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卑鄙的男替身》 70-73(第1/8页)
第71章 软桃甜汁软桃就是好吃。
要不要原谅陈言,怎么原谅?
有关这个问题,乔鸢想了很多。
而争执是逼人卸甲的最快路径。
陈言的焦灼、软肋,一直以来他用生肉所紧密包藏的锋芒尽数暴露,克制崩塌。使得乔鸢亲眼看见了,也证实了。
他的确非常,非常在意她。
他因她而深陷。
但那并不令人喜悦。
当一个人几乎亲手剥开所有皮瓣,扯乱线管,只为将赤裸裸、血淋淋的心展现给你看时;视线落在他微颤的手指,苍白面皮与失焦的眼眸,你不会快乐,而是酸楚。
同样的状况下,明野曾失去理智,恶语相向,尤心艺推卸职责。陈言则是满脸淌水近乎叹着气强调:不要这样,元元。这样会伤害你自己,也会伤害到我。
一遍又一遍。
他是对的,问题的关键、一切解决的要点便蕴藏在这句话中。
鉴于家庭和经历,即便他们都是不完整的过错者。然而在怎样对别人好这件事上,信任与包容的课题,陈言始终快她一步。
因此她们和好了。
说来简单,他喜欢她,亲口说的。
她不讨厌他,至少嘴上没说。
做起来稍微有点困难。
首先要区分、整合对方的多重身份,调解情绪;其次,有人差点忘记了。
以夏令营为中点,她一度逻辑严密,辩论能力强到足以让乔老板沉脸不语。
此后谨言慎行,注重体面。
如今正久违地释放情绪,重新适应与人抗争辩驳的滋味。
至于吵架再和好的经验……
完全没有。
唔。微妙的尴尬感由此而生。
金悦小区6栋1701室,坐在邻居‘郑一默’家的沙发上,乔鸢双手捧杯,抬眸便撞上陈言的眼神,好像,有点不自在。
就一点点。
前者挪开瞳仁,慢条斯理环视一圈,装作打量室内装修的样子。
本意缓冲气氛,谁知回到原处,后者仍目不转睛定定盯着她。
“……”
石膏做的么,怎么不眨眼。
她伏下眼睫,唇畔触及动荡的温水,泛开圈圈涟漪。
奇怪,求和的人是陈言,告白的人也是陈言,他都不觉得难为情。
乔鸢执杯起身:“我参观一下,没问题吧?”
自然没有。
只要不提明野,陈言对她有求必应。
他的住所,眼盲期间来过一回,没摸详细。
眼下打着转移视线的目的,小乔同学化身小动物逡巡自我领土,或附属国家,神态放松又认真,混含一丝丝新奇与神气,身后跟着她最忠实的臣民。
两人沿厨房、客厅,来到书房。
同一单元楼,相邻两间房面积相同,格局也相似。
要方便苗苗偶尔借宿,乔鸢往次卧摆沙发床,放了些人体模特、布料打印册等杂物。
相较之下,陈言的书房宽敞空落,铺深棕木板,架子桌子一律选用黑色,色泽深沉,少了几分活气儿。
乔鸢径直走到长桌前,掀起笔记本电脑。
陈言没有阻拦。
屏幕跳出密码,她输入自己的生日,解开
了。桌面上图标寥寥,文件夹多,按名称、用途分门别类,整理得格外清晰。
打算再细看一会儿,可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乔鸢招一招手。
陈言自觉坐下,拉她到腿上。同时登录企鹅账号,任由她翻看。
一套动作堪称利落干脆,弄得乔鸢忍不住拍了拍他的下巴。随后倾斜身体,一手握杯,一手操控鼠标随意划拉。
他的账号联系人超多,绝大部分为走失群亲属,余下则是关系一般的直系学弟学妹、初高中同学老师。
陈言不爱把太多时间耗在交际上,就延伸出一条判断准则:每周联系三次以上改加微信,如无必要不加。
就连备注格式都直白地标明姓名、身份以及最后一次聊天日期,便于定期清理。
唯有乔鸢例外。
拥有单独的分组,且即便她两年没登录,远远超出某人的标准底线,始终没有被清除。反而像一颗守望石,牢牢固定他的世界中心。
点开聊天界面,漫游记录。正主毫不费力地找到她们间交集的起点,2012年10月12日,再精确一点,即是下午六点零八分。
团团圆圆:
【你是群主对吧?我是群员。】
【你有义务帮我解决烦恼,不用干嘛,不骗钱。】
【装垃圾桶就行。】
紧接着自言自语:【月考反思总结……今天的作业……本周计划……】
理直气壮的口吻恍若隔世。乔鸢看了只想笑,鞋尖点地,一条腿半悬空气中,问陈言第一次收到她消息时,有什么想法。
那是太久以前的事了,陈言的确记得。
那时他刚开学没多久,尝试融入同学们,所以反常规报名篮球社。
社团活动多,经常打完几场,大家匆匆回去休整。再由社长指名,社员们轮流牵头聚餐。
那天恰好轮到陈言。
一间宿舍六个人,夏天热水不够,他时间急,冲完澡刚从卫生间出来,手机咚咚作响,率先跳出来的竟不是社群催促,而是一个陌生人……毫不客气的要求。
实话实说。
“有点意外。”18岁的陈言头上盖巾,发稍滴落水滴,眉宇微抬。
23岁的陈言抬手替她托住陶瓷杯底,似乎在斟酌用词:“通过群,虽然陆续聊了很多人,但像你这么……”
“任性?乱来?”
当事人提供参考词。
他折中说:“自信的小孩子很少见。”
“或者说在男孩身上多一些,女孩子不多,给人一种‘我要怎么样,世界就该怎么样,所有人必须听话服从’的感觉。”
简称小霸王气质。
“有这么夸张?”乔鸢第一次听说。
“差不多。”
就好像,所有人不待见她无所谓,喜欢她合理。她想要什么,就大声说出来,然后紧紧盯着那样东西,直到将它捏到手里。
这是一个桀骜的小孩。
陈言当时如此判断,加上社长催问,群里疯狂艾特。他便顺从地没有回复消息,每次阅读完文字、关闭聊天框,如同赞助一个极其遥远、万里以外形象模糊的儿童。
没有花一分钱,然而冥冥中有条丝线将两样个体系成共同体。
“大三岁而已。”乔鸢反驳,不知情的听了,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