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户女》 40-50(第4/13页)

,租金也是咬死一年一交,租期也是一年一签。因自家亲娘做中人,这中人费阿娘不收,宝珠与大哥怕往后花费还有不少,便也腆着脸没给了。

    宝珠算过账,此番宝珠自家出了七百两,大哥出了二百两,拢共九百两银子。租钱便出去一多半儿,其余杂七杂八的添置修整约么百来两,还得雇两个人手帮忙。

    铺子里要砌炉灶,原先的砂锅碗筷摊子上都要用,且既是开新食店自然不好再用以前的旧碗筷,否则哪个食客不嫌弃,杯盘碗盏都要去瓷窑新做,桌椅板凳也需得打成套的来。

    七七八八这九百两怕也不剩什么,其余还要店里做本钱支应,待开张买肉菜米粮也是银钱。

    还没开张银子便如水一般淌出去,幸而先前那椰粉好歹也赚了些,否则如今这架势她也顶不住。

    铺子小,只摆得下四张桌,宝珠便特地去定了两张长条桌,看着能宽敞些也能多做两个人。

    屋子虽说不用整修,到底还想看起来干净整洁些,便将该漆的地方重新补了漆,漆过还要将铺子放着散散味二,一来二去若是想开张,最迟也要等开春了。

    横竖年里事多,摊子上的买卖尚且顾不过来。

    到腊月底许久未曾归家的裴大人才家来,裴阿婆叫他将礼送去甄家,他不在甄家帮了许多,每日用的水原是裴大人自己来井里打,自他外出办差,甄家大郎见缸里水不多便打了送来,寻常有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宝珠立即便帮着去请郎中,桩桩件件小事与裴砚清说罢,又说了甄家二郎秋闱得中。

    裴大人道了恭喜,徐娘子便问此番差事可办了了。

    “已经了了。”具体办了什么差事不好说,但事已办完,裴大人没什么好遮掩,只说年后便要升任皇城司指挥使,届时要在自家置几桌席面,还请甄家一家赏脸来吃。

    “可了不得,届时定是要去贺小裴大人升迁。”徐娘子连道恭喜,升了整整两阶呢。董家姑父做了十几年官,到今年才抓着机会升上一阶。

    “听祖母说二郎解试得亚魁,明年倒是个好时机,眼下朝廷缺人,春闱得过说不得便能入仕。”

    裴大人笑,如今虽得了官家信任,却走上一条文不文武不武的路子,于那些清高的文官眼里,他这无异于因小失大,也不知是好是坏。

    在徐娘子这儿自然没有什么文官武官的分别,她晓得小裴大人如今在官家跟前儿也排的上号,这话倒是记在心里去了,待二郎回家要与他提上一提。

    自铺子定下,大哥便接手宝珠洲桥的摊子。宝珠则是日日在铺子里看顾,灶要先砌起来,屋里东西暂且都搬走了,等灶砌好,原本就不大的铺子显得更小了。

    等灶砌罢,木匠铺子也请了人来说桌凳都打好了,宝珠先请漆匠来将柜台柱子都新漆了一遍,食店地平也重新夯了,等活儿都做完,这才叫伙计将桌凳送来。

    两张方桌靠中间,另两张长条桌贴墙放置,长条桌方便,即便食客之间不认识,坐起来也不显得局促。再加上铺子本就不宽敞,打了长条桌显得便没那么拥挤。

    才吃漆好的屋里头味道有些重,宝珠不急着开店,日日都去开窗通风,除了望子,另又买了各式各样的彩幔请宝瑢阿秀帮着扎好。

    铺子里外装点一新,这才安心置备起过年的东西来。

    阿忠今年到腊月底才拉着鱼回,今年依旧带了蒋实,主要是他缠着要跟来,宝珠正愁雇不到靠谱的人来铺子里干活,看他来了眼睛一亮便要将人留住。

    阿忠如今在许州已经熟悉了,石地主也精心,忙时雇短工,现下人手也不缺。

    “一月与你四贯钱,跑堂打杂上菜的活儿你能不能做?”

