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30-136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30-136(第5/10页)

大事还得您做主,不然哪儿有今日。”

    林秋然不欲过多客套,她道:“今日打烊,两间铺子的伙计一人赏一两银子,两斤猪肉。”

    说完,林秋然喊了声音林夏,林夏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荷包递给朱掌柜,里面是五两银子。

    朱掌柜接下后就笑了,刚过中秋不久,前些日子给了节礼,这又给钱,林秋然真是大方。

    生意好他们也得好处,朱掌柜连着倒了好几声谢,“开业忙活都是应该的,夫人太过想着我们啦。”

    话是这么说,但银子却立刻收了起来。

    林秋然笑了笑,转头去厨房看了看,见没什么事就去了隔壁屋子,这是留给她用的,在这儿坐了会儿,若有什么事会有人找她。

    如今林春在老铺子,林莺在这边,二人各管着一边厨房,这都是自己人,林秋然还是比较放心的。

    巳时过半,外面传来爆竹声,爆竹足足放了一刻钟多,劈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很是喜庆。

    林秋然在后院屋子里,都能听见前头吵闹说话的声音。

    这个时辰还没到饭点,这会儿过来的多是老顾客,进来占个位置,省着到时候人多没地方坐。

    形形色色的人,进来后找位置坐下,然后环顾四周看看。

    有的老顾客还认识,四目相对眼睛一亮,“哎,你来了?”

    “哎,你咋也来了?”

    “新店开业打折,而且他家做的红焖羊肉好吃,我就好这口,可惜夏天不上,这可上了就过来吃吃。”

    “我是喜欢红烧肉,味道口感京城没个酒楼能比的,就一盘红烧肉一盘土豆丝,听我的这么点,再来个酒酿馒头,吃完舒服得不成。”

    都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人喜欢单点这两样。

    有压根不熟的插嘴,“老哥,酒酿馒头好吃?我没吃过呀,光吃大蒸饺了。”

    “好吃呀,有股说不出的香味儿。饺子我没吃过,自家都会包有啥好吃的。”

    北方吃饺子多,金鼎楼有虾饺蒸饺,但这边客人很少点。自己包的皮薄馅儿大,还用来外面吃。

    “哎呦,那可不一样,这个里面馅儿很好吃,自家包不出来。”那人看了看菜单,“那我今儿换换菜吧,尝尝你说的几样,再来两只饺子。”

    客人交谈起来,“那除了红烧肉,还有啥好吃的?”

    “姜母鸭,辣子鸡啥的,都好吃。这会儿还有蟹黄灌汤包,鲜得很,也一绝。”

    “他家就闭着眼睛点,没不好吃的菜。炒白菜做得都和别处不一样,这家酒楼我吃了几个月了,有时没地方,可算开分店了,早该开。”

    一群人坐着,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倒也不认生,一块儿说话很是热闹。

    酒水先上来,没到吃饭的时辰,有桌子点了凉菜先给送上。

    “你看这凉菜,油辣子也好吃,又辣又香。”客人吃了一口,“嗯,味道没变。”

    朱掌柜看这场景,心里是落下了,只要菜的口味一直一样,那生意就差不了。

    真好呀。

    林秋然在金鼎楼待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就来这儿吃的,今儿还有人送花篮,过来吃饭捧场,凡是过来的都得见一见,一日下来她见了不少人,也累得不轻。

    汤圆觉得口味没变,新加的几样菜也好吃,多了好几样河鲜海鲜,吃起来特别鲜甜。不过这些菜对应时节,过了秋日就没有了。

    汤圆吃完,说道:“菜不错,再接再厉。”

    林秋然看了他一眼,汤圆给新铺子投了三百两,占了五分利,一个月能拿十几两的利润。

    他呀,对新店很上心,知道铺子生意好,他分成也多。

    年纪虽小,但课业赚钱两手抓。

    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红

    年纪这样小, 管的事却不少。

    林秋然答应这个,完全是为了哄孩子高兴,铺子稳赚不赔, 她又不缺钱, 和做生意没什么关系。

    汤圆若真想学做生意, 还是等长大之后吧。

    汤圆还在心里算, 一年多后,他就能回本了, 只要铺子不倒,往后几年, 都是赚钱的。

    回去的路上汤圆叽叽喳喳的, “娘,我们还得控制选品,得选好吃的菜。我多叫几个同学来这吃饭, 这样就能赚更多了。”

    以做生意的角度, 他年后童试若考中就不在这个学堂了,得跟大一些同样考中童生的人一块儿念书,跟这边交流自然而然就少了。

    想赚钱得趁早,汤圆是一派奸商头脑。

    萧寻听着笑了笑, 孙氏下来的时候看了一楼一眼, 客人很多的,哪里用得着汤圆招揽生意。

    林秋然道:“你这脑子,想得都是什么, 在书院得以学业为主,不能老想着家里生意好不好,也不能老想着吃,金鼎楼的生意用不着你操心的。”

    汤圆道:“我知道, 我您还不放心吗?别人问我考试我都是三缄其口,从不吹牛,好好用功。您说过,同窗情谊难得,要珍惜,所以我才招揽生意。”

    林秋然点点头,等以后再长大些,经历越多,心思反倒不如小时候那般赤诚,想得多有自己的小心思,她都猜不到是什么。

    如今汤圆还和几位国公府的公子一块玩,还有王府的小公子,就连齐颂安也摒弃前嫌,二人将当初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等长大些,大抵不会这样了。

    林秋然不希望他很多年后想起现在觉得光往前走了,没有留意同窗情谊,心中后悔。

    这也是林秋然犹豫要不要让汤圆现在往上考的另一个原因,考上自然好,提前做别的事,走得比别人快,可他年纪小,日后没准儿会觉得吃力,到时候为了跟得上,要卯足劲,还要怕日后再回去。

    她有时候希望孩子就一直这样,小小的,也不长大,没别的烦恼,那该有多好。

    不过,人总得往前走,回去之后汤圆先跟萧寻练武,练完后玩了一会儿,不用人催自己就回院子写课业。

    他给院子起了个名字,叫明竹堂,明意味着光明,竹是希望他能有像竹子一样的品行。

    他才五岁大,不会说起个多好听的名字,但在林秋然看,这个就很不错了,比老虎堂好听。

    夜深人静,林秋然还隔着远远地看了看。

    天不算凉,汤圆就打开窗子在灯下写课业,屋内明亮,他一笔一画极其用心,从不坐一会儿,就看看这儿或是分神玩一会儿纸笔。他身旁丫鬟小厮守着,不过也就做送茶水、剪剪烛芯、赶赶蚊虫这些活。

    晚上是果茶,汤圆都等写完再喝。

    如今也不用讲故事了,好像从他去书院后,他就慢慢长大了。

    算来才短短数月。

    林秋然悄悄地走了,汤圆也不知道。

    晚上下了一场雨,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林秋然起来的时候觉得哪哪都冷,汤圆这会儿已经去了书院,她叫来明竹堂的丫鬟,问道:“小公子今儿可换了厚衣裳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