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10-120(第16/18页)

,一家四口人点了六道菜,汤圆和萧寻都是饭量大的,也能吃,六道菜正正好。

    汤圆一直吃到最后,喝了碗鱼丸汤才收尾,吃完后拿出帕子擦擦嘴,满足地笑了笑。

    萧寻是看出来了,虽然他说书院饭菜尚可,可他心里还是觉得不太好吃,不然晚饭也不会吃这么多。

    林秋然没说什么,头一日得适应,慢慢中午吃得就多了,毕竟一日都在书院,不能饿着自己。

    汤圆道了声畅快,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才打道回府。

    三人对汤圆上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萧寻觉得孩子长大了,但是对他还有点心疼。

    孙氏则觉得这么大一个娃去上学辛苦,中午饭都吃不饱,不然晚上不会吃这么多,以后府里早晚饭弄得好些才行。

    恐怕日后汤圆在书院,孙氏都舍不得中午吃好的了,桌上摆着,就会想孙儿没吃上。

    林秋然则是觉得,以后孩子会一天比一天懂事。这么小就出去读书,偶尔也得犒劳一下。但就像汤圆说的,读书不是去享福,他自己都明白,家里人不必太过矫情。

    晚上没有课业,汤圆回府之后就去花园和林阳玩了。天气是暖和了下来,府里湖面还有冰,林秋然不让他溜冰,但还有其他好玩的东西。

    赏花扑蝶,在府里玩蹴鞠。林秋然乐意他走走动动,不希望他只会在院子里读书。

    看着他和林阳欢快玩闹的样子,她不禁想,日后有了更多玩伴和同窗,或许汤圆会邀朋友来府上玩,都是这么大的孩子,估计到时候很是热闹。

    晚上给汤圆讲完故事,林秋然留了一盏灯,就和萧寻回正院了。

    晚上有风,不过不似冬日那般冷。风吹在脸上,反而让人头目清明。

    萧寻牵过林秋然的手,“汤圆适应得比我想象中的好。”

    白日上职,萧寻就担心,但是他回来晚,林秋然早早就接孩子去了,萧寻只能回来在家等着。

    林秋然点点头,“也比我想象中要好,他是长大了,不用大人操心照顾了。今儿还哄了学舍的小公子,你说,他还是个孩子呢,就能照顾别人了。”

    林秋然看了萧寻一眼,萧寻眼中有两分笑意,“是长大了,这也是你从前教得好。能照顾别人,比被别人照顾要好。”

    二人一边说话,一边走回正院。正院屋里点着灯,二人回来丫鬟们就退了出去,汤圆不在屋里显得有些冷清,其实满打满算,他也才自己睡了半个月。

    出门一日,又担心孩子,林秋然有些累。

    梳洗过后,她抬头间发现萧寻在看她。

    萧寻的目光很温柔,见她看过来还笑了笑。

    烛芯摇曳,屋里光都晃了晃。林秋然记着有天夜里,是汤圆先睡着,萧寻问她,汤圆何时搬走自己睡。

    到如今汤圆都搬走半个月了,林秋然要忙府里的事,要忙生意上的石,二人同屋同塌,却没更近一步。

    以后天暖和,林秋然打算搬到西屋,那边是床,比炕软一些的。

    她想,萧寻也要搬过去。

    林秋然不由道:“我月事前几日刚走。”

    她说得并不含蓄,萧寻应该也能听懂的。林秋然倒是不排斥,毕竟决定过日子,俩人又年轻,总不能一直盖两床被子睡觉吧。

    她今年二十三岁,萧寻大她一岁。

    往后几十年的时光,这事躲也躲不过,萧寻现在对她还有愧疚亏欠,若是一直拖着,其实也不好。

    萧寻看她笑了笑,说道:“你这几日有些累,才接了汤圆,晚上还哄他睡觉,先休息吧。”

    林秋然怔了怔,这是拒绝,萧寻这是拒绝了她?

    林秋然点了下头,爬上炕,萧寻等林秋然上炕之后,才吹灯,汤圆不在,二人也不用留盏,随着轻轻呼的一声,屋里陷入黑暗。

    紧接着是萧寻悉悉簌簌进被窝的声音。

    林秋然兀自疑惑,萧寻拍了拍她的肩膀,“快睡吧。”

    萧寻是觉得往后日子还长,他们成婚虽久,可是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他偶尔回来几日,还是这回,在家待了三个月,不过年后白日要去上职去军营,也就晚上在家里。

    林秋然不是守着他回家不做别的事的人,她也有事,今日她脸上就有疲色。正因为往后日子长,他觉得该体谅林秋然,不争一朝一夕。

    才三个多月,萧寻不急。

    再有,他现在还吃着药,等身子养好,或许林秋然的感受能更好些。

    林秋然没纠结太久,很快就睡着了。次日一早,是小厮送汤圆去的书院,林秋然没起来。

    汤圆劝自己,“娘也很累的,也没答应日日送我去,只说接我。娘也很辛苦,要去铺子,要忙新的生意,多睡会儿就多睡会儿。”

    汤圆很快把自己哄好,跟着萧寻一块儿,吃了十只馄饨,两个蒸饺,一个叉烧包,就去上学了。

    林秋然的确在忙生意,金鼎楼这些天生意很不错,她还看了几间铺子,不管买还是租,先拿到手。

    金鼎楼正月初开业,到现在一个多月了,照朱掌柜的话来说,生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了刚开业那几天生意不好,其余每天生意都不错。二楼也有人订桌,一楼常常满座。

    朱掌柜忙不过来,又雇了个跑堂,京城人睡得晚,每天得亥时打烊。

    忙是忙,酒楼赚得多,给掌柜伙计们的工钱也多,月初就涨了一次。

    林秋然偶尔过来看看,研究一下菜色,更多的时间分给了别的铺子。她打算开个馄饨铺子,再来个别的卖小食的。

    京城人多,这么好的客源不能浪费了。

    第一百二十章 奔丧

    有银子, 府里有小厮丫鬟,林夏越发能干,林秋然现在再做生意, 可比四年前容易。

    林夏选中铺子, 买人学手艺, 后面开的两间铺子要求的手艺简单, 不似金鼎楼那般学那么多菜式,就调馅儿包馄饨, 招掌柜的伙计卖,京城人多, 做不好能换人。

    林秋然忙活几日, 把徐远珩带来的四千两利润变成了两间商铺,装潢很简单,都没用几日, 一间卖馄饨, 一间卖麻辣烫。

    京城好吃的不少,酒楼饭馆也多,不过林秋然开的两间铺子,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

    京城人爱吃芝麻酱, 林秋然稍作改良, 去除了芝麻酱本身的苦味,用这个做出来麻辣烫很是好吃。辣椒是从余安那边运过来的,北京城本地的不够味儿, 嫌吃涮肉贵的还挺喜欢这个的,在这个时节蔬菜就是土豆萝卜白菜,卖得不错。

    馄饨是余安常吃的东西,林秋然结合京城人的口味多弄了几样馅儿, 主打一皮薄馅儿大。较为普通的就是用紫菜虾皮儿调料猪油调汤底,骨汤一浇,再把煮好的馄饨放里面。

    汤喝着热热乎乎,馄饨皮极薄,如纸一般,一煮馅儿的颜色都透了出来,比这边的饺子皮薄,馅儿更细腻,少了颗粒感。

    但是吃着鲜嫩多汁,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