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70-80(第22/24页)

    的确是余安百姓多,可是那些人不管不顾的。

    布庄、粮铺夜里被抢了,金鼎楼什么样,林秋然也不知道。

    她今日没去铺子,但在家中也不安生,院子外常有声音。

    徐远珩给了她四个护卫,一个留在金鼎楼,三个守在家中,家中什么吃食都不缺,但外面乍起的声音,还是会吓得人一惊。

    林夏几人在家都不敢单独去前院后院,生怕有石头砸进来。别看就几百个难民,可是谁也不敢出去跟他们硬碰硬。

    自家有老有小家里和睦,那些人什么都不怕,自然是能躲就躲,把这段日子熬过去就好了,犯不着给家里惹事。

    好在这些日子家里都囤了粮食,几天不出门也不至于被饿死。但还是忍不住抱怨,县衙又是施粥又是送柴,这群人也忒不知好歹了些。

    就连那个昨夜死的那小子,也是因为去酒楼抢东西才挨了一脚,这也是事出有因,若是因此那伙计被判刑,实在说不过去。

    而且那孩子昨儿回去还好好的,既然给了钱看病,那应该没事,怕就怕钱没到自己手里,难民却借此闹事。

    难民住的帐篷林秋然层远远看过,木架子搭的,有帆布稻草围着,一群人挤在一块儿。

    林秋然看了眼外面的天,天色阴沉,她心里期盼金鼎楼没事。

    一直到九月十三下午,外面有县衙官差挨着街道敲锣,让百姓放心出门,萧家的大门才打开。

    林秋然给官差递了杯热水,“这事儿是怎么解决的?”

    官差常见林秋然,也知道她跟李县令王主簿等人说得上话,趁机歇会儿吐吐苦水。

    “唉,那对母子当晚带着半只烧鸡和一两银子回帐篷,然后就被抢了。那小子护着东西不肯撒手,挨了几下,最后撞在地上,就没气了。”

    妇人不愿验尸,一直哭,李县令劝了许久,才说出实情。

    闹事的几人都抓了起来,小子被误伤致死,抢东西的几个罪不至死,不过按律当杖一百,徒三年。

    可赔钱赎罪,但是这些难民哪里有钱,就先关进县衙大牢了。

    但好在是抓了闹事的人,难民那边安生不少,杀鸡儆猴,如有人再想闹事,也得掂量掂量。

    官差喝完热水,“不说了,我还得办事去。”

    第八十章 雨过天晴

    官差提着锣走远了, 林秋然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如今她也做了娘,听到这种事心里只觉得难受。

    偏又无计可施, 毕竟那孩子冲进醉春风抢东西在先。

    林秋然想汤圆了, 也不知他在外习不习惯, 孙氏和萧大石肯定也在担心这边。

    林秋然低下头, 别人的事她无法插手,她能做的就是在要紧时候布施, 然后好好做生意,护住金鼎楼, 争取日后让汤圆一直过好日子。

    天已大亮, 风吹得树叶直打转,外面又变得安静。林秋然今天不打算做生意,但得去看看金鼎楼, 这两日没出门, 外面又这么闹,也不知金鼎楼成什么样子了。

    她做的最坏打算,就是金鼎楼被人砸了,有两条狗在, 林明又是男人, 肯定没事。

    林秋然带着护卫去了金鼎楼,她在前头大致扫了眼,隔壁金如意门开着, 但里面静悄悄,还乱七八糟的,门就剩一扇,窗子也不见了, 里面的柜子、放首饰的绒布也不见了。

    估计是被抢了。

    金鼎楼门依旧锁着,门面没什么事,林秋然看完就从后门进去。

    林明闻见动静出来,看见是林秋然他松了口气,他道:“大娘子,酒楼没事,没人砸门砸窗,不过隔壁金如意前晚被砸了。”

    林秋然刚才也看到了,隔壁东西早就搬空了,这些日子也没做生意,只是损坏了门窗柜子,但相比于金首饰被偷,损失已经减少很多了,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林秋然道:“你们没事吧。”

    林明摇摇头,被砸的那晚,他大气都不敢喘,那些人,活像失了智一样。若是县衙判醉春风的伙计有罪,估计会更嚣张。但幸好当晚闹事的被指认出来,关押在余安地牢里。

    林秋然点点头,“金鼎楼没事就好。”

    林明觉得是因为布施,布施了几日,难民总会念点好,而且酒楼还养了狗呢,还有件事他差点忘了说,“大娘子,徐公子前日还来了一趟,见没什么事就走了。”

    林秋然愣了一下,“好,我知道了。”

    虽然林明说没事,不过林秋然还是把酒楼的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最后还打了井水,喂给圈养的鸡鸭,看它们喝了都没事,这才放了心。

    如今街上还算安稳,林秋然让林明再去街上打听打听,顺便去趟客栈,问问蒋思捷缺不缺东西,她本来是南下避难,结果被拦在了余安。

    “你再去李家看看,给送些东西。”林秋然知道于婶儿家人多,怕东西不够吃。

    不过这会儿街上安稳,也都能出来,就是空着手不好上门。

    林明哎了一声就出去了。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酒楼的门里外都锁的,她也没开,反正今天不打算做生意,先观望观望再说。

    她带着林冬几个把铺子擦擦,这几日不来,桌椅窗台上都落了灰。

    等打扫完,林冬做了饭,给林明留了点,又喂了两只狗。它们一直跟着林明吃饭,林明不会做,一直糊弄着吃,狗也没吃什么好的,这会儿没精打采的。

    一个时辰后,林明终于从外面回来了。

    他说道:“大娘子,街上的人还是不多,我问过客栈的人,蒋小娘子已经不在余安了,说是前几日被胥州来人接走了。”

    别看城门关了,但那只是对平民百姓,有权有势的依旧能进出自如。

    林秋然心道,一个姑娘家回去挺好,她又问:“那于娘子家呢,可还好。”

    林明道:“于娘子家里没事儿。”

    于婶儿自上次来金鼎楼诉苦后就没去街上做生意,他们家现在不缺钱,而且一家老实不敢惹事,干脆就不干了,也就少赚几日钱,听说有的摊贩还和难民闹起来了,于婶儿家虽然没赚啥钱,但也没损失什么。

    林秋然:“那就好。”

    林明:“街上粮铺杂货铺肉摊都在做生意,今日米价十六文,肉价十八文,买的人还不少。”

    现在人就怕粮价涨了买不起,还怕以后买不到。也有心思活络的,在粮价十一二文的时候囤粮,这会儿私下卖,一斤能赚个三四文。现在也有不少早早守着买粮,一买就是大几百斤,想着日后往外卖。

    不过更多的人吃不起大米白面,比以前吃肉还贵,所以多是买红薯、小米、豆子,这些粮食的价钱涨得不多。

    酒楼的粮食还够用,但是林秋然也想多囤点,她还打算等这事过去了多买田地,每年都种,民以食为天,这话可不是假的。尤其在这个时代,有时候钱都没用。

    林秋然:“你吃过饭了出去买一些,实在买不到就算了。”

    林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