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大厨[八零]》 210-220(第3/15页)

林老先生不记得宝华楼有这么一位大厨。

    “陈大厨今天第一天来呢!是吴志海大厨的师傅。”

    “哦!”

    刘老先生望着盘里那道爆炒腰花,眼眶突然有些发涩。胡萝卜雕成的麦穗梗挺立在盘边,黄瓜丝如细绳般缠绕,而真正的主角腰花,则是堆叠成饱满的麦堆,油亮的酱汁似滴未滴。

    他颤抖着夹起一片腰花,腰肉弹牙中带着细腻,臊味被剔除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醇厚的咸鲜。青红椒的脆爽、木耳的滑润、冬笋的清甜,与浓郁的酱香完美融合在一起。

    “鲁菜的炒,考验的是厨师耍铁锅的功夫,爆炒腰花三秒定成败。这功夫太到家了,这道菜真真切切地证明了,鲁菜不愧是八大菜系的‘功夫宗师’,说是黄大厨本人来炒的,我也信。”刘老先生哈哈大笑,“以前在北京,陆家菜得提前两三个月预约,月香楼黄大厨的手艺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今天居然能在港城吃到两家的招牌菜,我今天真是口福不浅啊!”

    这话刚说完,就听见隔壁的客人说:“你们这儿新来大厨了?还是吴大厨的师傅?怎么不跟我说?我要吃爆炒双脆。”

    他们的座位只是用一人高的隔板隔开,形成了一个互不打扰的小小空间,但谈话还是能被隔壁听见。

    “张先生,陈大厨今天刚到,现在正在厨房熟悉情况呢!至少要一周以上才会上灶台。”

    “可他们为什么能吃到爆炒腰花?”

    “这个……是陆大厨的面子。那位老先生离开北京三十五年了,想念北京的味道。”

    “我也是北京人,我也离开北京三十年了,我挑陆大厨在的日子来,不就是为了吃到北京的味道吗?你也给我找陆大厨来,我倒要看看陆大厨给不给我面子?”这位客人想了想,“要是不行,我就给宁宁打电话。”

    宁宴一直秉持“顾客第一”的规则,岳宁跟客人关系都很好,客人都这么说了,侍应生可不敢拒绝,连忙说道:“您稍等,我去问问。”

    侍应生向值班经理汇报了情况,经理没办法,只能到后厨去。陆培德一听,面露难色:“这……都怪我,考虑得太简单了。”

    “本来就是件简单的事,我早晚都要上灶台,早一两天又何妨?多炒一回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陈锦莹说道,“接单吧。”

    “陈大厨,太感谢您了!”值班经理连忙说道。

    一盘裹挟着火爆之气的爆炒双脆上桌之后,隔壁那桌客人直呼:“吴大厨的爆炒双脆是大厨级别的,陈大厨这可是大师级别的。”

    “什么什么?你们在说什么?”

    “今天宁宴后厨来了位鲁菜大师,陆大厨炖、烧、扒都很拿手,吊汤更是绝妙,唯独缺这炒菜的功夫,这位陈大厨的爆炒手艺……”

    “比牛河邦还要好?”

    “各有千秋吧,毕竟粤菜和鲁菜有差异,牛河邦炒的合菜,多少还带着点粤菜的味道。陈大厨那可是正宗的京鲁一脉,想吃正宗鲁菜的,赶紧去点。”

    “那我也去试试。”

    这时,另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你是说,陈大厨来了?”

    说话的是岳宁的老朋友杨裕合,这位杨大才子说道:“帮我去问问,我要吃芫爆鲜鲍。”

    杨裕合可是港城美食界的第一“金口”,他自己点了菜不算,还跟大家介绍鲁菜爆炒的精妙之处,推荐了葱爆肉丝、爆三样、爆炒鲜鱿。他还说:“我跟你们讲,川菜和鲁菜都有宫保鸡丁,当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去四川,把山东的酱爆鸡丁带到了四川,才有了宫保鸡丁这道菜。后来鲁菜把加了干辣椒的酱爆鸡丁也叫宫保鸡丁。鲁菜里的宫保鸡丁没那么辣,也不带花椒,更符合我们的口味,你们也可以尝尝。”

    侍应生都快急哭了,这位客人自己吃了,还到处给人介绍。现在杨裕合先生这么一推荐,满大厅的食客都听见了。

    一桌桌都要加单,把值班经理吓得脑门上直冒汗。

    值班经理跑到厨房,形容着外面的热闹场景,陈锦莹笑着说:“那能怎么办?只能炒了。”

    陆培德说道:“锦莹姐,看起来你得忙上一个月了。我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追着点我的菜,忙了一个月,慢慢地大家的新鲜劲儿过了,就好了。”

    陈锦莹点头:“没事,我在台湾就忙惯了。”

    她父亲很少教下面的厨子,厨子们都靠自己领悟,手艺参差不齐,多数菜品都靠她和阿志两个人忙活。

    陆培德给她调配了切墩和打荷的人手。

    加单的单子一张张送进来,后厨里陈锦莹的灶台成了最火热的地方。在火苗一次次窜高又熄灭之间,一道道菜品被端了出去。

    晚市结束,厨师巡台,每一桌加单的爆炒菜,几乎都被吃得一干二净。

    后厨向来靠手艺说话,陈锦莹实力超群,谁能不服气?谁不想跟她亲近?大家对她的称呼也变成了“阿莹”和“锦莹姐”。

    公司的班车首站是浅水湾,接着去中环和铜锣湾接人。吴志海一上车,就有小徒弟迫不及待地跟他说:“吴哥,你师傅就是你师傅,锦莹姐太厉害了。她这一出手……”

    小徒弟起了个头,其他人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吴志海坐在前面,回头看向陈锦莹,为她感到高兴。他进了宝华楼之后,就盼望着师傅快点来,他相信师傅的手艺,一定会惊艳众人的。

    陈锦莹望向自家徒弟,心想如果没有他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自己也许未必能走到这一步。

    看着看着,她发现徒弟的眼神太过专注,便微微偏头,不与他对视。

    吴志海见师傅侧过了头,也转过头去。自己只是一个在台南读到国中毕业的乡下小子,在德祥大饭店那样的环境下,能承蒙师傅倾心教授。师傅手艺高超,还是台大的毕业生,自己又怎敢有其他想法?

    车子到了宿舍楼下,正好碰上步行回来的同事们。

    阿松的小徒弟看见范秀琴,喊道:“秀琴,我跟你说……”

    范秀琴立马跑过来,听他们讲述。这下可好,宝华楼恐怕所有厨子都知道了这件事。

    还真是如此,晚市结束后,值班经理、陆培德和阿松,三个人轮番给岳宁打电话,兴奋地报告这个消息。

    岳宁可骄傲了:“那是!我的眼光什么时候看错了?”

    当晚,宝华楼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第二天一早,杨裕合的一篇文章出现在报纸上,说起昨日在宁宴吃到了正宗的京鲁菜,领略到了那绝妙的火功。

    他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把读者看得垂涎欲滴。

    岳宁最近忙于考试,下周还要去法国,按照她的说法,这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她这段时间闭关复习,甚至都不跟乔君贤约会了,搞得花边新闻都没了。

    这时候宁宴出现这么一篇文章,瞬间就引发了轰动。

    HTV自然享有独家报道权,岳宁抽空接受了HTV的专访。

    岳宁先从鲁菜说起:“鲁菜是北方菜的根基,是宫廷菜的源头,更是八大菜系里唯一能同时征服市井小巷与帝王餐桌的菜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