
江南水乡,最不缺掌船的。
“只要身体健壮,做事仔细,男女皆可。”明月想了下,说,“我见常有女眷们相约出行,但频频止步于夜游,甚至只要天光不那么亮便打道回府了。”
薛掌柜笑道:“莫说她们,便是你我这等在外摔打惯了的、胆子大的,大半夜的同一两个陌生男人去那黑漆漆的湖水深处,四面伸手不见五指,也不可能不怕。”
明月颔首,“就是这个理儿。”
两人正说着,徐掌柜姗姗来迟。
“昨儿没睡好?”见她眼底似有血丝,人也憔悴,明月顺口问道。
真奇怪,还是这个人,可分明瞧着矮了一截似的。
徐掌柜靠在圈椅里吐了口气,捏捏眉心,疲惫道:“快别提,已连续数日睡不好了。”
前段时间她的儿子终于进入期盼已久的私塾就读,本以为就此一切顺利,却不曾想孩子很快便闷闷不乐起来。
“那里的学生既有家中出过秀才,甚至是祖上出过举人的,也有如我家一般是做买卖的,彼此间泾渭分明,互看不顺……”
“先生也不管?”明月皱眉。
“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徐掌柜自嘲一笑。
最初夫妻俩还以为是孩童之间寻常的小打小闹,直到某次她亲耳听到有个孩子骂,“臭做买卖的儿子,也配同我们待在一间屋子里?”
其实好几个起哄的孩子家中穷得叮当响,家长长辈在外也曾被人“穷秀才”“穷秀才”的调侃……
或许正因如此,才如此嫉恨。
明月气愤不已,正要抱不平时,一直没出声的薛掌柜便道:“我说句实话,你可别恼,世道如此,闹也无用,倒不如直接花银子请个正经先生在家里,连带穿衣吃饭,一年顶了天几十两银子尽够了。令郎若觉冷清,再从左近找几个孩子伴读就是了。”
如此一来,孩子不受委屈,伴读家里也感激。
明月也想起当初在家时,继母生的那个弟弟亦时常口出恶言,“是啊,我可不信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儿的嘴巴毒着呢!”
大人必须考虑日后见面、人情往来、邻里关系等,不得不有所收敛,可孩子们不会,他们肆无忌惮。
徐掌柜点头,“这两日我同外子也说呢,这一步是不是走错了。”
自家捧宝贝似的养大的孩子,平白送出去花银子受气,着实可恶!
明月暗自叹息。
门第之见,犹如天堑啊。
正说着,有小厮送进来几样点心,特意指着其中一碟说:“这是点心师傅琢磨的新品,听说两位东家过来,忙做了一份出来孝敬,请各位品鉴。”
三人下意识去看那碟糕点:
约么半寸见方的小块,自下往上由浓翠至浅碧色依次而来,颤巍巍湿润润,乖巧安置在雪白的碟子里,微微透着光,分外清丽。
徐掌柜也不想让别人为自家琐事所困,头一个笑道:“这点心倒俊。”
明月拿起一块轻嗅,“唔,似乎有荷叶和薄荷的清香。”
微弹、爽口,很适合炎炎夏日。
“不错是不错,可惜迟了些。”薛掌柜点头,见明月没有异议,对小厮道,“交代给香兰掌柜,趁荷叶未凋,抓紧着上几日,明年提前写了流水牌,立下当日挂出去。”
最近放榜,城中多有读书人摆宴,那些人最喜欢这种精致小巧、越吃越饿的东西了。
“对了,说到时令,”明月道,“再过几日枫叶也该红了,不如做些应景的点心来。”
小厮记着去了。
吃完点心,明月等人开始说正事。
“衙门的布料买卖有眉目了。”明月微微压低声音。
“果然么?这么快?!”徐掌柜又惊又喜。
“虽说最终文书尚未到手,不过八/九不离十。”前儿娄旭就悄悄告诉她了,说文书已经递往户部,因杭州这边自曹官、通判至知府皆无异议,已是十拿九稳。
“那可太好了!”薛掌柜迫不及待地搓了搓手,“不知咱们能分得几成。”
明月幽幽望着她,不言语。
薛掌柜愣了下,突然想到某种可能,再开口时,声音都微微发颤了,“该不会……”
该不会都是咱们的吧?!
“没错,就是那个不会。”明月笑着点头。
“啊?”徐掌柜吃了一惊,顿觉脑袋发懵,“可,可那得多少,咱们吃得下么?”
“衙门的人透过口风,明年大约需要二十三万匹,多是不带纹样的平织素面布,只略略染色即可。”明月道,“今儿请你们来,就是为了仔细分派分派。若成了,咱们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若不成,也不损失什么。”
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买卖揽下来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产出。
若果然如此,就彻底将地方官府得罪死了,日后别想再接朝廷的差事!
“这么大一块肥肉,他们怎么舍得这样给了?”薛掌柜觉得不可思议。
明月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比了条缝,得意地笑,“寻常手法碰了壁,不得已之下,我动用了一点小手段。如今看来,效果远比想象中更好。”
若以她自己的能量,最多不过分一杯羹,可武阳郡主的威名一出,谁人敢虎口夺食?
“据衙门那边说,官员俸禄中银子的部分多为半年一放,但布匹、茶叶之流本地特产抵账的,无需长途运送,往往会一季乃至一月一放。咱们且照一月一放,随时准备着。一年二十三万匹,均到每个月约合一万九千两百匹,折每日不到六百四十匹。”
明月算完,薛掌柜和徐掌柜都点头。
“因是普通丝,来源充裕,暂且不必考虑那些。”明月摊开宣纸,在上面写下这三个数,最后点点桌面,“关键是咱们自己的织坊,不能出错。”
听到这里,徐掌柜身上已全然不见了进门时的疲惫,整个人重新精光四射起来,率先说:“咱们两家合办的织坊专司湖丝织物,利润丰厚,这个不能动,不好扰了正经买卖。倒是这几年你名下收拢的各地散户和大小织坊,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