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10-120(第15/18页)

搬回去,等以后再给你接回来。”

    萧大石只说了一句话,“娘,这宅子是我掏钱买的。”

    大李氏小李氏二人说的话,他不是真的耳朵背,听不见。他又不是傻子,好话赖话还能听不出。只是他没地方去,他花钱买的,住一间屋子还住不得了?

    白氏闭上嘴,半响,她看着萧大石道:“那这么着,我出去住,睡大街上,让你在这儿住,成不成?”

    “亏你这么大岁数了,你是当儿子的,这么多年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你孝顺孝顺你老娘咋了?”白氏骂道,“你可是比不上你俩弟弟,他们知道孝顺我,我真是白生你了。咋也把你养大了,给你娶了媳妇,你就是这么回报的。”

    萧大石看着白氏,忽而想起二十多年前,孙氏受磋磨的场景,又想起当年中秋,白氏就是这样,带着一群人进来,要给她做饭,做好吃的。

    他往家拿了这么多钱,到头来还比不上俩弟弟?

    萧大石搬回了萧家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夫妻

    林明帮萧大石搬的东西, 回村前劝他就留在县城。

    萧大石怎么说也这么大岁数了,回萧家村住着,那边都多少年不住人了, 又是土房子, 一个人咋过日子。

    要是萧大石知道悔改, 好好说一说, 就在余安县城里住着,他觉得林秋然也不会说什么的。

    萧大石却摇摇头, “我要是回去住,他们肯定还过来说好话。”

    白氏那张嘴他也见识过了, 大李氏小李氏就看见钱高兴, 萧大郎他们也是一个德行。

    以为他有钱的时候还来接,没有送都不管送。不过萧大石把驴车牵回来了,这是萧寻买的。

    要是回萧家住, 这群人肯定说他以前听错了。萧大郎和二郎会道歉卖好, 反正总之不是他们的错,是萧大石自己没听对,斤斤计较,其实他们没那个意思。

    还说自己不体谅, 咋体谅, 他不计较以前的事,还买了宅子,最后连自己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与其这样, 那还不如在萧家村住一阵子,等那边彻底死心了,以后也不会再给萧寻惹麻烦。

    萧大石觉得对不住儿子儿媳,也对不住孙氏。他们说这些他还不信, 现在被赶出来了,才信了。

    萧大石对林明道:“你回去也不用说啥,就说我在这儿挺好的。”

    林明觉得这样也成,不然成日都是伯爷夫人给收拾烂摊子了。划清楚,别后头人三言两语又给哄好了。

    回家是好,可过几天人又找上了。萧大石还不是得从家里拿钱,这钱都是夫人赚的,凭什么白给老宅的人拿。

    林明从怀里掏了一两银子,“您这总得吃饭,这是夫人吩咐的,您拿着就是。不过这钱您若是给出去了,小人身上也没别的钱,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夫人让小人送您回来,也是用心良苦。”

    萧大石推脱不过点了点头,而且他也想看看,搬去萧家村,老宅的人是不是真的不管他了。

    他心里还抱着一丝期望,没准儿就管了呢。没准儿真是因为住不开,才让他走的。

    不过萧大石的愿望落空了,的确有人盯着,可却是盯着萧大石回哪儿。

    看他没回萧家,而是回了萧家村,这是真被赶出去了。

    李氏他们怎么可能回村看他,只恨没早点说,还搭了三四天好饭菜。

    萧二郎嘀咕,“这还把驴车牵走了,真小气。”

    *

    林明送完萧大石,打点好余安的琐事就回了京城,远在京城,林秋然傍晚又去了趟书院,这是答应汤圆的,晚上要去接他的。

    又过了半天,也不知汤圆在书院的生活适不适应。林秋然是担心的,早早就来书院门口等着了。

    书院门口停着不少马车,多是过来接孩子的。从书院里走出来的,大多看着六七岁大,都穿着书院的蓝色衣裳,朝气蓬勃。

    也有翻墙出来的,一看就是偷偷出来的。

    林秋然这般看着,终于看见汤圆了。他身边跟着小厮和林阳,还有个小公子,小公子身后也有书童和小厮。

    汤圆脸上笑盈盈的,远远看见林秋然过来,跳起来招了招手。还指给身边的小公子看,“那个是我娘,说来接我就真的来接我了。”

    承恩伯府的小公子不由道:“可真好。”

    他头一次来,是小厮接的。

    汤圆也没说别的,“那我便先回了,明天再见。”

    汤圆走到书院门口,等出了书院就控制不住的朝林秋然跑去,“娘,我放学了!”

    林秋然伸手摸了摸他的帽子,“走了,回家。”

    汤圆使劲点了下头,到了马车上,他先把书袋给放下,然后转转脖子,又揉揉肩膀,长叹了口气道:“可算是放学了,这一天,过得着实漫长。”

    林秋然看他状态不错,又是有点累,没有沮丧不高兴,眼角也不像哭过的样子,眼睛亮亮的,说明在书院过得还不错。

    林秋然道:“一会儿就回家了,回去先吃饭,先生可留了作业?”

    汤圆摇了摇头,“今天先生没讲什么,所以就没留作业,娘,你怎么不问问我在书院过得怎么样?”

    林秋然能看出来,不过还是依言问道:“今儿在书院过得怎么样?”

    汤圆道:“过得还成,先生很和善,同窗也不错。我们才上课,跟我同学舍那小公子今天还哭鼻子了呢,他可不是第一天来,是我给他哄好了。先生讲了几页书,我都能听懂。娘,我给你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汤圆听过一遍就记下了,背完眼巴巴等着林秋然夸他。

    林秋然道:“汤圆可是厉害,上课认真听课,下课也不忘复习。”

    汤圆嘻嘻一笑,“娘,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我既然去读书了,那好好听课就是应该的,不然还何必去呢,在家玩岂不是更高兴?去了就得读书,不然就白去了,这个不用你夸。”

    林秋然倒是觉得汤圆很通透,他才多大,就能想明白这般道理。她点了点头,想着他今日表现得好,决定晚上带汤圆出去吃。

    京城可不止老金涮肉一家好吃,光好吃的涮肉铺子就七八家,况且还有别的呢,再说可以去金鼎楼吃呀,府里厨娘的手艺不及林春她们。

    林秋然带汤圆回家,孙氏和萧寻都在正院等着。

    孙氏围着汤圆问累不累,渴不渴,饿不饿,“学堂的饭好不好吃,先生咋样,同窗可好相处?”

    若不是林秋然从前叮嘱过孙氏不能娇惯,孙氏都乐意中午让厨娘做好了,她给送去。

    汤圆道:“尚可,不错,好相处!祖母,我一切都好,您就不必担心啦。”

    孙氏心里怅然,才一天,就感觉孙儿长大了。

    林秋然张罗着出去吃,“今儿吃汤圆第一天读书,我们出去庆贺庆贺。”

    孙氏今日没扫兴,收拾一番就出去了,找了一家味道不错的菜馆,这是云氏推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