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侯门》 60-70(第20/26页)
“不曾!”
一时花厅诸人纷纷好奇,凑上去瞧是何画。
青禾行至程就身后,探头越过他肩膀一瞧,
“啧啧,不就是一对娃娃嘛。”
青禾折回明怡身侧,嫌弃地嘀咕一句,“还是一对丑娃娃。”
明怡白了她一眼。
这幅画果然大合谢茹韵心意,又将年画接过来,看着上头憨态可掬的娃娃,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果真是第一回见着他的画。”这画的该是他与蔺仪吧。
沈燕抱着自己的锦盒,又挤兑道,“这年画我家也有,蔺昭哥哥人菜瘾大,明明画不好,却非要画,有时耽误地连饺子都没顾上吃。”
言辞间无不透露着她与李蔺昭情分非凡。
一旁谢三公子看不下去了,目光往她怀里的锦盒掠过,哼了她一声,
“沈姑娘,你今日到底是来贺寿的呢,还是专门寻我二姐不痛快的,满城皆知,我这辈子谁都不恨,就恨李蔺昭,谁与李蔺昭交情好,我便揍谁。”说着,三公子挽起袖子,看样子还真要教训沈燕。
沈燕完全不吃他这套,“谢三公子省省吧,你可打不过我。”说完这才将怀里的锦盒搁在谢茹韵跟前的长案,神色纠结,似乎十分舍不得,“谢二,我可告诉你,我这是思前想后,斟酌了不下三日,方忍痛挑出的贺礼,你可千万要珍重。”
大家伙实在好奇,连李蔺昭字画都不屑一顾的沈大小姐能送什么。
明怡也起了几分兴致,绕过人群,探头看向那个盒子。
只见沈燕小心翼翼将锦盒里那件白袍子给捧出。
明怡瞅了一眼,只觉领间纹路有些眼熟,下意识伸手去翻,不料沈燕慌忙躲开,嗔了她一眼,“你别碰!”
明怡被她唬了一跳,“怎么碰不得?一件衣裳而已,不至于碰了就碎了。”
沈燕不惜得说她,目光移至谢茹韵身上,解释道,“你记得我曾与你提过,除夕夜,蔺昭哥哥一人挑下肃州军十八悍将的事?”
谢茹韵神色郑重颔首,“我记得。”
沈燕往怀里的袍子努了努嘴,“当年他穿得便是这件白衫,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袍子被他扔在擂台一角,是我捡来的,衣裳还沾着西风烈的酒香呢,不瞒你说,我至今未曾下过水。”
就着这句话,剜了明怡一眼,“所以才不叫你碰。”
“”
明怡看着那件衣裳,嫌弃地错开几步。
第68章 第 68 章 相认
那厢谢茹韵已喜笑颜开地将衣裳接过, 重新塞入锦盒里,忙不迭将之合上,随后交给身后的丫鬟, 生怕沈燕反悔似的,“多谢你了, 这份厚礼无以回报, 总归往后有我谢茹韵在的地儿,一定罩着你沈燕。”
沈燕眼巴巴望着那锦盒,不舍地将视线收回, “得了吧,就你那点本事,咱俩谁罩着谁还两说。”
好似为了安抚自己, 她又装出一副大度的架势, “其实蔺昭哥哥的衣裳我家里还有两件, 不然我也舍不得匀一件与你。”
谢茹韵一时不知说她什么好。
陆陆续续又有人赠了贺礼,谢茹韵都客气地收下,最后见明怡一直杵在那没动, 扬声道,“仪仪, 今日是我的好日子, 你送我些什么?”
不等明怡说话, 青禾先一步往前, 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谢茹韵,“呐,这是我和我家姑娘给二姑娘的寿礼。”
这是一个小小的礼盒,看个头并不大,谢茹韵接过, 好奇打开瞄了一眼,是一枚闪晶晶的金锭,看工艺明显出自内廷,所以这是将御赐的宝贝送了她?
“就这?”谢茹韵不满意,瞪了明怡一眼。
明怡无语凝噎,上前指着方才那堆锦盒道,“怎么,银子不比那些吃不着摸不着的玩意儿好?”
“你懂什么?”谢茹韵白了她一眼,隔着长条案抬手拽住她,将她拽至后方游廊一角落,低声斥她,“仪仪,你太不够意思了,旁人绞尽脑汁搜罗他的东西赠我,你倒是好,拿一锭金子打发我?你什么身份,你那儿的哪样不比他们给的贵重?”
言下之意明怡手里肯定不缺李蔺昭的遗物。
明怡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手头就我哥哥留下的双枪莲花,那玩意儿你要不?”
“我告诉你,你还别嫌弃,这是我最后一锭金元宝,换做旁人,我还不舍得送呢。”
谢茹韵嗫着嘴娇嗔她一眼,丢开她往回走,明怡追过来,绞尽脑汁劝她,“那衣裳你扔了,也不嫌味儿。”
谢茹韵没好气道,“我闻过了,没有。”
“你马上要成亲的人,拿着别的男人的遗物像什么话,你把它给我。”
“你这么喜欢衣裳,我脱一件给你,我身上这件是裴府掌针娘子的新品,工艺外头可没有,你也能穿。”
“你再废话,我把它转赠给裴萱?”
明怡倏忽闭了嘴。
不一会梁鹤与到了,大包小盒送了一堆,且件件拿出来价值不菲,大家伙笑他,莫不是将府上库房搬了来,梁鹤与笑而不语。
快开席前,门前宽道忽见一列侍卫骑马而来,很快将府前给围住,将闲杂人等给驱离,紧接着四名内侍高举仪仗至门前驻足,分列两边,面南侍立,十几宫人簇拥一辆宫车缓缓停下。
谢家诸人闻讯,纷纷迎了出来,立在阶前跪下,“臣等叩请公主殿下金安。”
不多时,车帘由人掀开,七公主携着一老态龙钟的老妪下了车来。
谢礼等人目光落在那老妪身上,皆是一震。
此老妪身着一件深湛色的缂丝褙子,拄着一方拐杖,额尖覆着一块素面抹额,那张脸早已瘦得只剩皮包骨,两颗发灰的眼珠嵌在那瘦骨嶙峋的脸上,恍若蒙了一层尘,即便如此,那一身却干干净净,立定时有如一颗遒劲的老梅,不失风骨。
正是李襄之母,李老夫人。
整整三年,这位君侯府的老安人该是一次门也没出,今日却驾临谢家,很令谢礼动容,连忙下阶来迎,躬身长揖,“老太太大驾光临,谢府铭感五内。”
李老太太眼神模模糊糊,已瞧不清对面人的面目,却通过声音能辨出方位来,朝谢礼笑道,
“当年圣上赐婚李家与谢府,结了这段善缘,可惜我们蔺昭没有福分,没能迎娶茹韵过门,我这心里头一直很遗憾,今日替我家蔺昭,特来做个了结。”
模样虽消瘦不堪,开腔却极有中气,一字一顿,无端叫人心生敬重。
谢礼感激往里一比,“老太太请。”
七公主搀着老人家跨过门槛,门庭内的贺客纷纷注目,神色里多少带着钦佩好奇惋惜,却又顾念着李家的罪名,不敢上前寒暄,只无声拱袖算是行过礼了。
老太太也不介意,随着谢礼往堂上走。
正厅廊庑下,谢茹韵及谢夫人等女眷已闻讯赶过来,先给七公主行了礼,定定看着颤巍巍的老人家,均红了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