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衣: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瑶衣》 22-30(第18/26页)

嘴。”袁瑶衣道,接着掏出一枚干净的帕子。

    闻言,嬷嬷照办,让老夫人枕着自己手臂,使得人往后仰头,口自然就张开了。

    如此张嘴的幅度并不大,袁瑶衣便垫着帕子摁开老夫人的下颌,往对方口中看去。

    “舌苔薄白,舌苔下能隐隐见到苔质,”她认真说着,手里动作轻柔,“老夫人是得了风寒。”

    一听她给出的结果,围着的几个人脸上均带的怀疑,就连嬷嬷也不禁仔细打量起来。

    “娘子,今儿一整天老夫人都是好好地,”嬷嬷道,话语中带了不信任,“要说是风寒,她也没说不舒服啊?”

    “对对,风寒前人都有点感觉的,发冷、头疼之类,小娘子莫不是过来与我们添乱的?”一个婢子不满道。

    袁瑶衣看看四下,这些人不信任她却也正常,所以也不急着辩解。

    “地上凉,赶紧把老夫人送进屋吧,给她弄得暖和些,不及时处理,应该很快就会发热。”她站起来,尽管别人不信,还是好心提醒了句,“至于她突然晕倒,应是久坐不动后起身活动,身体不适加重造成。你们快去请郎中吧。”

    话说完了,她便出了人群,往院门走去。

    眼看着就要走出院门,忽然身后有人唤了声,她不解回头,见是那位年长的嬷嬷。

    “娘子稍等,”人跟着走过来,冲着袁瑶衣施了一礼,“适才你说对了,老夫人整个过晌一直静坐着参佛,没动过。我等也是着急,才多说了话,娘子莫怪。”

    袁瑶衣看着对方,五十多岁的样子,衣着体面,一看便是高门中的家仆:“我没什么,就是尽快找郎中来,让老夫人把药喝下,说不准这病症就压回去了。”

    刚才她看得清楚,老人家是病症的最初期。正是这次晕倒,才这么早发现,倒也算阴差阳错。

    嬷嬷称是,又道:“已经去叫寺中会医理的僧人了,这厢谢过娘子适才相帮。”

    院中,一个强壮的婆子将老夫人抱去了屋中。

    袁瑶衣冲人颔下首,便准备离开,视线看出去,正见着耿芷蝶的小身影,被招嬷嬷带回了后面客房去。

    她迈出院门门槛,想赶紧回去。

    这时,出去叫僧人的婆子跑回来,还未进去便焦急的道:“寺里说那懂药的师父出去云游了,不在寺里,这可如何是好?”

    “什么?”嬷嬷急得一脚跨出门来,“这眼看天黑,要是去城里找郎中,一来一回耽搁功夫不说,万一关了城门怎么办?”

    她还想着边上小娘子说的,赶紧用药,把病症能压回去。

    什么事儿都凑到一起来,眼看着要启程回去了,这人病倒了出点儿什么事儿,她们这些伺候的可就擎等着吧。

    “小娘子?”嬷嬷往旁侧一看,正见着纤瘦的女子迈下门阶,“娘子留步。”

    袁瑶衣才踩到地上,就被人从后面拉住手臂,是那管事儿嬷嬷。

    嬷嬷也觉唐突,忙松开手:“娘子能不能帮帮我家老夫人?刚才的事你也听到了,寺里懂药的师父不在,郎中也不一定能请得回来。”

    “嬷嬷想要我做什么?”袁瑶衣问。

    嬷嬷嘴边扯出一个笑,问:“娘子说早些用药会压下那病症,那你可知那是什么药?”

    事到如此,总不能让老夫人干熬着,人还晕着没醒,这长长的冬夜,万一发生个长短

    袁瑶衣点头:“知道,我祖父以前配制的风寒方子,今晚喝上两副,人基本就会没事儿。”

    这个药,以前她不知配过多少次,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手里捏了多少份量药草。

    “原来娘子家中行医的,难怪,”嬷嬷听了,心里踏实几分,更像抓住救命稻草般,“你能给配两副吗?若是老夫人好了,你要什么奖赏都有。”

    此时天已经开始发黑,山风摇着院中古树的枝丫。

    袁瑶衣听出对方意思:“可这是寺庙,并无药堂。”

    嬷嬷忙道:“娘子心善肯帮我,这厢谢谢了。其实药材这寺中有,便在那懂药的师父禅房中。”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既然能帮到别人,袁瑶衣也就应下来,左右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娘子叫我尤嬷嬷就好,”得了袁瑶衣点头,尤嬷嬷稍稍松气,“事不宜迟,劳烦娘子跟我走。”

    说罢,赶紧在前面领路,去往寺里放要药材的地方。又吩咐方才那婆子,去后院儿帮袁瑶衣送信儿,免得担忧。

    既然应了别人,袁瑶衣也不耽搁,利落的跟着尤嬷嬷去配药。

    到了地方,禅房的一面墙上是大大小小的抽屉,上头标写着里头药材的名称。寺里僧人也会生病,这些便是以备不时之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袁瑶衣依照着祖父的方子,一样样的将药取出,仔细着分量的大小。

    她手里利索,很快就配好了两副药,便又急匆匆的往回走。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

    连婶寻了过来,捎来一个信儿,说是詹铎让她们晚上宿在寺里。

    住在哪里都一样,袁瑶衣对这个并不在意,她这边要忙,便让连婶先回去了后面客房。

    把药交给了婆子去熬,这想尤嬷嬷带着袁瑶衣进了屋去。

    屋中烧着炭盆,整间房被烘得暖融融的。袁瑶衣见老夫人还在睡着,身上搭盖着厚实的被子,瞧着还没开始发热。

    从屋中出来,她去了烧水间,去帮着熬药。

    “娘子莫要动手,这些交由我们来做就好。”尤嬷嬷忙阻拦,现在心中除了感激,再就是欣赏。

    袁瑶衣不在意一笑,拿筷子去搅着药罐:“这些我都做习惯了。”

    在她的翻搅下,原本要冒出来的药汁儿重新平静下,在药罐中轻轻沸腾。

    药熬好了,尤嬷嬷倒进碗中,亲自端回屋中。

    袁瑶衣仍留在水间,她在准备第二副药。前一副药会比较猛,直接压住病症,而这第二幅就比较温和,帮着人调理身体,也有平和病症的功效。毕竟老夫人年纪在那里,药效太猛身体会吃不消。

    等到第二副药熬好的时候,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

    把药倒进碗里,她给端着送进屋去。

    屋中有说话声,是老夫人已经醒了,正坐在床上,边上尤嬷嬷讲着傍晚时发生的事。

    见着袁瑶衣进来,尤嬷嬷忙笑着道:“老夫人,就是这位娘子,给你配了药,又帮着熬好。”

    说着,就伸手接过药碗,顺着将袁瑶衣往前一推。

    “却是多谢娘子了,”老夫人花白头发,和蔼一笑,“人老了,身子真是不中用。”

    袁瑶衣跟着一笑:“谁都会有个大小病痛,老夫人没事就好。”

    这话逗得老人家开心了些:“你叫什么?”

    “袁瑶衣。”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老夫人点头,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