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宫女被天幕剧透为千古一帝》 18、18:不信不信我不信,这不可能!(第1/2页)
啥子?!
亩产八百斤的粮食?!
这怎么可能?!
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亩产八百斤的粮食?!
真要这样,那岂不是不怕饥荒了?!
百姓震惊,群臣不可置信,宋泓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
稻麦肥力足,亩产可高达四百多斤,但哪里有那么多农肥可用?
一般的田地,一亩能有三百多斤的产量都是好的,不行的两百多斤。
要是遇到天灾,一亩地也才产出一百多斤甚至几十斤,连一个人一年都不够吃,更不要说田地还要交税了。
尤其是黄河刚决堤,一石粮食涨到二千多文,粮种涨到三千多文近四千文的情况下,亩产八百多斤的粮种,对于宋泓这个皇帝来说,其意义在当下比天花疫苗更为重要。
原来,他儿子是如此的厉害!
开始时,宋泓对于儿子禅位有诸多猜测,后来听说他改良了天花疫苗,青史留名,总算是有些安慰。
而现在,这份安慰变成了欣慰:就算不当皇帝,儿子也是一个比当皇帝还要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
宋泓这个皇帝懂亩产的意义,京城的百姓更懂了。
有来京经商的外地人跪地痛哭:要是他们这里能有这个“土豆”,那他小时候的那场灾年时村里就不用饿死那么多人了!
他的娘,他的哥,他的婆,他的玩伴他的乡亲……
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啊!
即便是没有经历过灾年的人,有很多也有过饿肚子的时候,也知道高产的粮食代表着什么。
文宗到底是哪个官家呢?过后一定要打听一下。
季氏饼店的徐平安看到这里,拉着季大娘的手说:“娘娘,这个土豆产量这么高,要是麦子就好了,这样我们店里的饼也不用涨价,能赚更多钱了。”
季氏摸摸女儿的头,笑容温柔:“文宗既然能改良土豆,或许也能改良稻种麦种呢。”
【大家听到这里可能不以为然,最高才八——百斤!那平常岂不是只有六七百斤?跟现在亩产八千斤一万斤的高产土豆相比,简直就是小case!】
皇帝群臣侍卫内侍宫女以及京城所有听到的百姓:!!!
你再说一遍?什么意思!!
什么叫才八百斤?什么叫八千斤一万斤的高产土豆?
这不可能吧?!
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一亩一万斤的粮食!
绝不可能!!!
不可能。
要是真的……
要真这样,那种一亩土豆岂不是相当于种了二三十亩的良田?!
咕咚~
很多人激动的唾液分泌,咽下了一口口水。
宋泓不敢说话,怕这是一场幻觉。
定王提出了发自灵魂般的质疑:“这假的吧?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一亩能产万斤的粮食!”
参知政事喉咙滚动,轻声开口:“或许,后世的一亩一斤,和现在的不一样。”
大家立刻反应过来:对啊,从古至今度量衡会发生改变,后世与现世肯定不一样。
宋泓摇头:“差不太多。”八百多斤能被说成是高产,那就按打个对折算,也有四百斤、四千斤、五千斤。
而且儿子在自己之后几十年,度量衡再变,也就一两倍的变,不可能大幅度缩水。
大臣一听一想,啊,也是,不会变太大!
“官家说得是。”群臣应和。
他们肯定都能想到这一点,只是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一些。
【但你们要知道,古代没有化肥,粮食产量一直很低,平常一亩产个两三百斤,有四百多斤都算多的了!这样一对比,你们还觉得亩产八百斤的土豆低吗?】
不低不低!
天幕下看到的人都跟着摇头,八百斤哪还会嫌低,简直不要太高!!
很多百姓跪下:“求天仙赐此神种!”
宋泓简直也想要跪下了!
昨天刚祭祀完,今天就给他这么大的一两个好消息,弄得他又想祭祀了!
要是能求来这土豆就好了。
【我们文宗,可是被封为“食皇”和“医皇”的存在!】
食皇!
这评价,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了,应该再没有哪个皇帝,会放下皇位,去研究粮食了!
【文宗还培养玉米品种,杂交水稻和小麦,最后将南赵当时两三百斤低产的玉米水稻和小麦的产量都提高了一百多斤,将他们的亩产都变成四百多斤。】
亩产提高一百多斤!!
很多人都被惊得深吸一口气,不敢呼吸了。
那个什么土豆,大家都没见过,听后只觉震惊,但没有真实感。
可与日常的水稻小麦比起来,现在真实的体会可就太大了!
百姓们不由算起来,一亩多产一百多斤,那十亩地岂不是多产一千多斤?一千多斤粮食至少可以养活四个人!那岂不是能养活全家等于不会饿肚子?!
对于富一点的人来说,十亩地多一千多斤粮食,那二十亩五十亩呢?又能多出多少粮食?!
而对于皇帝来说,一亩地多产一百多斤,那整个天下的地又会多出多少粮食呢?
这岂不是说,百姓以后不用再饿肚子了?
国家会更富强了?
宋泓不会呼吸了!
屏息让他胸口发疼。
难怪高宗能有那样大的成就!
【虽然这产量跟我们现在的亩产九百一千斤的玉米水稻小麦比起来,差了很多,但在南赵时,救过无数百姓的性命!】
啊!
震惊!
后世的水稻小麦,亩产竟然能高到一千斤吗?!
这是能做到的吗?
怎么做到的?
能不能将这种良种给我们啊!
皇帝大臣百姓们都这样想,天幕下的很多百姓本来就跪着,听到这里都磕起了头来。
有了文宗,百姓就不会饿肚子,或许以后被救的人里就有他或者他的亲朋子孙。
【其实不止稻麦米,现在我们吃的东西,像西瓜香焦苹果等,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们一代代改良下来的,在产量和口味上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实你要穿越到古代就知道,刚开始时并没有那么好吃!】
洗清点头:这个我最有发言权!甜瓜那个小啊!苹果那个酸啊!连米麦的口感都没有现代好!
天幕下的百姓却在想:怎么改良?自家要是会了这本事,可不得发了?
【我们文宗在民生的食物上,做了极大的贡献。历史上408位皇帝,除了高宗,没有哪一个皇帝的声望能有文宗好,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