    “做得做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蒋实自能领工钱开始,常下馆子吃喝,那些食店里的活儿他看也看的差不多了。

    趁年下有空,紧着先将蒋实教一遍,他原先也在食店帮人跑腿的,虽没做过伙计,许多事儿还不大懂。但他人机灵有眼色。宝珠只教一遍,他也学的差不多了。

    怎么上菜怎么揽客,人来了要先端茶倒水,蒋实肩上搭着抹布,有模有样的报着菜名儿。

    粉丝汤宝珠不欲在店里卖,店里每日开销甚巨,粉丝汤若不提价便要亏本。若要提价,人家宁可去摊子上吃。

    至于要备哪些吃食,宝珠心里有些底儿,具体要定哪些,她与大哥还在钻研。

    柜台这儿宝珠留了做饮子的地方,她专负责做饮子跟铺子里收支开销。

    大哥负责灶下活计跟肉菜米粮的采买,另还雇了个洗碗打扫的婆子,因活儿简单,一月给一贯钱也有不少人肯来,宝珠留了个干净利落的,定下开张以后叫她再来。

    一年过又长一岁,宝珠只觉得今年过的格外快。

    甄家不知道朝堂变化,等年里甄姑父一家来时才晓得官场震动。

    只因出了一桩极大的贪墨案,南边盐官与京里官员勾结,打压盐户倒卖盐引,官家在元日大朝会时发作,那些牵扯其中的官员七七八八竟扯出来百余人,与盐官上下互利的主官许多,底下分汤吃的小官更是不知凡几,官家照着名册足念了一炷香的功夫。

    徐娘子听得此事,立即想起先前小裴大人与她说的话。

    第44章

    这一番动荡,牵扯其中的主官发落,牵涉不深的小官通通罚俸贬黜。

    牵连甚广,连光禄寺主官都被关押了,也正因此,董姑父这才这般快速的收到了消息。

    之所以将此事说与甄家众人知晓,正是因为如今朝廷缺人,若是董家表兄与甄家二郎春闱得过,殿试上得官家看重,势必能替自己谋下一番前程来。

    汴京百姓不知朝堂变天,家家户户欢欢喜喜的过年。

    宝珠与大哥也拟定了食店里要做的吃食。菜自然都是时兴菜,暖阁里种出的菜向来只供大内与高官门户,普通百姓哪里能买的着。

    因冬日里菜蔬少,多是豆芽萝卜白菜山药韭菜一类,小炒便也是这几样为主。主要还是荤菜,羊肉价儿高,寻常百姓买不起,便以鸡鱼猪为主。

    冬日里鱼肉肥美,街上卖的鱼正新鲜,选三样最合汴京百姓口味做起来也最方便的,便是酥骨鱼,香烤鱼,剁椒鱼头。这几样都方便备菜,提前

    将鱼备下,等客来点直接就能做。

    宝珠爱吃酥骨鱼,只因不挑刺儿也吃得,她不耐烦挑刺儿。年夜饭做了这一道菜,鱼肉香酥,炸过以后炖的酥软,连骨头都能嚼碎了咽下去。

    其余人更偏爱香烤鱼,整鱼收拾干净,挂到炉子里头用果木炭烤的外酥里嫩,底下垫覃菇白菜一类菜蔬,煮熟以后再用小炭炉慢煮,吃到最后这道菜都是热的,冬日里吃起来最是驱寒。

    猪肉花样多些,大哥红烧狮子头做得好,这一道是定要留作特色的,其余便是桂花排骨香酥炸肉红烧五花一类油腻大荤的菜。

    既是冬日,汤便多留了几样,冬日里喝下一盅汤整个人都要发汗。汤做大盅小盅,小盅份量够一两个人喝,价儿也要低许多。汤绕不开鱼羊鸡鸭猪骨一类,鱼片羹、鱼丸汤鲜美,原先的羊杂汤,羊骨汤也都留下,另便宜些的,如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