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60-70(第20/23页)
然后才给汤圆看,“汤圆,快看,这是你爹给你寄回来的。”
这小狗不错。
汤圆就是属狗的,还有个小狗布娃娃,但做得不太像。
林秋然笑了笑,打开另一个匣子,里面几朵绢花,两支花钗子,还有一封信。
林秋然没立刻读信,而是看了别的匣子,一个里面装了药材,大约是自己受过伤也给家里备一些,不过林秋然不懂药材,不知有何用。另一个装着八两月钱,都是碎银子。
萧寻自汤圆出生走后就没回来过,林秋然把钱收下,这是家用。
东西看完,林秋然招呼孙氏进来,“娘,这些是萧寻寄回来的。”
林秋然不会做衣裳,料子让孙氏拿去了,药材放库房,但愿没用得到的时候。信林秋然先看,要是有告诉孙氏他们的话,她再读就是。
孙氏点点头,没说别的。她就是希望林秋然知道,萧寻也惦记家里惦着她们的母子的。
当然萧寻寄东西写信回来也不是孙氏让的,要这点事还得她说,那萧寻在家里还有什么用。
人徐远珩咋知道满月带礼物给汤圆呢,人咋就知道给林秋然带东西呢,啥都孙氏说,那还要萧寻干啥。
孙氏也不是偏心,就是觉得她不能操心一辈子,但幸好不用她提,萧寻自己知道做这些。
林秋然把汤圆哄睡着,抱到厢房,然后才回屋看信。她知道萧寻不识字,所以没以为这信是萧寻写的。
但打开信一看,她虽没见过萧寻写字,但能明显认出是萧寻的字迹。
有点像林秋然刚学写毛笔字那会儿自己写的,字很大,她通篇大致扫一眼,有的是字,有的写错了,还有字直接用符号代替的。
就比如汤圆,萧寻就写了两次,第三遍再写汤圆,就糊成一团了,然后后头直接画了一个圆代替。
林秋然哭笑不得,这信可是难读。
但仔细看,也能看出来
———
秋然:
汤圆满月我不能回来,给汤圆选了礼物,盼他茁壮成长。我在胥州不能常回家,劳你费心照顾汤圆,照顾爹娘。
我学了识字,想多看书学兵法,日后打仗不再莽打,争取立功,把你们接到胥州来。
下次不知何时回家,若你、汤圆、爹娘有话想对我说,可以寄信到这里。
林秋然看信的最后写了一个地方。
汤圆在信里可是真的汤圆了,还好名字叫汤圆,要是真叫虎子,萧寻还不得画个老虎。
林秋然笑了笑,信没拿给孙氏看,估计看了会说这写得都是啥。如今太平盛世,今年他没去打仗,不管是为了升官还是为了打胜仗,自然要想办法提升自己,不做莽夫。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挺好,若是升官圣上赏个宅子,也挺好。
家里现在钱不太多,林秋然也不知道胥州房子贵不贵。
她把信放回匣子里,东西一样一样收好,以后汤圆长大了,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他看。
她去了书房,铺纸回信,她告诉萧寻她把隔壁茶楼买下来了,还告诉她汤圆正在学抬头了,等他回来,估计都能翻身了。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勿念。
林秋然写得不多,今儿太晚了,得明日才能寄。
她把信放进信封,用蜡封上,然后拿着烛灯回屋。外面漆黑一片不见月亮,林秋然仰头望去,天上有乌云,她又把院子里晒的衣裳和尿布收了。
夜里下了雨,林秋然醒的时候地上石板都是湿的。
汤圆月子间不出门,满月后还是第一次看雨,满脸好奇,林秋然都能想到日后他长大,去外面玩水踩水的样子了。
林秋然嘱咐了句,“雨停了也别出门,我怕又下。”
今儿她和林冬就是打伞去的,路上行人不多,林秋然估摸着生意一般,菜就少准备了些。
中午人不多,清闲,林秋然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还能抽空和婉娘说话,不过下午王主簿来了一趟,史掌柜跟着说了会儿话,就来厨房告诉林秋然,说上面的人今天申时到。
林秋然道:“饭菜还是以简单为主?”
史掌柜:“是这么说的。”
正好,今儿人少,林秋然也能腾出空做驿站的菜,食肆鸡鸭都有,林秋然让史掌柜杀了只鸡一只鸭子,又从厨房找出干鱼干墨鱼,她一会儿吊高汤,还切了小块鸡肉打算一会儿煮了做鸡肉松。
婉娘看这么多东西,不由问:“不是简单吗,简单还不好说,驿站没厨子吗?”
林秋然笑了一下,“驿站是要看着简单,吃着不简单的菜,真简单还不乐意吃呢。”
婉娘愣了愣。
林秋然道:“要是官员清廉,就得看着简单的菜不让人难办,好吃只是厨艺好。要是那种谱大的,人家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看着简单吃着好吃才能体现待客之道。”
婉娘哑然失笑,“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林秋然:“那可说呢。”
春种都结束了,才过来。不过胥州这么大,下面好多县城,这处耽误两日,那处耽误两日,也没法都赶上百姓种地的时候。
看外面还下着雨,那些官员肯定受了寒。林秋然打算做盆疙瘩汤,然后蒸一笼大馅儿饺子,其他菜以暖和、家常、好吃为主。
林秋然从罐子里拿海米出来,让婉娘把这个磨成粉,一会儿炒锅小白菜。
食肆也有这道菜,叫海米白菜,现在不做手撕白菜,换成了这个。用的海米挺大,做出来咸香好吃,不然官员看见了,面上肯定说铺张浪费,不是家常菜。
炒这个的时候,林秋然在出锅前还淋了勺高汤,她给婉娘尝了,婉娘觉得比给客人做的还好吃。
火候到位,白菜很脆嫩,一点涩味都不见,而且又鲜又甜,不过想想这里面有一只鸡一只鸭还有鱼干的精华,好吃也正常。
难怪她煮菜味道不好呢,她哪里放这些东西。
小鸡炖蘑菇就是家常菜了,做的时候里面放了块五花肉,比干炖香,炖出来汤汁粘稠,盛的时候当然把肉捞出来了。
再把铺子里的红烧肉给弄一份过去,就差不多了。
都是家常菜,炖鸡里面还有鸡头鸡脚,等驿站的人来取林秋然才做疙瘩汤,不然汤容易乱了。
就收了一钱银子,比那会儿林秋然去驿站干活的工钱还低,连本钱都回不来,当真只是帮了个忙。
胥州的人是坐马车来的,李县令几人一直候着,不过没见知州赵进山,而是见到了州府的同知和通判,一个从五品官,一个正六品官。
同知说道:“赵大人忙着别县的农桑事,便让我们来了。”
也是因为年前赵进山来过一次,对这儿比较放心。
李县令点点头,“要事为重,几位大人先歇歇脚,饭菜已经备好了。”
钱同知嗯了一声,不过看着驿站,眼中有几分嫌弃。看了饭菜,目中嫌弃更甚。
李县令微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