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60-70(第19/23页)

人好奇,神色却很是严肃,嘴紧紧抿着。

    林秋然不由一笑,“你们该忙忙,该回去就回去。”

    她抱着孩子去外面了,这个时节太阳不毒,风也和煦,吹吹风晒晒太阳很舒服。

    林秋然从没嘱咐过孙氏抱着汤圆出来还给他戴帽子、遮着点儿,男孩子黑点无妨,健康最要紧。

    林秋然也没问萧寻寄东西的事,孙氏没拆,肯定也不知是什么,她晚上回去再看吧。

    她其实能感觉到,孙氏对她的好,有一部分是因为萧寻不在而给她的补偿。这些她都能感受到,不过现在她对萧寻也没太多感情,只要汤圆有个做官的爹,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林秋然其实也无所谓。

    林秋然今儿看见汤圆就很开心啦,因为平日都是晚上才见到。

    她笑着问孙氏汤圆上午乖不乖,又嘱咐她们回去路上注意点儿,“这个时节多出来走走挺好,不然你也总在家里闷着,不然让我爹找木匠打个小推车吧,省劲儿。”

    孙氏:“汤圆才多沉,一点儿都不费劲儿。”

    林秋然:“等他再长大点不就重了吗,而且他自己躺着舒服,以后能坐了,坐着也方便。”

    等到夏天,大人抱着肯定嫌热。

    孙氏点点头,“那倒也是,我告诉你爹去。”

    林秋然一边走一边和孙氏说铺子的事儿,孙氏也是铺子主人,不该里面伙计都不认识,“赵兴原来是玉香茶楼伙计,挺能干的。”

    孙氏哎了一声,她笑了笑,原来几道明显的皱纹现在淡了些,“铺子有你就成,你爹他就是个大老粗,啥也不懂,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孙氏是想起昨儿晚上的事了,萧大石什么都不懂,就瞎插话。说的还没用,林秋然这一天都够累的了。

    萧大石如今就管家里的事,总回萧家村,地种了还得除草施肥呢,不能种上就不管。他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他也愿意侍弄庄稼,铺子的事儿就让史掌柜接手了。

    林秋然道:“怎会,爹也是为了家里好,就是铺子这边史掌柜他们更懂,几人各司其职,我就能专心做菜。爹不也是更懂地里的活吗,春种我就没操心过。”

    孙氏笑了笑,也是这个理儿,生意要是她和萧大石来,且不说没这个手艺,就算有估计就跟她于婶儿家一样,还支小摊子呢,都不会想着开铺子。

    起早贪黑,更是辛苦。

    于婶儿家比萧家来县城晚,但也有些日子了。摊子加了那些菜,赚得多了,但是想着先买宅子给儿子娶媳妇,别的只能先往后放放。相比之下,孙氏已经少操不少心了。

    现在就是看汤圆,汤圆这么可爱,孙氏巴不得天天带。

    孙氏待了一会儿,就抱着汤圆回了。

    林秋然和林冬在食肆屋子睡了一会儿,她还给了史掌柜茶楼钥匙,他不回家,可以去隔壁茶楼睡会儿,总比在躺椅上窝着舒服。

    不过也就能睡这两天,史掌柜去了一趟徐家,把装潢给定下来了。茶楼大一点,价钱肯定贵,而且厨房还要改,这回估计得四五十两银子了。

    装潢是为了铺子,所以就记在了铺子下月账上,而买铺子的钱虽然也和铺子有关,但毕竟家里买的,和史掌柜无关,就单算了。

    利润分成,账目必须清楚。后日动工,先给一半钱,食肆管两顿饭,都是商量好的。

    徐管事是知道徐远珩愿意林秋然把生意做大的,还特意写信告诉他这个消息。

    徐管事忍不住感叹,林娘子也了不得。

    下午,赵兴来得早,肩上挂着条布巾,擦擦这儿扫扫那儿的,他还问了问史掌柜,“掌柜的,咱铺子天天这么吃啊?”

    史掌柜摸着下巴道:“也不是,得看菜能不能剩下,今儿的红烧肉姜母鸭就是剩的,要是没有那就没得吃,简单的时候就炒个土豆丝,做个手撕白菜。”

    新菜得看林秋然想不想吃,她要想吃就做,不想吃就不做。他们就是伙计,想吃可以掏钱买,婉娘就这么做过。不过婉娘家里两个赚钱的,日子好过。

    赵兴眼睛一亮,“土豆丝也行啊,我以前都没吃过这么好的。”

    史掌柜狐疑看了他一眼,“你这……赚得也不少,咋对自己这么抠搜。”

    瘦瘦巴巴,还没汤圆胖乎呢。

    茶楼就在食肆边上,竟然不来下个馆子。

    史掌柜这是在食肆干活,平日就能吃到,不然肯定来的。

    赵兴一笑,“攒钱娶媳妇呗,你看我长得矮,身板也不够厚实,家里又没人。要是再不省吃俭用攒点钱,那就更娶不上媳妇了。”

    赵兴落落大方,眼尖看见来人了,忙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来客人了。”

    史掌柜觉得他挺能干,一个人能顶俩人的活,要是一个月都这样,那这赵兴算是选对了。

    下午赵兴干活也很利索,晚上生意不错,多了个人,前头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打烊之后赵兴几人还帮着把铺子收拾好,林秋然把锁落了,和林冬回家。

    萧大石今儿来接的,他没啥事就管拉车接送。

    对林秋然来说,忙了一日,尤其做菜的时候都是站着的,一天下来累得不轻,能坐车回去比走着轻巧。她出月子才多久,肚子上的肉已经下去不少了。

    到了家,林秋然先去看汤圆。今儿她是赶上了,汤圆醒着,正乐此不疲地抬头,还想翻身。

    不过他劲儿还小,手往一边够,但怎么都翻不过去。翻不过去也不急不恼,再试第二次,直到看到林秋然回来,又乐呵呵地咿咿呀呀。

    林秋然勾了勾他手指,汤圆就伸着手要抱,她把汤圆捞怀里抱着,“许娘子,翻身不急,他自己翻着玩就算了,别帮着他翻。”

    林秋然不想揠苗助长,这还不到两个月,大约是想抬头之后就闲不住。

    林秋然嘱咐许娘子她们,“这会儿他好动,得看紧一点。”

    躺了一个多月,也够了。林秋然贴贴汤圆的脸,汤圆长得快,她这个当娘的,有时候都没注意到,汤圆就学会一样本领。

    汤圆嘴里哼哼,林秋然也听不懂,“走,我们看看你爹给你寄了什么回来。”

    林秋然抱着汤圆回屋,给床上铺了几层尿布后给他放在了床上。

    她还是很希望汤圆有个疼他关心他的爹的,她不知萧寻都寄了什么,万一没有汤圆的东西,那也无妨,反正汤圆不记事。

    地上摆着两个包裹,有一个是长条形状,林秋然打开看是几匹料子。

    两匹花样鲜亮时兴的,一看就是给她的。还有一匹颜色老沉的,是给孙氏萧大石用的。

    几尺蓝白相间的棉布,估计是给汤圆的。

    这些料子林秋然在余安没见过,估计是胥州的。

    另一个包裹里是四个木匣子,有买给汤圆的玩具,拨浪鼓泥人还有小风车,这些汤圆都有,不稀奇,较为稀奇的一个是上好发条会动的小狗,林秋然在这个时代都没什么能玩的东西,她忍不住给拧上发条,看小狗在地上跑了两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