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40-50(第13/15页)
已经从门口进来了。有几个熟客老饕认识裴元的,还笑着跟他打招呼。
“裴姑爷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听说姑爷的舅舅从京城过来,这以后姑爷是不是要跟舅舅去京城啊,咱们谢掌柜跟不跟着去,去了我们可怎么得了。”
关如琅在容县待了不过两天,流言就已经传开了。
这几个食客话语间虽是玩笑但也夹杂了几分试探,对于他们来说谢德昌是老相识,谢九九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裴元一个外来户,当了上门女婿本是挺好的事,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当大官的舅舅这就有点叫人摸不准脉了。在他们看来当上门女婿那都是被逼无奈,现在有好亲戚能倚仗,谁知道他还愿不愿意留下来。
“这话玩笑了,我家的老宅在此我的原籍也本县,成了亲成了家哪有说走就走的道理。”
“方叔,谁说要走了,我的夫婿去哪儿不得我说了算。他不常来你们可别拿他打趣,好没意思的。”
裴元不是不会八面玲珑,但谢九九此刻就是不想看他被几个老食客调侃。干脆牵过他的手往后院走,也不管几个年纪大了的熟客,看着两人牵在一起的手哈哈直笑。
“你怎么来了,母亲和舅舅都在家里你也不陪着。”
“云客来这么忙,是不是得想法子再招个掌柜的回来。”
后院和饭庄有一道厚厚的门隔开,就是为了防止有食客喝醉了酒稀里糊涂往后院冲,后头除了跟厨房连着一张小门还有一排库房和跑堂店小二的舍房,不能由着外人进进出出。
春儿往前面去的时候没忘了把厚门板关上,前面的熙攘热闹一下子就只剩隐约不分明的声音,连带一直精神抖擞的谢九九也忍不住塌了肩膀,长长叹出一口气来。
“掌柜不好找啊。”谢九九也觉得不能老这么下去,自己可以做一个天天守在店里的东家,但不能老这么靠自己一个人顶着。
今天出门以后,往云客来的一路上谢九九心里也在想,要是有个靠得住的掌柜,自己就是陪裴元去一趟京城又怎么了。
怎么说也是都城,这次不去下一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说不定还得等裴元考中举人,等那时他要进京赴考了,自己才能跟着去一趟。
可谁知道裴元能不能考上,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太多了,有些事强求不得。
“等我出发往京城去,家里没这么多人没这么忙了,你托大舅帮忙寻摸着。要是找不到合适的,等我回来我们再去一趟府城,把潘掌柜请回来?”
“能行吗?”
“怎么不行,过年那段时间总要休息。过完年哪家饭庄的生意都不会太忙,我们赶在过年前去找潘掌柜,他要是愿意回来,过完年再给那边支应一两个月,等那边找着人了再回来。”
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不是背地里使绊
子往下九流走,什么都是可以谈的。府城的大店从云客来把潘掌柜挖走是如此,现在裴元和谢九九生了把人请回来的心思,也是一样。
再说做生不如做熟,这个道理老韩适用潘掌柜自然也适用。
之前潘掌柜走,是因为云客来风雨飘摇不稳定,现在想把潘掌柜找回来,是因为云客来蒸蒸日上。
不需说潘掌柜当时见云客来不好就走了的话,他本就是一个掌柜,拿了东家给的工钱把他该做的事做到位就行了,云客来又不是他的,凭什么还要绑着人家同生共死。
谢九九要想长长久久的留住人,就得想法子让云客来一直这么生意兴隆下去,这跟关如琅想要庇护关令仪和还没有考取功名的裴元,就得关家一直强势昌盛是一个道理。
别怪人家自谋出路,有本事你自己一直巍峨挺立,你身边的人才会一直留在你身边。
有些事情上,谢九九和裴元的看法出奇一致。在重新把潘掌柜请回来这事上,一点也不需要再互相多费口舌。
但有些事上,两人又可以说是默契全无。裴元把荷包里的三十两银票拿出来递给谢九九,谢九九一脸防备的看着丈夫,“干嘛。”
“你不会是想给我银子,哄我陪你去京城吧。”
谢九九连连摇头,别说给我银子让我回心转意不行,就是给我金子也不行啊!再说这才三十两,云客来现在一天的流水都有一二十两,这点银子够什么用啊。
“谢九九!”
谢九九没说出口的话都摆在脸上,气得裴元眼前一阵阵发黑。
方才站在街对面,看着谢九九在云客来里来回忙着,裴元的心一下子就安稳下来了。自己是离不得她,可她却不是离不得自己。
就如同自己不能不读书一样,谢九九也不能不赚钱,她注定做不成自己说要去哪儿她就能放下一切跟自己走的女子。既如此那就只能自己守着这颗心,早早的回来。
“你冲我喊什么啊。这银票你给我干嘛?”
“你不是不去京城,这银子本就是准备给你做氅衣的,既不去又不做衣裳,那就把银子给你,你留着也好扔了也罢,总之给了你就随你的便吧!”
第50章 第50章我给你生一个读书种子……
早上还置气的小夫妻,晚上回来的时候就又手牵着手了。
一进门正好碰上谢文济晕晕乎乎的从裴元的书房,这几天暂且腾出来给关如琅做客房的前院西厢出来,看见姐姐和姐夫回来眼眶都红了。
“姐夫,你之前我说读书努努力肯定能行,是不是哄我的话。”
“啊?啊。怎么这么问啊。”
谢文济在读书一道上的天赋有限,这事裴元私底下跟妻子明说过,就如同自己在诗文上怎么用功也透着一股子匠气一样,谢文济的确不是个读书的料。
这几年头悬梁锥刺股的在青松书院读几年书,考个秀才问题应该不大,再往后就不好说了。要是能开窍说不定还能考中个举人,要是不开窍,恐怕还得在科举这条路上磋磨好些年。
至于能不能考中进士,反正那天晚上谢九九箍着裴元的脖子死命追问,也没能从他嘴里逼出一句自己想听的好话来。
向来还算圆滑聪明的裴郎君在这事上显得格外迂直,怎么都不肯说半句哄人的假话。
一直等到谢九九缠磨累了,倒在裴元身侧脑袋枕在他腿上,叹息谢家这一代人看来又没个读书的种子时,裴元才小小声哄她:再耐心等一等,再过几年我给你生一个读书种子。
裴元这话说得一本正经,人却是不正经得很。
再之后谢九九便也没精力去想谢文济到底有没有天赋读书的事,只在被裴元托着一下一下挥汗如雨的时候,浑想着这人要是不读书,说不定还能去考武状元,这精力也忒好了些!
不过那些说到底也都是夫妻私底下说的话,明面上从来没有显露过半分。谢九九想得通,谢文济现在还不大,考不上进士也不能不读书了。
都说读书明理,他即便以后跟着自己学怎么当云客来的掌柜,肚子里也不能没一点墨水。又或是书读得多了心思清明了,以后有自己想做的事那都可以。
况且现在就不读书了还能干嘛?他的身体是比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