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吟刀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诗吟刀啸》 110-120(第9/20页)



    ——原来她们和自己是一类人。

    其中有一位名唤倪祥的男子,是在茶楼做茶博士的,曾经因为没能招待好一位贵客,恰巧那贵客又在那天丢了钱袋,遂把他冤枉成窃贼,让他在大牢里被关了几日。作为有经验的过来人,他特意嘱咐凌岁寒,如今出狱,一定要用柚子叶盥洗,才能彻底除去晦气。

    众人又欢欢喜喜说了几句话,颜如舜抬首望向晦暗的天穹,忽然笑道:“你们才回家,都吃过晚食了吗?要不今天你们到我们家坐坐?”

    在陈家庄居住的这些天,陈娟买了许多肉菜食物存放在庄内的厨房里,她们根本没来得及吃完,为避免浪费,便带上马车,一路带了回来。此时颜如舜邀请众人进入昙华馆,直接在院子里拼了几张桌子,大伙儿围桌而坐,随后颜如舜又与几个擅长做饭做菜的百姓比如庞亮与杨满娘一同前往了后厨。

    冷清了数日的昙华馆,又变得喧哗热闹起来。

    按理而言,尹若游本应是最习惯这种喧哗热闹的场合,然而此刻昙华馆的热闹与从前她在醉花楼的热闹完全不一样,竟让她感觉略微有些不适应。她坐在人群中间,看着四周一张张平凡的黝黑面孔,默然良久,倏地发觉自己似乎也正在被别人注视着。

    她当即转头,遂与常萍双目相对。

    对于常萍来说,这实在是一张很有冲击力的脸,尤其是在夕阳彩霞的映照之下,更显明艳。常萍不好意思地收回视线,笑道:“我不是故意盯你的,就是有些好奇,想要问问你……”

    尹若游道:“问什么?”

    常萍道:“问你今后都打算住在这里吗?”

    尹若游沉吟道:“大概会是吧。”

    常萍道:“你不要担心,这地方虽然破旧,但这里的人都很好,所以……所以……”

    到底所以什么,她半晌没说个明白,尹若游甚为疑惑,想了一想,没忍住先问了她另外一个问题:“这里的人都很好……那民间市井里的所有老百姓,也全都是这么好吗?”

    原来就在刚刚,尹若游突然意识到一件她从前从未想过的事。

    尽管在她十岁以前,她本来亦是生长在民间市井里的百姓,但那些年母亲因为遭遇背叛的缘故,心结未解,不许她与附近乡亲来往,总是告诫她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信,绝不可以与任何人交心。她与母亲感情极深,自然很听母亲的话,这导致她明明也曾是一名普通百姓,却对这人世间的黎民黔首完全没了解。

    “那当然不是。”常萍这句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令尹若游安心。

    一种“果然如此”的安心。

    “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过的人可太多了,好的坏的黑的白的我全都接触过,才渐渐发现,一个地方的环境风气有时候很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常萍接着道,“四年多前我刚来无日坊,便感觉这里的风气很好。虽然这儿这么多人都早出晚归的,很少能见面,但大伙儿认识了许多年,关系一直很不错,有什么事都能互相帮忙的。”

    她们对话期间,一旁众人正在各自聊天。

    然而不似那些世家大族文人墨客的聚会,满口风雅文章,他们聊的都是近来的辛苦,充满了各种牢骚,倒是在品尝桌上摆着的现成点心的时候会露出欢颜。这些点心也全是陈娟送给颜如舜等人,由颜如舜等人从陈家庄带来的,各式各样,口味甚佳,他们还真从未吃过。

    一片闹哄哄中,凌岁寒仍然清楚地听见了常萍与尹若游的对话,了然道:“难怪,我听说你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牙人,你赚的钱应该不算太少,你却也选择住在这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常萍笑道:“虽然我扮男装扮得还不错,但与人相处久了,会有人看出我的破绽。无日坊的朋友们便几乎都知道我是女儿身,他们却都替我瞒着,从来不对外说。”

    “但你干嘛一定要女扮男装呢?长安城有不少女商,应该也不禁止女子做牙人吧。你既然明明是女人,非得扮成男人,难道不觉得别扭难受吗?”凌岁寒很认同自己的女子身份,是以对此早有疑惑。

    常萍面露犹豫之色。

    这本是一个秘密,哪怕她知道她们都是好人,她也不愿轻易透露自己的秘密,只不过在今天……她又侧首瞧了尹若游一眼,目前为止,她是无日坊众多百姓里,唯一一个知道这名女子真实身份的人。她猜了许久对方为何会来无日坊居住,自认为猜出原因。为让对方安心,她踌躇半晌,终于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秘密。

    “为了躲人。有人好像一直在找我,我扮成男人,她就没那么容易查到我的下落。”

    凌岁寒奇道:“躲谁?你的仇家吗?”

    在还未听到对方回答的刹那儿,凌岁寒已经在心里做下决定,倘若常萍真有什么敌人要对其不利,她必会帮常萍解决了那仇敌。

    “仇家?”常萍淡淡地笑了一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算不算是仇家……或许是吧,但我早就已经放下这件事了,不想再提起从前,我现在过得很好。”

    凌岁寒大感惊讶,她向来对恩怨看得很重,是有仇必报的性子,因此她不太能理解常萍的心态。若只是普通的小纠纷小恩怨也就罢了,但常萍似乎已来长安多年,还有人在坚持找她,这仇恐怕不小。若是深仇大恨,那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吗?

    常萍果然不再提这个话题,转而倾身,凑到尹若游耳边,轻声道:“所以你不要担忧,你的身份,我肯定会替你隐瞒的。就算以后大伙儿都知道了你的身份,我觉得他们应该也不会随随便便往外说。”

    尹若游神色一凛,看向常萍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我的身份?”

    常萍继续压低声音:“我以前去过无日坊和客人谈生意,曾经见过你跳舞。你是从醉花楼逃出来的吧?”

    其实常萍猜得不算太准,如今尚知仁已死,醉花楼自然已束缚不了尹若游,她不需要再惧怕什么,但看着常萍小心翼翼的模样,她心中似有涟漪微动,过了片刻,方轻声道:“我已经很久没有跳过舞了……”

    回荡在长安各街各巷的暮鼓声已渐渐停歇,日落月升,天色愈发黯淡,颜如舜与杨满娘等人端着已烧好的几样饭菜从厨房走来,凌岁寒则起身去卧房拿了几盏灯点燃,放在院里的桌上为众人照亮。

    可惜,院里树影缭乱,只凭这几点微弱灯火,四周依然昏昏暗暗。

    谢缘觉其实很不喜欢黑夜,遂问道:“小彩灯,你家还有灯笼吗?”

    “当然有呀。”女童笑道,“快要万寿节了,我和阿翁已经提前编了好多灯笼。”

    谢缘觉不解道:“为何万寿节要提前编灯笼?”

    元寅笑着解释道:“万寿节,圣人寿辰,当夜宵禁解除,街上必定很热闹,是灯笼大卖的时候。”

    凌岁寒一听见“万寿”两个字便很是不悦,即刻道:“早卖晚卖都是卖,我们今天想买这些灯笼,老丈能卖给我们吗?”

    旋即她叫了一部分人,随她一同到元家拿灯笼。

    元寅做了几十年的灯笼,手艺着实不俗。桃花灯,莲花灯,牡丹灯,牛角灯,双鱼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各式各样,都精美异常,逐一点燃,如一簇簇闪烁的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